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是能在職場真正當上領導的人並不多,其實最大問題並不是員工的能力不行,而是沒有做到從內心去讓自己真正蛻變成一位領導。
很多職場人,對待工作中始終懷著兩個心願,一個心願是能夠得到領導的重用,升職加薪;另一個是心願是能夠成為領導。
由於領導的職位大,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也相應加大,一家公司能夠很好地向前發展,除了依靠員工的努力以外,領導所起到的帶頭作用也十分重要,只有領導的方向對了,公司才能穩步向前發展。
在老一輩的職場人眼裡,當領導意味著從此擺脫職場底層人的命運,成為有「權利」的人。
但是領導雖然因為職位高,具有一定的權利,但是這些權利並不是領導獨有的,必須要用來為員工造福,否則領導的權力也會被收回。
人在職場,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你是被僱的人,領導是帶著你做事的人,領導要做的就是指導他人代替自己做事,達到和自己做事一樣的效果。
打個比方,人剛生下來只會爬,因為爬很慢,於是學會了走,後來又發現走很慢,於是又發明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用來代步。
從中可以看出,人可以藉助外力幫助自己提高辦事效率,也可以藉助組織的力量幫助自己提高工作的效率。
公司領導就是能夠藉助組織的力量幫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的這麼一個存在,能當領導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著名通用電氣總裁傑克·韋爾奇說過一句經典的話:成為領導之前,你的成功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成長與進步,而做了領導之後,你的成功就在於培養別人成長。
在傳統職業人的眼裡,領導就是管人的,但和員工一樣,想成為好員工不是會工作就行,想成為好領導也不是會管人就行。當領導的人,往往忽略了做好這五件小事。
01經常給員工送一些小禮物
來到一家公司工作,員工最期待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兩樣東西,升職和加薪。
如果你是領導,員工在你的公司上班,除了應發的工資以外,你還要學會用時常用物質獎勵,鼓舞員工,讓員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這些物質,可以是不值錢,但用心的小禮物。
俗話說望梅可以止渴,畫餅可以充飢,給員工物質獎勵並不算多難,比如現在很多公司在年終總結大會上,給員工獎勵各種生活用品:被子、食用油、電飯煲等。
不要覺得這些物質東西很廉價,對於員工來說,這是工作價值得到肯定的一種體現。有的公司逢年過節就會給員工獎勵相應的生活用品。
記得我的公司曾經表彰過一位優秀員工,領導給他獎勵了一隻價值100元的鋼筆,雖然不算什麼貴重物品,但起碼有紀念意義,讓員工對公司有更強烈的歸宿感。
在職場,工作獲得工資,是理應所得,員工並不覺得新鮮,如果你是領導,還想當好一位領導,就應該時常用一些小禮物獎勵員工。
不要覺得這是小事,可以忽略,在職場,越小的事,越能體現待人處事的態度,這些小禮物雖然不值錢,但卻代表了領導對員工的充分信任,以及認可。
02自己做錯事,也要主動向員工認錯
現在很多領導總是拉不下面子,喜歡員工給其面子,但如果反過來,要領導給員工面子,可能就很難做到了。
但是,儘管領導和員工的職位高低不同,但大家都是公司的一員,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公司著想,所以無論是誰,做錯了就要勇於承認,哪怕是領導。
我呆過的一家公司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位員工因為對自己的年終獎存疑,認為領導少發了年終獎,公然找領導理論,語氣有些不友好,但領導還是耐住性子和那位員工解釋原因:還有部分年終獎,需要等他的績效算出來後,再一起發。
誤會澄清了,那位領導還主動向員工承認自己的失誤,作為領導,越是不把自己當會事,能給員工面子,越能得到員工的尊重。
03員工正在做事時,別隨便打斷
很多領導最喜歡在員工忙於上一個任務時,然後突然給員工來一個措手不及,還沒等員工忙完上一個任務,馬上又給員工布置下一個任務。
尤其是很多公司領導,遇到一些小事時,比如需要員工外出幫忙拿東西,讓員工到公司前臺幫忙拿外賣,對領導來說,這些已經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雖然都是小事,但更能體現一位領導的素養。
領導可能覺得自己臨時有事,吩咐員工幫一下忙,沒有什麼關係,作為員工也有義務幫領導做事,但是即便員工有義務,身為領導更應該尊重員工的工作 ,最起碼要等員工忙完手頭的工作,有空閒時,再叫其幫忙。
這樣做,員工會覺得領導非常尊重他,對公司的歸宿感也會增強,覺得領導將他當同級別的人員看待。
04不要過多幹涉員工的工作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職場人會感到很好奇,領導本來就是指導員工做好工作的,為什麼說領導不能過多幹涉員工的工作?
