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品牌授權助推業績增長 南極電商的模式能走多遠

2020-12-16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南極電商近日發布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增長超過30%,其中,品牌授權業務立下了「汗馬功勞」。事實上,南極電商通過品牌授權來謀利的業務模式一直飽受爭議。在服裝企業奮力轉型時,這種品牌授權模式是否具備可複製性?南極電商的輕資產模式又能走多遠?

品牌授權助推業績高增長

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南極電商營業收入為39.08億元,同比增長16.55%;淨利潤為12.06億元,同比增長36.04%。其中,南極人成交額為271.38億元,同比增長52.86%;卡帝樂鱷魚品牌成交額為29.86億元,同比增長27.94%;精典泰迪品牌成交額為2.28億元,同比增長45.61%。南極電商表示,在報告期內產品類目擴展、供應鏈資源加大、電商服務效率提升等促使公司業績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南極電商依靠南極人內衣品牌起家,2016年成功借殼上市。目前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品牌授權、品牌綜合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其中南極人品牌依舊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

中國商報記者查詢南極電商的財務數據發現,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業績長期保持穩定高速增長。南極電商是如何靠品牌授權賺錢的?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極電商在品牌授權業務上已經做到極致。一家傳統的內衣品牌利用在線電商成功轉型為內衣、家紡、女裝、童裝、母嬰等全品類授權品牌,通過收取供應商的綜合服務費以及經銷商的品牌授權費大大提高經營毛利率。

實際上,南極電商已經不能被視為一家單純的服裝企業了。程偉雄坦言,該公司更接近一家品牌授權、服務的公司。近年來,南極電商通過把握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流量風口,形成較大客戶體量,為公司帶來規模效益,業績保持穩步增長實屬正常。

除了品牌授權業務外,南極電商還在拓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2017年,該公司通過收購北京時間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進入網際網路廣告營銷業務,通過在騰訊應用寶、今日頭條等移動媒體投放平臺採購流量資源,投放客戶App、產品等推廣信息,產生移動網際網路媒體投放平臺業務收入。據南極電商董秘透露,公司已經成立了直播事業部,正在組織專業團隊進行相關布局。

轉型思路是否可取

無獨有偶,近期備受關注的女鞋企業星期六似乎也在走實業輕資產、網際網路業務加持的轉型路線。而對於那些急於擁抱網際網路的服裝企業來說,這種思路是否可取,是否具有可複製性?

程偉雄告訴記者,南極電商的轉型思路並不適合所有的服裝企業。就目前而言,南極電商的輕資產模式是建立在放棄了產品設計、生產環節的基礎上,對於產品的質量,公司在授權品類和在線經營的過程中把控有限。同時,該公司品牌授權品類較多,看似風光無限,但實則會損耗公司的美譽度及忠誠度。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服裝企業紛紛轉向線上營銷及銷售,程偉雄表示,未來服裝企業對線上電商渠道的投入將會加大。同時,品牌的鑄造需要企業堅持主業,聚焦產品。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南極電商眼下的業績亮眼,但長久以往品牌效力將逐漸減弱。

值得一提的是,南極電商近日跨界化妝品業務也引發了業界的關注。南極電商表示,此舉將有利於豐富公司的快消品品類矩陣,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綜合實力。但在程偉雄看來,南極電商跨界發展化妝品業務是因為其現有業務發展遇到增長瓶頸,需要推動品類多元化發展以緩解未來的經營壓力。

