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已打響一月有餘,各視頻平臺接連上新番,國產動畫作品競相搶奪用戶的注意力。其中,在豆瓣獲得9.3高分的奇幻武俠動畫《霧山五行》,採用真人動捕技術打造古風意境的《凡人修仙傳》等作品,引領了夏季國創動畫的市場口碑。
今年上半年以來,國產動畫市場誕生了不少精品,類似《大理寺日誌》《仙王的日常生活》《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等作品,展現出了國創類型多元化、內容風格化、製作精良化的發展趨勢;而《鬥羅大陸》《一人之下》等大IP改編作品也在持續進行IP價值的深度探索。
當下大眾對多元、垂直文化的追求愈發強烈,對國創動畫的付費意願和內容創新的需求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娛採訪了藝畫開天、好傳動畫和中影年年三家動畫公司,通過與他們的對話,去了解當下的國創市場進行了哪些多樣化的探索。
國創走上精品化之路:
故事內容更多元,視效水準提升
在7月新番熱門作品中,奇幻、科幻、玄幻題材引起格外關注。其中,IP改編作品《元龍》憑藉精緻的人物建模和流暢的打鬥場景讓觀眾直呼「上頭」;末世科幻作品《靈籠》下半季繼續用跌宕的劇情牽引著觀眾探尋人類去向,二維動畫《霧山五行》憑藉水墨國畫元素的風格化呈現脫穎而出。
將故事打磨得更加細緻,是這些新番作品的一大特點。
根據網文小說改編的動畫作品,有原著粉絲的情懷在,因而在創作時常常需要在「還原性」與「創新性」間取得平衡。針對此,《元龍》導演陳昇垚說道,「原小說的『爽點』比較密集,動畫會遵循原小說的故事線,儘量不去破壞原小說的味道,但也會對角色進行一定的修改與創新。」
「爽點」在劇情中的呈現,其實就是戲劇衝突。陳昇垚表示,「在動畫中我們著重用筆墨刻畫的,是一個有現代知識的人在古代社會裡利用自己先進的知識,與原本擁有固定世界觀的古代環境發生衝突、對立的效果」。
為了適合動畫觀眾觀看的習慣,動畫將小說的整體節奏加快,為此增加了高瑤這一新角色來進行敘事上的補充。此外,陳昇垚補充道,「原小說中的配角和反派人物弧度不夠鮮明,因而團隊也在配角和反派角色處理事情的方式和動機上了增加筆墨,以便其能與主角產生更多看點。」
對於原創故事而言,在策劃階段就要明確故事的背景設定與題材的整體基調。六道無魚創始人、《霧山五行》導演林魂表示自己想做一部風格化的作品,「雖然動畫中融入了五行元素,但我不希望這個作品太脫離人類生活,因而在創作過程中,選擇與觀眾產生共鳴感的故事走向,將其與風格化結合。」
這體現在動畫中「文戲」 與「武戲」的相輔相成。好傳動畫CEO尚遊對此表示,「我認為很多文戲是為劇情、角色和情緒服務的,最終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打戲的爽感。雖然《霧山五行》的精彩賣點是打鬥,但導演在打鬥前做了非常多的故事鋪墊和情緒鋪墊,有意識去加強情緒共鳴的東西,這也是許多動作設計中時常忽略的一點」。
可以看到在劇情發展中,動畫對人物進行了鮮明刻畫。比如老六這個人物,性格有一定缺陷但重情重義,其被孔雀妖妖化後失手殺掉自己孩子的這一場面,是動畫中的一個情緒高點,有人性的刻畫包含在內。
而對於《靈籠》這部作品,故事中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則是更難的層面。藝畫開天CEO阮瑞坦言,「科幻題材在動畫開發中是比較具有挑戰的一個品類,一般來講這類作品帶給觀眾比較強的探究感,使得觀眾對作品中世界觀設定的邏輯和嚴謹性,甚至對人物命運都尤為關注,但同時也需要包含一個升華的主題和內涵,更為重要的是還要講好一個故事」。
在《靈籠》中,藝畫開天選擇用末日題材這一科幻子類,將人類遭遇到的外部打擊作為故事發展和人物團體走向的推動力,同時通過燈塔城裡關於社會機制的設定,比如人口分層、物資管控、生育管控等措施,讓動畫中的世界具有極強的外部壓力和符合世界觀設定的科學性。
其中燈塔城不僅僅是《靈籠》中的一個重要場景構造,它也在牽引著故事的發展,比如燈塔城裡高壓政策是否會被推翻,「臨淵計劃」是為了改善燈塔的生存環境嗎?這些在下半季中都是觀眾想要去追求的答案。
