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山島的旗幟高高飄揚
上島淬鍊,堅定信仰
8月5日晚上,在家輪休的開山島民兵李愛洲,觀看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電視新聞時,思緒回到了2年前。2018年8月,開山島改進值守方式,向全縣招募志願守島民兵,值守周期為1年,9人分為3組,每組上島執勤15天,李愛洲是其中一員。
「剛上島非常興奮,因為這是英雄的島嶼啊!」李愛洲回憶道,2018年9月25日,他們在開山島上第一次升國旗,天還沒亮,他跟在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身後爬上了山頂。王仕花說:「開山島雖小,但這是神聖國土,我們每天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升國旗。」雖然現場沒有國歌伴奏,但儀式依然莊嚴神聖。接下來,巡島、檢修器材,每一項工作他們都做得一絲不苟。
開山島畢竟僅有一個足球場大小。一周下來,大家初上島的興奮勁開始消退。90後青年張奧是江蘇省委組織部的選調生,這個平時喜歡打籃球、跑步,愛熱鬧的大男孩,漸漸變得安靜了起來。巡邏任務結束後,他會帶著王繼才養過的狗「毛毛」和「小白」靜靜地坐在小禮堂前的松樹下,看著遠處的海面,若有所思。
「那一年的經歷讓我成長不少,也是我人生最大的一筆財富。」如今,張奧調任灌雲縣圖河鎮黨委宣傳委員,工作細緻、任勞任怨的辦事風格使他成為幹部群眾眼中的好同志。「在開山島經歷了『洗澡關、廁所關、蚊蟲關、思想關』,水是雨水匯集的地窖水,廁所是最原始的旱廁,蚊蟲又大又多,生活枯燥單調,每當想要打退堂鼓時,我都會想一想英雄王繼才的韌勁和耐力,藉此自我加壓、自我鼓勵。」張奧說。
2019年10月,首批民兵任期結束,第二批18名民兵接替上崗。李愛洲選擇留任,他說對開山島有感情了,想和王繼才一樣,一直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天。
致敬英雄,砥礪前行
2年來,江蘇省軍區在全省持續開展「爭當王繼才式好民兵」活動,湧現出一個個、一群群王繼才式好民兵。
連雲港市民兵應急營綜合救援一連把王繼才作為學習的榜樣,該連95%以上人員都有服役經歷,他們按照現役的標準參加訓練。連隊組建不到2年,先後出色完成江蘇省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會、石油化工跨區域滅火救援演練、抗擊颱風「利奇馬」等多個大項任務。
新浦汽車總站「雷鋒車」的女民兵們立足崗位做好事,駕駛「雷鋒車」免費運送旅客。如今,她們在連雲港火車站出口新設「雷鋒車」驛站,為過往旅客提供出行諮詢和臨時休息場所。女子民兵連連長權太琦說:「去年,我們連隊與開山島民兵哨所結成了共建對子,把學習王繼才精神落實到行動當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任務中,湖南路女子民兵連傳承「人民楷模」王繼才精神,爭做「巾幗建功」逆行者。她們在繁華路段、人口密集小區、發放防疫宣傳單,按照戰時狀態,輪班值守,協助做好重點卡口防疫工作,協助南京紫峰大廈全面消毒、復工復產,叫響「民兵號」、擦亮「民兵崗」。
連雲港援鄂醫療隊女民兵們以王繼才為榜樣,像戰士一樣遠赴沒有硝煙的戰場,分別在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武漢市肺科醫院參與救治病人360餘名。女民兵廖素香採用中醫療法護理新冠病人,31床患者在與家人視頻通話時說:「我會記住廖素香這個名字。」
播撒火種,接續傳承
開山島就是一座精神燈塔,將「愛國奉獻」這個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照射到祖國大地每個角落。
江蘇軍地聯合組建的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軍內外宣講60多場,50多萬人次現場接受教育。連雲港軍地合力完善開山島愛國主義、國防教育、黨性教育紅色基地建設,打造了「一路、兩館、三陣地」,向社會各界開放,並創作歌曲、情景劇、音詩畫等文藝作品,彙編《口述王繼才》,把英雄事跡和精神生動展現給全國人民。
在開山島,一批批參觀者乘坐「王繼才」號客輪前來。升國旗、參觀王繼才先進事跡展館、聽王繼才故事、走巡島路,大家手中的一面面小國旗把開山島染成了紅色的海洋。一撥撥參觀者帶著精神的種子,把王繼才精神傳遍祖國各地。
國家博物館和軍事博物館內陳列著開山島升起過的國旗,無數參觀者駐足凝望,接受守島衛國的精神洗禮。新疆軍區阿拉馬力邊防連舉行「讓懸掛在英雄海島的五星紅旗飄揚在祖國西北疆」升旗儀式。連長李成說:「我們要學習王繼才衛國守島的精神,挑起保衛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神聖擔當」。三沙市趙述島民兵連長梁峰帶領民兵鄭重宣誓:「身處海防一線,我們要向王繼才一樣衛國守島」。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一家兩代守邊疆的卓嘎和央宗升起了從開山島帶回高原的五星紅旗……(李弘非)
(責編:陳羽、李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