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改造的龍蝦養殖場,適合養或者種植別的什麼?
正好有個現成的例子,我家後面就有120畝的稻蝦田,當然是別人承包的。和你說的一樣,也是分為6個塘口,每個塘口60畝,長方形的規格。這兩年主要是養殖小龍蝦,搭配一季中稻。
因為我不知道呢是否想種植稻穀,所以這裡我結合我的實踐經歷給出幾點意見。
分析:
一,淺水養殖環境對於魚蝦的選擇:
既然是淺田改造的,以前是養殖小龍蝦的,所以自然就是稻蝦田養殖模式了。所以由於環境限制,自然是養不了深水魚,比如青魚,黑魚甲魚什麼的深水魚類,就不再考慮之列了。但是淺水魚類或者說適合生活在水體中上層的魚類還是可以養殖的。這個選擇也就比較多了。估算一下,符合標準的經濟魚類有泥鰍鱔魚,鰱魚和鯽魚,草魚都可以。這些魚類都可以生活在淺水環境裡面,當然小龍蝦自然也可以在這種環境下養殖。
二,淺水環境最好種植經濟作物:
對於塘口需要種植什麼水生植物。我提供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水生植物最好是能夠給魚蝦生長繁殖提供便利,至少種植項目不能夠與養殖項目相衝突。其次種植類的選擇最好是能夠產生額外的經濟收益,所以在選擇上面有要求。這樣就比較好解決種植類的分類需求了。一般在魚蝦淺水養殖環境裡面,我們養殖戶種植稻穀,茭白,蓮藕以及空心菜或者荸薺。基本上在我們這邊就是這樣了。華南地區還有種植火龍果什麼的,這些都是因地制宜的具體表現,沒有固定的思路或者套路,適合種植什麼就是什麼。
三,混養最合適:
1,混養魚蝦類:
要改變單一養殖的思路,因為單一養殖魚蝦風險比較大,而且受市場價格影響也很大。所以我建議一定要混養。混養的時候要防止特定魚蝦類是否有衝突的可能,目前來說,鱔魚和小龍蝦混養有衝突,還包括基於與小龍蝦混養也有衝突。因為它們都吃小龍蝦蝦苗。
但是根據我的實踐證明,將鱔魚和鯽魚在攝食習慣上馴化成功之後,加上足夠的水生植物的移栽,可以保證小龍蝦和鱔魚鯽魚沒有太大衝突,因為水生植物給魚蝦提供隱蔽以及很多小型活動空間,可以有效防止這些魚蝦相互殘殺,其他魚類,鰱魚屬於慮食性魚類,草魚屬於食草性魚類,這些魚小龍蝦在活動空間上基本不像衝突,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生態循環養殖效應很明顯,草魚吃草之後的殘渣以及小龍蝦吃剩下的餌料殘渣是鰱魚的慮食性餌料,可以循環改善水質。
2,種植選擇:
種植經濟作物的可操作性也很強,尤其是稻穀和茭白,稻穀就不用多說了,茭白的生長周期也很長几乎可以橫跨四季,除了冬天老化枯萎之外,其他時候都還不錯。而且茭白的果實是一種很美味而且大眾的蔬菜和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銷售,不像小龍蝦的季節性一樣。四季都可以出售,同樣的道理蓮藕更是不錯幾乎全身都是寶,蓮藕,蓮子,都可以作為蔬菜,就連荷葉也可以賣錢,可以做菸草。我們這裡的湖田以前就是這樣荷葉被專門收購,然後放在大堤上曬乾,最後做成了菸葉。
後話:
所以如何選擇養殖項目和種植項目還是在於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當然如果有資本想搞精養塘模式的話,建議使用專門的網箱來養殖或者種植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