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導,漫威唯一一部斬獲奧斯卡獎項的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男主查德維克·博斯曼於周五因癌症去世,享年43歲。
這是查德維克·博斯曼與癌症抗爭的第四年,他最終也沒有打敗病魔。
早在2018年《黑豹》上映的時候,驚呆了無數熱愛超級英雄電影的觀眾,原來超級英雄還能這麼酷炫又有錢,而查德維克·博斯曼在電影中的表現也讓網友感嘆黑人演員實在是太抗老了,一點都看不出他已經四十歲。
如今才知道查德維克·博斯曼早2016年就確診為晚期三期結腸癌,一邊接受著痛苦的手術和化療,堅持與病魔作鬥爭,一邊堅持拍攝了《黑豹》、《馬歇爾》、《21座橋》、《嗜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以及《黑豹2》這些電影。
這些電影中不乏查德維克·博斯曼作為主角而拍攝的動作片,當初還有人調侃他過於愛崗敬業,拍什麼電影之前都先極速瘦身,如今得知這些是他在癌症晚期堅持完成的高難度拍攝,實在是讓人覺得惋惜和難過。
2020年6月份上線的《嗜血五人組》竟然成為了查德維克·博斯曼生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查德維克·博斯曼傾注了很大心血的、為黑人群體發聲的《嗜血五人組》。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榮獲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斯派克·李,帶著他一貫辨識度極高的標籤:黑人平權,政治諷刺,黑色幽默等,在《嗜血五人組》這部電影中講述了四個非裔美國退伍軍人返回越南的故事。
查德維克·博斯曼則飾演的是這四位非裔美國退伍兵死去的隊長,他們前去尋找死去的隊長(查德維克·博斯曼飾演)的遺體和埋藏的寶藏。在對抗人與自然的力量的同時,我們的英雄們還要面對越南戰爭中的殘暴行徑所帶來的持久破壞。
查德維克·博斯曼與導演斯派克·李一樣,一生都在用電影的方式為支持黑人平權做一個鬥士。
在《嗜血五人組》中,仍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來致敬美國非裔退伍軍人,可惜這部電影並未讓太多觀眾買帳,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2%,爆米花指數卻僅有61%,也就是說專業的影評人認可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而絕大多數觀眾都不認為《嗜血五人組》是一部絕佳的商業電影。
其實這也怪不得斯派克·李老爺子,畢竟網飛拿著又爛又爽的商業奪寶劇本請老爺子出山,而老爺子又覺得劇本過於辣眼睛,所幸網飛給的誠意還有自由度都很足,所以他就帶著自己的編劇團隊對著劇本進行了大刀闊斧夫人改寫。
於是觀眾就發現,明明《嗜血五人組》的主線實在是爛的出奇,可偏偏電影中又到處充斥著反轉還有黑色幽默,讓觀眾能往深處想,可偏偏又不夠爽,如同隔靴搔癢一般讓人不滿足。
這部電影講的是戰爭帶來的陰影,故事設定的背景是令世人不齒的越南戰爭,這場徹頭徹尾的侵略戰爭給雙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在這場不正義的戰爭中,非裔美國士兵佔據了整個前線部隊的三分之一,歐迪斯、艾迪、麥爾文、鮑爾以及戰死的諾曼都是被派遣到越南作戰的黑人士兵。
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諾曼是兄弟們的精神領袖,他無數次為大家打氣,但是他的話語也直白的揭露了黑人在美國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就拿越南戰爭舉例,黑人的徵兵率高達三分之一,而在當時的美國,每一百個美國人中,只有十一個是黑人。
也就是說這場越南戰爭不僅僅是對越南人的侵略,同樣也是對美籍非裔的侵略。
而侵略造成的創傷後遺症是持久而又深刻的,四位還活著的老兵重新回到自己侵略過的胡志明市,在這裡揭露了他們或深或淺的戰爭創傷後遺症,而越南人的指責也讓四位老兵沉默以對。
「平權」是幾乎刻在每個美籍非裔血液裡的堅持,斯派克·李用一部部電影宣揚自己的平權理念,而查德維克·博斯曼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選擇讓觀眾見證黑人不屈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
還記得今年五月份美國因為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暴亂嗎?
黑人因為一直以來的不公正待遇而點燃了熊熊怒火,這是再一次把《嗜血五人組》放在明面上的種族歧視高高的掛起。
就像查德維克·博斯曼生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種族歧視就像是盤旋在美國上空的幽靈,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