除了在敘事上精益求精外,以上作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即擁有複雜宏大的世界觀設定,因而可以看到它們都在技術層面上賦予視效水準很大的提升。
以3D製作的動畫為例,陳昇垚表示逼真感不是3D動畫最終追求的目標,我們更注重如何高效地實現畫面和故事效果的統一。「《元龍》第一集中聚集元魂的大水球是一個比較費勁的場面,在這場打鬥中,我們更需要去考慮人物的站位、攝像機的軸向、光影等因素。」
阮瑞也談到關於世界觀的打造難度,「要讓觀眾沉浸在《靈籠》的世界裡,就要打造它的真實感或者是代入感,這個打造對片子的綜合素質要求有比較強的把控力,不僅僅是模型或者場景的寫實感,還有人物的表演、配音音樂剪輯等各維度,才能給觀眾一個沉浸式的感受。」
而對於二維動畫,林魂表示,《霧山五行》中水墨畫的流動感,無法經過電腦演算,需要大量的手繪工作完成。「在中國原有的美術文化上,要想模擬和創造出新的風格,我們經過了很多風格技術的調試或測試。」
從小娛與這些創作者的交談中,明顯感受到國內動畫製作整體往精品化發展,更追求故事內容的創新及製作上的優化。這背後,也源於近年來產業變化推動國創作品提量提質。
國創動畫精品化背後:
內容細分創新,產業工業化發展
國創往精品化路線發展,動畫公司不斷用優質製作樹立國創口碑,背後的推動力之一是受眾需求的變化。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得益於國內外優質動漫作品的湧現,二次元用戶規模進入到平穩增長期,並有望在2020年突破4億用戶大關。
報告還顯示,目前95後、00後年輕群體成為國產動漫用戶的主力構成,他們有更好的版權意識,更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動漫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意味著他們對國創動畫提出了新需求,當下動漫受眾人群不僅僅追求畫面視效和人物造型精美,也注重故事內核能否產生共鳴,並且期待有新意的、打破刻板印象的反套路化人設和劇情,將這些做到有機結合能更贏得用戶的青睞。
從製作公司的角度,他們也感受到近年來受眾需求及行業的變化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中影年年CEO郭勇表示,「創作者本身有自己的喜好,但我們在選擇作品類型的時候也需要看市場的反饋,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作品,我們也會儘量去滿足大家的觀影需求。從探險題材的《勇者大冒險》到動作科幻題材的《血色蒼穹》,再到古風熱血向的《少年歌行》,其實每個作品類型都不太一樣。」
「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它的細分市場一定會產生,所以我們在嘗試新風格的同時,要針對一些細分市場做規劃和布局。」郭勇進一步說道,「我覺得未來科幻是創作者更多去嘗試的類型,因為目前它的產量並不大。在整個產業鏈條布局中,包括科幻、玄幻、西方奇幻等,會有更多的創作嘗試,並且也期望能與平臺進行一些合作。」
好傳動畫致力於開發小而美的精品動畫番劇,不過CEO尚遊認為,每個題材都有個性化、風格化的空間,創作者不要盲目追求個性,也要考慮商業化邏輯。「我們對於商業化的理解,從作品方向來說,需要重點布局的一大賽道是包括仙俠、玄幻、探案題材在內的古風類,受眾對這類題材會有比較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另一個賽道是科幻類,在動畫領域有很大的表現空間,而且我們看好這條賽道的國際化發展潛力。」
近幾年,國創動畫的內容題材向科幻機甲、電競、女性向等更多元的主題延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覆蓋不同層面的受眾群。這其中大量優質的IP作品出現,比如在B站上線《百妖譜》、《大理寺日誌》等代表性作品,反映出當下市場多賽道開花,差異化競爭的特性。
