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曾經在朋友圈流傳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麼中國醫師節要設在8月19日,因為「不,要救!」 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救人」,確實是醫者一生的誓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湖北告急!一聲令下,貴州省緊急組建9批援鄂醫療隊,陸續出徵。到疫情最危急的地方,到生命最需要的地方,克服一切困難,一腔熱血與死神搏鬥,用生命捍衛醫者的榮耀。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再美的名字也比不過「醫生」二字。 一襲白衣,目光堅毅。 在生死未知的戰疫一線,夙夜出徵,不勝不還! 在高度緊張的手術臺上,方寸之間,分秒必爭! 用生命守護生命,如同行走在世間的光,驅趕病痛帶來的暗。 「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中國醫師節,致敬行醫者!
(一)
湖北鄂州戰疫前線,氣管插管被稱為最危險的操作,飛沫會瞬間充滿操作房間,醫護感染的風險極大。貴州援鄂插管醫生在距患者僅15釐米的位置「以命搶命」,冒著生命危險為患者打開「生命通道」。
(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2020年2月8日元宵節,貴州省人民醫院隔離區住院醫師鄭桂慶,24小時堅守崗位。正是有一群像鄭桂慶一樣徹夜堅守的白衣戰士,才給冬夜裡面對疫情未知恐懼的我們,換來安心。
(三)
自2020年1月27日起,貴州陸續派出9批援鄂醫療隊。從一封封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到夙夜集結出徵戰疫情,舍小家為大家,誓要將病人還給家人。
(四)
2020年2月15日,入院時僅55天的嬰兒樂樂(化名),在貴州省人民醫院經歷13天的住院治療後治癒出院,成為當時全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患兒,牽動億萬人心。
(五)
2020年3月10日,地地道道的湖北省鄂州市人劉韜——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丹江鎮腳猛村駐村的第一書記,在鄂州雷山醫院被貴州醫療隊治癒出院。脫貧攻堅與抗擊疫情的戰場,你扶我一程,我幫你一把,是緣分,更是恩情。
(六)
2020年6月4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從患者就診,到患者想回家醫生卻堅持「留人」,再到患者病情危急徹夜搶救,整整36小時,醫護人員在生死邊緣把人從死神手上「搶回來」。
(七)
54歲的貴州村醫陳順書,38年來足跡遍布桐梓、習水、仁懷相鄰村寨,行程累計20萬公裡,為孤寡老人以及留守兒童免費義診治療,被當地村民讚譽為大山深處的 「120」。
(八)
在省醫移植科從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之前,王應難以想像「世上還有行走在死亡與新生之間,徘徊於絕望與希望之中的工作」。每一次為生命奔跑,器官轉運,「快」就是希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文字 楊鴻新 設計 楊紹輝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