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2020-12-12 每日經濟新聞

「0.2秒識別,99.87%的識別精度,可以永久保存,設備性能不太用擔心,主要是需要了解到您的項目需求。」這是一家可為售樓部提供抓拍識別客戶的技術公司產品賣點。

「使用是您使用的,我們是提供方,大數據是合法的,交易大數據是非法的。」

如果不是這幾天這條客戶戴著頭盔看房視頻的爆火,安裝無感人臉採集系統這種售樓部的常見操作尚不足以引發公眾對於隱私權的重視。

靖霖刑事律師機構票據犯罪研究與辯護部主任堵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雖然售樓部的攝像頭是公開的,但銷售員並沒有向客戶明示需要收集其人臉信息,以便讓客戶自主作出選擇,顯然工作是不到位的,侵害了客戶的個人生物信息安全。

「一般情況下,數據公司不需要對其開發的系統承擔法律責任,除非事先明知房企會去惡意侵犯客戶的個人生物信息安全,此時需要與房企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售樓部實探:一套系統幾萬塊,抓到飛單基本回本

房企售樓部裝設人臉識別系統其實已經較為普遍。

1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看房者身份走訪廣州黃埔萬科城市之光售樓部時,發現內部至少有5臺人臉識別攝像頭,3個進門各有一臺,沙盤附近還有兩臺。銷售人員也表示,確實有人臉識別系統,但售樓部對人臉識別並無公開提示。

有購房者告訴記者,其去年在廣州萬科一樓盤交定金時才發現自己被刷臉了,因為其他攝像頭較為隱蔽,此前都未關注到。

「人臉識別是為了防止飛單。」華南房企資深營銷人士李旭(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開發商主要依靠這個系統識別客戶是自然到訪還是分銷客戶,以防自然到訪的客戶為了優惠又找渠道分銷。如此一來,開發商就需要多給渠道分銷佣金或提成,成本就增加了。

圖片來源:抖音

一家TOP20品牌房企的營銷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這兩年大型開發商都開始用這一系統,主要是內部管理的需要。只要進了售樓處,就做人臉識別的比對,主要是為了防止飛單和重複計算客戶的來訪渠道。其強調,這套系統不會對採集的數據做分析取樣,更多的是做比對。這類系統每個案場售樓處都有,一套系統幾萬塊錢,如果抓到飛單的客戶,基本就值回了成本。

也因此,不少中介都以此作為賣點吸引購房者,「新房不收中介費,如果你自己跑到售樓中心看了,留下電話,被人臉識別,成了開發商的上門客,再回頭找做中介的朋友幫忙去申請折扣,這時候基本是申請不到了。」

不僅如此,有中介為了獲客,甚至願意將開發商給予的佣金或提成,與購房者按比例分帳,此即「返點、返現」。

不過,中介帶看是否更便宜說法不一。有中介表示,這要看具體的渠道和樓盤。大多樓盤當期成交最低折扣是固定的,自己去一般爭取下最終也可能會拿到這個最低折扣,而中介則不一定會告訴你(如果沒給購房者的折扣算他業績的話)。因此,也有的樓盤把給中介的佣金轉嫁給購房者。

貝殼中層運營人士林立(化名)表示,人臉識別就是為了確客和飛單,主要還是確客,因為現在分銷渠道太多了。

一家TOP40房企的內部員工告訴記者,如果購房者已經去過售樓部,再找他們內部要折扣確實比較困難,「現在樓盤都裝了人臉識別,錄到了就算自然訪客。」

數據公司還有更多業務:可對攔截指定區域客群進行智慧定投

本文開頭所述的數據公司,與此前媒體曝光的明源雲人臉識別系統有近似業務。

當記者提出能否做到當客戶到訪售樓部時抓拍幾張照片存起來,以用於下次籤約時的比對,該公司客服給予了肯定答覆。

該客服還舉例,「我們之前在惠州的一個售樓處就有做過,最終是通過錄入身份證信息,來確認客戶到訪次數。我們的產品包括硬體和軟體,硬體包括攝像頭、認證機等,硬體費用具體看項目用到什麼產品,軟體報價看具體需求。」

對於抓拍信息是否涉及隱私權,該公司客服稱,使用是您使用的,我們是提供方。大數據是合法的,交易大數據是非法的。不能外洩客戶信息,不能用於其他業務,不能出售信息,只能用於售樓。

受訪者供圖

另一家數據公司人士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用的人臉識別系統,號稱可以精確篩選出到訪一個項目或區域的到訪客群,實現開發商最想做的一件事情——觸達全城真正的購房者。這套系統融合騰訊、百度地理位置及人口大數據,可以精確鎖定線下目標地理位置潛在客群,對潛在客群進行全方位描摹洞察。