精品化發展的另一個推動力,是中國動畫市場渠道和技術發展都逐漸成熟,產業鏈趨於融合,整體協作效率提升,在產能上也要進一步提高。郭勇表示「要實現大精品化,首先需要人才的支撐,同時需要技術的支撐。所以我們還需要大工業化,需要研發技術流程、管理流程、創作流程等來支撐精品化。」
阮瑞也表示,產業在這兩年迅速成熟,動畫公司也會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以IP改編為主的方向,這需要穩定的產能,需要完善的工業化體系,另一個是原創方向,需要更多創新的動力,包括題材、風格,敘事手法和技術創新,以及對於IP後續的變現衍生規劃等商業層面的能力提升。
「風格化及具有獨特性的作品未來在市場中會有一席之地,但是行業需要有足夠的故事儲備與產能,主流的作品肯定還是工業化體系下出來的。」 尚遊也表示認可產能提升的重要性。
他還提到,當下的市場需求不僅僅在於品質,還需要有足夠的數量,去滿足受眾的消費需求,填充大眾的娛樂時間。尚遊表示自己也非常喜歡看《元龍》,在市場上像《鬥羅大陸》《元龍》這樣的作品也必須火,「這些IP作品有受眾基礎,是用三維這種可以進行工業化大量產出的創作方式,又能讓普通大眾獲得好的內容感受。」
總體而言,產業工業化已經提上日程,國創動畫在質與量方面都在加速前進,同時動畫公司也希望與視頻平臺和投資方進行更多產業鏈上的合作。
國創產業鏈條更成熟:
平臺加大投資,與動畫公司共創內容
由於用戶付費和IP授權業務收入的高速增長,視頻平臺在動畫作品版權投入及開發上,有很大的業務增長空間。事實上,平臺也在積極布局國產動畫內容賽道,強化細分市場和產異化競爭,以便實現內容創新。
作為平臺方,騰訊和嗶哩嗶哩引領了國內動漫產業生產端的投資,與動畫公司進行緊密合作。以B站為例,國創已成為B站第一大專業內容品類。頭部作品《靈籠》上線後播放量目前已超過1.3億,今年的獨播作品中,《仙王的日常生活》播放量高達到3.34億。
B站作為二次元的大本營,對於許多動畫公司而言,可以最為直接接觸到國創動畫的核心受眾人群,能為作品帶來許多正反向反饋。
《霧山五行》原本是個短片動畫,在B站擁有非常高的熱度,製作成番劇後,尚遊與林魂多次討論,還是首選在B站播出。「因為B站的社區屬性特別好,導演有很大一部分粉絲就是在B站上,B站的粉絲活躍度和討論熱度特別高。」
「B站平臺的屬性,能拉近我們跟觀眾的距離,一條評論底下能聊幾百條,中國最懂動畫的這些觀眾在B站還是比較集中的。」據小娛了解,林魂導演在B站經常和粉絲進行討論交流,比如有粉絲指出第一話中蘇小安送藥時背景中的藥櫃藥名的順序不太準確,導演還特地做了細節的調整。
阮瑞認為B站是一家尊重創造的平臺,對於內容有很強的感知力,也非常尊重用戶的回饋。「《靈籠》與B站合作得比較好,是因為B站允許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投入,將這部作品打磨得更好,這是比較難得的。B站的用戶也希望看到更多精品,平臺及用戶對精品內容的需求和認可,是一直鼓勵我們不斷打磨作品的核心動力。」
此外,平臺對作品進行站內推廣資源的支持,甚至在內容製作和商業模式上探尋創新,也是動畫公司在謀求合作時希望能從中獲得助益的地方。
2018年,中影年年獲得B站融資,郭勇說,「B站一些優質的項目也會找到中影年年合作,這本身也是對我們的信任。B站也是我們優質的合作夥伴。」
郭勇還提到,「朱貝寧老師也是《元龍》的監製和導演,他跟著我們整個創作團隊一個劇情一個劇情地磨,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因為朱貝寧老師在這個行業從業多年,同時在B站任職期間,更了解B站受眾群體的喜好和屬性,所以他的創作意見對於我們這個項目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在項目開發、創作人才及作品宣發上,中影年年與B站都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合作。
正是由於在創作端以及產業發展端,動畫公司都有意識地進行製作創新及產能提升,同時視頻平臺在資金、人才及宣發上的扶持,助力國創動畫產業鏈發展更加成熟。「國漫崛起」才會迎來真正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