11月28日,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稱,美國軍方決定,要派遣一支核航母戰鬥群開赴波斯灣。
值得提及的是,波斯灣地處伊朗近海,是伊朗最為重要也最為敏感的海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同在11月28日,俄媒報導美國國務院宣布將四家中俄企業納入實體制裁清單,制裁期限為兩年。蓬佩奧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之所以制裁,主要是因為中俄將敏感技術和商品轉讓給了伊朗的飛彈計劃。
蓬佩奧表示美國將採取一切手段限制伊朗飛彈技術的發展。
以上蓬佩奧的表態,是不是讓瞭望君可以這樣理解:美國採取的「一切手段」,也包括暗殺美國的核專家?
伊朗國防部稱,當地時間27日下午,武裝恐怖分子襲擊了一輛載有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車輛。
在其安全團隊與恐怖分子的衝突中,法赫裡扎德受到重傷並被送往醫院。
暗殺細節極其殘忍
1、當天下午在德黑蘭東北60公裡處的阿布沙德村,一輛裝有炸藥的日產皮卡,在離法克裡扎德的車輛附近約15到20米的地方爆炸。
2、當車輛停下後,至少5名槍手持機關槍向法克裡扎德的座車掃射。
3、車的前蓋因爆炸脫落。
4、強烈的爆炸衝擊波使一輛皮卡的車門,飛了差不多300米遠。
5、法赫裡扎德汽車前窗上,可以看到很多單孔。
6、伊朗媒體曝光了科學家遭暗殺的細節及車內畫面。畫面中,車上3人都已失去了意識,血流不止。
7、法赫裡扎德隨後被趕到的直升機送到醫院搶救,但已經無力回天。
儘管,美媒稱:消息人士透露,此舉與伊朗核科學家被殺無關。
但根據各大媒體的分析,這次美軍「尼米茲」核航母艦隊開赴波斯灣,毋庸置疑跟伊朗核科學家遭刺殺事件息息相關,伊朗政府也及時對此作出了強硬表態。
不過,美國不甘心於此,只要感覺對他有威脅,就會到處瘋咬。
當然,美國並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中俄企業向伊朗出售飛彈技術,這一切只不過是他的憑空想像。
在美國單方面認為,伊朗的武器裝備不具備自給自足能力,懷疑有國家在背後暗自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
美國的這種做法,是典型的雙標,更是「賊喊捉賊」。其在今年多次進行敏感武器交易,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對此我國也對相關美企和個人實施了制裁。
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