同時,該系統通過擬定具體地理點位(可以是周邊到訪樓盤、區域小區、大廈等地理位置),在擬定的具體地理位置範圍和時間範圍內,直接運用地理圍欄技術攔截區域客戶,抓取客戶移動終端設備碼信息,進行清洗建模後,對攔截指定區域客群進行全域流量多場景曝光的智慧定投。

中介耿耿於懷:「外省登記過的客戶都不算我的」

說起售樓部的無感人臉識別判客方式,深圳某知名中介員工新新(化名)仍耿耿於懷。

「主要是避免中介帶了開發商的上門客戶過去,這種之前上過門的就不算我們客戶了。」

說白了根源還是佣金費用之爭。新新給記者舉了她的經歷,「之前,我賣了三套龍光城的房子,接佣金只接了兩套,有一套開發商說我客戶以前在其他省份登記過信息,所以不算我的成交客戶,到現在都沒給佣金。」

新新補充說,「就是客戶在其他省份看過龍光的項目,登記了信息也不算我的成交客戶」。

這讓她至今都不解和氣憤。

「深圳在售樓盤龍光、萬科的盤都有,中介帶過去正常的話多一個點折扣,自己去沒折扣,其他一樣的。我們現在一般不會遇到這種了,看這種項目都會提前問清楚,如果有去過就不會帶了。」

法律觀點:未經許可錄入人臉信息對消費者構成侵權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認為,商家在公開場合安裝監控,來避免違法犯罪行為是正常的。但在客戶未知情況下錄入人臉信息,並轉入營銷通道中來判定客戶實際上是一種不正常的營銷行為。

其續稱,開發商依照此信息來決定差異化對待客戶,也涉嫌不正當競爭,並且有侵犯客戶隱私權的嫌疑,後續這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技術介入,並給出明確界定。對這種具有不正當傾向的競爭要及時制止,這是對開發商負責,更是對市場、對消費者負責。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周爭鋒表示,未經消費者同意採用隱蔽的手段無感採集消費者的人臉生物識別信息,依據民法典第1034、1035條規定,屬於非法收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對消費者構成侵權。

民法典第1037條第2款規定,「自然人發現信息處理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約定處理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請求信息處理者及時刪除。」

也就是說,如果因為曾經售樓部某銷售員最初接待,或者某個中介機構帶去看房,就要求必須通過某銷售員或該中介公司購房,拒絕直接和消費者達成交易,侵犯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這主要是因為開發商和各個承銷中介商之間結算方式經常出現分歧,不得已而為之。但應該注意的是,開發商和中介公司如何結算佣金和購房者無關。

「其實現在購房者也意識到了,有戴頭盔看房的,有讓親戚先幫看的,或者直接否認是自己看過,看中後再找渠道要幾個點的優惠。」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張大偉認為,首先,被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拍到後就要多花幾十萬是不成立的,這個有爭議。渠道返費誘導購房者使用渠道,背後核心是價格不均等。購房者通過違規辦法把費用省下來,這規範性也有爭議。

而如果開發商將售樓部優惠給到同渠道一樣,或者哪怕價格只比渠道高一點點,那渠道也不可能再賣出房子或幫開發商大力推薦房子,渠道就沒有存在價值了。

那麼,明源雲這類公司,以及開發商的做法是否妥當?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堵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法律對於個人信息在消費領域的收集、使用未予以禁止,但強調對於個人信息處理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作為系統開發者,法律並沒有對其行為做出禁止性規定,法無明令禁止即可為。從這個角度而言,科技公司開發人臉識別系統沒有問題。

房企角度,其安裝和使用人臉識別系統目的是為了判斷購房者是否屬於中介的客戶,以便決定是否給予中介銷售佣金,或者給予購房者相應的折扣優惠,即售樓部使用人臉識別系統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房產公司的自身利益,出發點並無惡意。

其進一步指出,房企方面涉及的責任需要區別看待。

第一,民事責任。在銷售員沒有事先向客戶明示需要收集其人臉信息的前提下,房企的行為涉嫌侵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客戶可以根據自身人臉信息被侵犯的程度,主張相應的請求。