相關焦點

  • 南極電商品牌之路能走多久?
    雖然業績尚可,但產品質量問題頻發仍使其營業模式備受爭議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剛剛過去,剁手界的「雙十一」又迎面走來,眼看著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商家早就開始摩拳擦掌,做著積極的準備。 另一方面,該公司根據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資源推介、質量管控、研發設計、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多項有效的供應鏈服務,提升合作夥伴的經營能力、盈利水平,進而增加合作夥伴對公司品牌及服務的粘性。   時至2019年,南極電商對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描述已變成「南極電商以電商渠道為主,用品牌授權和產業鏈服務力爭打造世界級消費品巨頭。」
  • 財說| 股價腰斬,「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到底造假了嗎?
    在收取品牌服務費之前,南極電商需要檢驗經銷商的資質,在符合條件後,南極電商會發放《授權書》明確被授權人、授權場所、授權產品類目及對應商標和授權期限,這類授權費就成為了南極電商的營業收入之一。2019年該類授權費收入約為6500萬元,毛利率約為93%。在發放授權書後,南極人還會根據GMV數據,向被授權的經銷商和供應商收取一定比例的品牌服務費,費率會有一定的浮動。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而針對利潤率高的問題,南極電商回復稱,公司並不採購和銷售相關的產品,而是根據公司提供的品牌授權服務和產業鏈服務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和經銷商品牌授權費,其中品牌綜合服務費以商品出廠價為基礎收取,約佔比GMV銷售額的3%-6%左右。這種業務模式下,公司確認的收入規模相對偏小,沒有銷貨成本和庫存成本,因此利潤率相對偏高。此外,該研究報告還提出了對南極電商應收帳款的質疑。
  • 電商龍頭股南極電商開年連續跌停 再次引發財務造假質疑
    1月5日晚間南極電商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不存在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作為以知名內衣品牌「南極人」起家的上市公司,在借殼上市後轉型為以電商渠道為主,用品牌授權和產業鏈服務為主體的消費品巨頭,南極電商曆年披露的業績均帶給投資者生意大好的印象。
  • 熱點追蹤|南極電商的AB面
    鎂光燈再度聚焦到南極電商的業務上。在服裝服飾行業,南極電商的「AB面」尤為扎眼。A面,高毛利率、低費用率、低庫存、輕資產、現金流充沛等指標,都在述說一家優質公司的傳奇;B面,品牌授權的模式、高頻的品類擴張,卻遭受到品質管控、侵權糾紛、甚至財務真實性等質疑。二級市場的劇烈波動,無疑讓投資者更加聚焦於B面。靠經營品牌高速成長的南極電商,能度過這次信任危機嗎?
  • 南極電商陷「財務造假」風波 品控遭質疑
    儘管南極電商方面聲稱其「IP授權業務均為輕資產模式,品牌價值珍貴」,但從實際操作來看,授權開店之後的品控問題並不是南極電商關注的核心問題。  「南極人的做法是在吃掉白牌市場,但問題在於南極人門檻太低,授權過於廣泛,完全沒有品牌價值,可以說南極人現在做的事,後來者也完全可以做,且有趕超南極人的機會。」電商行業專家李成東向記者表示。
  • 靠品牌授權發家的「南極人」為何屢被監管點名
    南極人品牌主體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南極電商」)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各電商渠道可統計的含未付款成交總額(GMV)達305.59億元,同比增長48.92%;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93.96%;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  漂亮的數據得益於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
  • 股價連跌4天、市值蒸發86億 「吊牌大王」南極電商發生了什麼
    南極電商的前身,其實是家喻戶曉的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靠著保暖內衣做到全國第一。據新京報報導,2008年,產能過剩明顯的南極人提出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關閉了自營工廠,砍掉了所有的生產線和銷售端,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品牌。2015年南極電商借殼上市,後續收購了卡帝樂鱷魚和經典泰迪兩個品牌。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事實上,他們已經完全取消了生產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做起了品牌授權生意,並由此誕生了一個新名詞:「白牌」,實際上就是「賣吊牌」。 而南極電商卻能把品牌授權生意做到極致,成了國內」吊牌之王「。
  • 300億電商龍頭南極電商連番閃崩 是何緣由?
    那麼,接下來,南極電商將會如何回應市場關切呢?值得關注。在電話會上,南極電商董事長張玉祥表示,將推出回購計劃,金額是歷次回購的最高一次,分紅也會繼續,讓投資放心,積極跟上網際網路第二次變革。7年31倍,半年即腰斬南極電商此前叫新民科技。該股從2013年上漲到去年的最高點,漲幅一度高達31倍,上漲時間近7年。
  • 進擊的元氣森林能走多遠?|品牌創變者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有著濃厚的網際網路背景,在他看來,最好的突圍之道就是從產品本身下功夫,雖然這條路可能走得很慢,但可以走得很遠。與很多飲料企業不同,元氣森林首先成立的並不是公司,而是研發中心。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10%以上,這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完全是逆向思維,可正是這種以產品研發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將元氣森林的品質做到了極致。
  • 瘋狂的南極人,品牌授權上千家為什麼還能增長?
    這種增長模式,在很多商業評論家眼中成了騙術。南極人一邊擴大品牌授權範圍,提高「騙人」的廣度,一邊強化品牌影響力,提高「騙人」的深度。但是為什麼這樣的增長模式仍然能推動南極人持續增長呢?—2—南極人持續增長的原因小勝靠計謀,大勝靠趨勢。南極人的崛起剛好是洞察趨勢來培育能力的結果。
  • 南極電商開年三連跌 市值蒸發超80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6日電 (張燕徵)開年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已連續三日下挫。截至1月6日收盤,南極電商每股報價10.37元人民幣,下跌6.49%,較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市值蒸發超80億元。
  • 打通隨申碼企業版,釘釘助力南極電商安全復工
    記者獲悉,南極電商已經全部復工,並通過釘釘賦能4000多家合作銷售門店,全力追趕「失去的一個月」。南極電商前身為南極人,是一家專注品牌授權+產業服務雙軌並行商業模式的上市公司,2019年GMV達305.2億元。南極電商合作生產廠家超過800家,銷售門店4000多家。
  • 企業觀察:社交電商能走多遠?
    據外媒報導,Facebook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淨利潤增長7%;日活躍用戶增長9%,達到16.6億人;月活躍用戶增長8%,達到25億人。Facebook Shops的上線意味著Facebook這個龐大的社交帝國打算進軍電商領域。
  • 交錢拿授權這種玩法能挺多久
    2008年這一年,南極人砍掉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重資產環節,賣掉經營十多年的所有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品牌,並推出了南極人共同體(NGTT)商業模式。從前那個「南極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強版「南極電商」。
  • 兔寶寶迷途:家居業「貼牌大王」再陷業績瓶頸
    來源:斑馬消費服裝行業有「不生產『南極人』商品,只做吊牌搬運工」的南極電商,去年靠品牌授權賺了12億元。家居行業,板材巨無霸兔寶寶,如今的業績也重度依賴品牌授權,堪稱「家居業的南極電商」。2019年,兔寶寶扣非淨利潤2.85億元。
  • 麗人麗妝業績增長乏力 電商零售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
    麗人麗妝主要從事電商零售業務和品牌營銷運營服務。其中,電商零售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麗人麗妝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4.89億元,募集資金淨額為4.20億元。麗人麗妝最終募集資金淨額較原計劃少1200.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