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德黑蘭郊區慘遭暗殺襲擊,送醫後不治。
伊朗最初報導身中十三槍的法赫裡扎德,是被「武裝恐怖分子」所襲殺,但隨著調查的深入,伊朗方面很快發現的情形不對頭,在法赫裡扎德的葬禮上,伊朗革命衛隊副司令法達維就已經表示:「暗殺襲擊發生時,地面上並沒有出現恐怖分子。」
當時的推定是,恐怖分子在遠程遙控路邊的自動槍械,發動了襲擊。
可隨著的調查,另外一個真相被披露了出來。
「無人」殺死法赫裡扎德。
從頭到尾,發動這場襲擊的人都不在現場,也不在德黑蘭,甚至都不在伊朗...
法達維在最新的披露中,顯示了這一場暗殺襲擊的更多細節:「襲擊者當時在現場布置了高清攝像頭,當法赫裡扎德出現在視頻中之後,人臉識別系統識別出了他。」
「襲擊者利用人工智慧衛星,遙控自動機槍,精準的射擊了法赫裡扎德。」
「法赫裡扎德身中13槍,但跟他同車的夫人卻毫髮無損。」
相隔萬裡取人性命,事前幾乎無形無色,可一發殺機,便是生死立判...
這幾乎是仙俠小說中的故事,就那麼發生在了法赫裡扎德的身上。
法赫裡扎德估計也沒想到,自己只是跟妻子去德黑蘭富人都愛去的阿布薩德度一段不算長的假期,居然會招致如此科幻般的暗殺襲擊。
雖然以色列這次沒有出來「正式承擔責任」,但卻一再表示「本國間諜活動成績斐然」,基本上大家都認為這事兒就是以色列幹的,要換是美國幹的,大總統閣下應該比五角大樓還要快發推邀功,而非安安靜靜,坐觀發展...
當然,川普閣下想幹的是大活兒——根據白宮消息人士披露,川普本來準備直接襲擊伊朗核設施的,最後哪怕是蓬佩奧也連同其他幕僚們,急忙打消了大總統閣下的「搞事腦洞」。
但在「萬裡遙取人性命」的科幻般的暗殺結局之後,更多則是伊朗千瘡百孔的安保體系。
在法赫裡扎德被襲殺後,短短四十八個小時內,又有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沙赫丹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交界地區被無人機暗殺,而在法赫裡扎德之死前,伊朗「諜王」蘇萊曼尼也在伊拉克街頭慘死在美軍手下。
事實上,在2010-2012年,伊朗境內發生了一系列針對核研究人員的襲擊暗殺行動,並且都告成功。
其中最大的一次針對伊朗核研究的襲擊,則發生在今年夏季,只是這一次被針對的不是哪一個人,而是一系列設施。
在連續十天的連環襲擊中,伊朗有一處化學機構,兩家發電廠和一個軍事基地遭到襲擊,然而就在伊朗人以為這一次的連環襲擊的最終目標是軍事基地後,納坦茲核設施裡面最新型的離心機卻發生了爆炸...
伊朗在官方層面表示,這些都是意外,可不想搞了這麼大事的以色列卻絲毫不怵,大大方方的「澄清謠言」指正了伊朗的錯誤「那不是石化生產事故,那是核設施被襲擊後的爆炸」,並且表示就是本國所為。
以色列之所以在伊朗如入無人之境,並非是摩薩德真的神通廣大,而是因為伊朗內部本身就矛盾重重。
霍梅尼當初以「民主之名」,挾美國支持,驚走巴列維王朝的末代君主禮薩,卻不想把持政權後的霍梅尼一改初衷,搞起了神權政治。
得國不正,讓伊朗內部一直存在強大的反對力量——譬如「伊朗反抗力量全民議會」,再譬如伊朗境內的庫德人。
而且不管是「建國心切」的庫德人,還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中跟神權集團結下血海深仇的正宗伊朗人,亦或者大量不滿伊朗現政權的異議人士,或僅僅因為經濟原因吃不飽飯的人,都隨時可以被人收買,甚至如前二者,還有不少心甘情願的願意奉獻生命之人。
也正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再加上伊朗的對手以色列摩薩德、美國中情局個頂個的是「塵世巨擎」,伊朗安保如同篩子,敵手如入無人之境也就不奇怪了。
但伊朗想要採取類似的反制則並不容易。
伊朗Press TV發布了這樣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摩薩德一位45歲的高官在以色列街頭,駕車等待紅燈時慘遭人襲擊暗殺,身中15槍。」
這則新聞其實在全球輿論場根本就沒有太大發酵,所謂孤證不立。
而事實也證明,這確實是一條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轉發的「假新聞」。
以色列媒體報導稱,Press TV的此條視頻是張冠李戴,並非是摩薩德高官街頭被殺,而是發生在以色列阿拉伯人社區羅德鎮,阿拉伯人法赫米在12月3日凌晨駕車等待紅綠燈時被槍殺。
其實哪怕以色列媒體不報導澄清,熟知國際時事的人,就知道摩薩德高官在以色列街頭被槍殺多半是謠言。
首先摩薩德的兇名赫赫,在全球眼下僅次於美國中情局,如此機構的高官被殺,全球媒體早就蜂擁而至。
可卻無人動靜,本身就說明主流媒體對此的真假判斷。
其次,以色列不是伊朗,雖然境內有阿拉伯族裔,但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生活水準普遍還高於沙特,可能就比卡達這些國家差一點,但在全球阿拉伯裔中也屬於「人上人」了,更別提阿拉伯裔人怎麼可能跟伊朗人走到一塊?
現在以色列跟海灣各阿拉伯國家正打的火熱,或者連巴勒斯坦都棄如敝履的原因,就是因為雙方存在共同的敵人——伊朗。
最後,以色列國內控制嚴格,並非伊朗政府機構所能比擬,想要持槍暗殺襲擊,光是攜帶槍枝一關就不容易,再次以色列國強民富,伊朗拿錢也很難收買到人,更別提收買到願意以命搏殺的死士了——就連伊朗在暗殺襲擊後,都圈定了嫌疑人,況乎以色列摩薩德?
說到底,以色列摩薩德和美國中情局能在「暗殺方面」對伊朗為所欲為,不過是因為伊朗國窘民窮又有為數眾多的不滿人士,所謂人心不附,江山不固,伊朗如今局面便是如此。
而伊朗不能照例反擊,也是因為對手國強民富,或可厚利邀買一二,稍竊機密,但想得死士,行殺舉,則未免千難萬難,至少不會為了「復仇」而輕易袒露。
這也是伊朗的悲劇所在,敵手可以「萬裡遙控取首席核科學家的性命」,但伊朗卻只能用一條街頭槍殺視頻,弄出一則稍慰人心的假新聞——實際上,就連普通伊朗人都不會信本國有此能力,在以色列境內舉此大事。
- END -
記得點讚!
還有轉發、評論、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