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
曾幾何時,耳旁響起這麼一句話,一開始還有些生氣,但時間長了我似乎也已經適應了,她似乎也變得和我一樣愛上了賞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玩石頭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的不理解,也難免會遭到異樣的眼神,但是玩石頭的樂趣只有玩石頭的人自己知道,如果有人問我一塊破石頭,天天看著它有什麼用,那麼我會告訴他。
玩的不是石頭,而是文化傳承
在旁人看來,玩石頭就是荒廢時光,不思上進,但卻不知玩石頭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是一種文化洗禮。春秋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到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太湖石》;到宋徽宗的《艮嶽壽山》;再到不久之前以5.129成交的,明代畫家吳彬所創作的《十面靈璧圖卷》,這哪一件不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十面靈璧圖卷》局部
玩石頭不僅僅只是玩石頭,玩石頭也是一種學習,學習古人的賞石標準,賞石風格,賞石心得,以及從古至今遺留下來以石頭為題材的詩詞歌賦,這些都是玩石人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說玩石頭不僅僅只是玩玩,更多的是學習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修身養性,歸於自然
如果說,玩石頭除了可以學習文化外,還能做什麼?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它還可以修身養性,歸於自然。石頭本身就是自然的產物,身上所帶有的氣息,也是自然的氣息,雖然說石頭很小,但是卻可以表現出自然界的峰巒疊嶂,山川河流以及各種各樣的珍禽猛獸,變化多端讓人大飽眼福為之稱奇。當身心疲憊之時,放一方山形石於茶案之上,品茶賞石,觀其石峰聳立,綿延數裡之壯闊感,豈不快哉。
石頭本是自然之物,常常玩弄石頭,便是親近自然,賞石可以讓人心如止水,引人入定,擺脫一時之煩憂,讓人心情舒暢,豈不美哉。大多石頭本身都會帶有一些,對於人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可以促進人的身體健康,這樣難道不好嗎?玩石頭雖然有時也會浪費一些精力和財力,但是比之抽菸、喝酒、打牌來說,豈不是強太多了。
對於玩石頭的人來說,石頭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一種文化修養;是一種生活品質;是一種愛好,手中把玩著一方自己喜歡的石頭,心中便十分滿足,一切不開心的事情都蕩然無存了,這樣難道不好嗎?
最後再說一句,玩石頭是自己的愛好,管他人什麼事情,自己喜歡便好,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千金難買我樂意」自己喜歡就好,不要有太多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