相信很多職場人,在自己的公司總會遇到這種局面:領導抱怨員工不會做事,什麼事都要他親歷親為,員工也抱怨領導不會管理,根本不給自己自由做事的空間。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說,他在公司負責一個新項目,被任命為項目組長,他也主動做了很多工作,在負責項目這塊,他也算是有經驗的老手了,就在他準備帶著自己的團隊認真投入工作時,領導總是找他聊想法。
領導在他面前表現出一種不信任,甚至會當著項目組成員的面數落他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他項目組成員其實已經覺得組長做得很好,領導這種行為是雞蛋裡挑骨頭。
不過怕給領導留下不好印象,其他成員不敢說話,只是默默地看著自己的項目組長挨批。
我這位朋友也感到很鬱悶,明明自己已經很賣命工作了,為什麼領導還過多幹涉他的工作,既然領導最初將這個項目交給他負責,就應該信任他,在他開展工作後,不應該對他的工作過多指手畫腳。
領導有指導員工做好工作的權利,但是如果領導過多幹涉員工的工作,只會引起員工的反感。
雖然員工很辛苦地工作,但總是被領導否認,會導致工作進度更加緩慢,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領導給員工交代工作前,就應該將工作的所有細節交代到位,在工作開展後,最好不要過多幹涉員工的工作,要等員工完成工作任務後,匯報上來,再提建議。
05被員工在背後說壞話,不能過多計較
俗話說,人前不說人,人後無人說。但在職場,有的員工的工作能力很強,卻突然遭到領導的辭退,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在背後說領導的壞話。
絕大部分員工對自己的領導是做不到百分之百滿意的,有的是因為薪酬待遇不滿意,有的是因為工作環境不滿意,還有的是因為對工作任務不滿意。
很多領導也難免會被員工在背後說壞話,其實歸根結底,並不是因為員工本身的素質問題,而是領導本身對待員工沒有做到以誠相待。
如果一個領導,每天都把精力放在監視員工上,肯定在業務上做不出什麼大成績。記得我以前曾經遇到過一位經理,這位經理很有意思,每次召開員工大會時,總是問員工,公司有沒有人在背後說他壞話。
即便有人在背後說那位經理的壞話,員工也肯定回答沒有,在領導面前,沒有一位員工願意說實話,那位經理不相信。
有一次,他趁員工外出做業務時,通過員工電腦上的聊天記錄找到了說他壞話的員工,經理十分生氣,當面找到說他壞話的員工,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後來,這位經理部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整天盯著員工,看誰會在背後說他壞話,這反而讓這位經理自己的銷售業績出現了倒退,最終他自己卻被炒掉了。
身為領導,被員工背後說壞話,只能說明你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或者你的人設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可。對此,應該多和員工談心,了解員工內心的真正想法。
所以,對員工背後說的這些壞話,作為領導不應該過多計較,要大度面對,反而要以坦然的心態接受,找到壞話的根源,加以改進,領導的人品變好,壞話自然消失。
雖然很多職場人都在爭先恐後想當領導,畢竟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是當領導,不是會管人就行,除了處理好大事以外,越是小事,越要做好,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如果您喜歡本期內容,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系百家號平臺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