第二,刑事責任。房企如果將其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獲利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情節嚴重的,將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原標題:調查| 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0.2秒識別,99.87%的識別精度,可以永久保存,設備性能不太用擔心,主要是需要了解到您的項目需求。」這是一家可為售樓部提供抓拍識別客戶的技術公司產品賣點。「使用是您使用的,我們是提供方,大數據是合法的,交易大數據是非法的。」
  • 實探售樓部人臉識別系統:抓到一筆飛單就回本 渠道費之爭是最大癥結
    「一般情況下,數據公司不需要對其開發的系統承擔法律責任,除非事先明知房企會去惡意侵犯客戶的個人生物信息安全,此時需要與房企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記者實探:一套系統幾萬塊,抓到飛單基本回本 房企售樓部裝設人臉識別系統其實已經較為普遍。
  • 售樓部安裝「人臉識別」背後的真正原因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售樓部為什麼會裝人臉識別系統,這兩天被這條視頻刷屏了,說一男子買房為了躲避售樓部的人臉識別系統竟然戴頭盔看房,雖然這只是個段子並不是真事,他們拍這個視頻也只是為了諷刺現在各樓盤的分銷模式,但是現在輿論的導向一致的在批判售樓部的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售樓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件事呢,我來告訴你們背後真正的原因
  • 人臉識別不講武德,飛單耗子尾汁
    人臉識別系統成為了渠道判客,防止飛單最重要的手段,而購房者為了能夠從渠道手中要「折扣,優惠」則與人臉識別系統鬥智鬥勇。人臉識別~不講武德武林要以和為貴,樓市要和氣生財,雖然飛單的情況在樓市裡也時長發生,但自從渠道開始進入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 南京相關部門口頭通知售樓部拆除人臉識別 買房不用再戴頭盔了?
    自動播放 白巖松談戴頭盔看房:希望法律為我們戴頭盔這座城市宣布:拆了,售樓部的人臉識別!買房不用再戴頭盔了?近日,一段「戴頭盔看房」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其中還加上了字幕「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隨著視頻的流傳,這一奇特現象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80%的售樓處安裝了「人臉識別」?背後...
    有網友表示,售樓部有人臉識別系統與購房優惠掛鈎。事實上,以「買房」搭配「頭盔」「口罩」「面罩」「墨鏡」等詞在網上檢索,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據某房屋中介介紹,此類情況並非個例。
  • 聽說售樓部有人臉識別,精準識別可賣高價!無奈之下,他們帶著頭盔來...
    但購房者必須是第一次到訪,或者說此前沒有被攝像頭拍到過。該傳聞的真假暫且不論,但消費者因為被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拍下,而無法享受優惠的故事確實發生過。但在8月4日,他被售樓處告知,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曾經識別到與他相似的人獨自看房,因此他屬於自然到訪客戶,不屬於中介渠道客戶,不能享受渠道優惠。戴口罩也沒辦法為了避免被人臉識別認出,一些客戶也想出用頭盔、口罩、墨鏡之類的辦法,遮擋住面部,但這又有多大用呢?
  • 紅星調查|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悄悄」安裝,「我的隱私咋...
    從前段時間網上引起熱議的「戴著頭盔看房」短視頻,再到日前(10日)出現的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刷臉賣房被騙超千萬元,人臉識別系統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今年成都很多小區也陸續安裝了人臉識別等智能門禁系統。而一邊是「人臉識別門禁」的熱潮,一邊是越來越多居民的質疑——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
  • 被售樓處人臉識別拍到,買房多花30萬?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專家...
    「殺傷力驚人的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以「買房」加「人臉識別」為關鍵詞在網上檢索,這樣的消息比比皆是。 在記者的調查中,多家售樓處承認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更有房地產業內人士稱,「類似的系統每一個公司都有」。
  • 倫敦警察測試了人臉識別治安系統 但卻頻繁抓錯人
    AI的熱潮已經影響到了政府部門,已經有政府機構開始利用人工智慧在社會治安方面協助辦案,比如倫敦大都會區警察局。但前去觀摩的人權組織看到的結果,似乎不那麼樂觀。在8月底的英國倫敦傳統民俗活動諾丁山狂歡節期間,人權組織Liberty被邀請現場觀摩了倫敦大都會警署上線的實時人臉識別系統。
  • 新技術變成「危險武器」 誰在濫用人臉識別?
    但這項給生活帶來美好改變的技術,這項給生活帶來美好改變的技術,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爭議之中:當人臉識別技術不斷引發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人們將之稱作「危險的武器」。人臉識別開始接連被叫停,從杭州動物園發生的「人臉識別第一案」到杭州一小區抵制人臉識別技術事件,人們已經對人臉識別技術產生警惕。
  • 人臉識別訪客系統
    1、 系統介紹  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和人臉識別深度算法進行結合,實現全新的人臉識別自助訪客系統。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將傳統的「守候式」門衛訪客登記系統更新為自助驗證加人臉識別聯動授權的模式,增加了訪客審核的安全性,同時節省了訪客驗證的效率和企業單位的人力成本。
  • 防控房企銷售飛單,雲徙「天眼AI」發布
    據云徙地產事業部業務架構師唐宇介紹,天眼AI系統,是一款聯合AI人臉識別、人證一體機AI人工智慧技術手段,能夠對房地產案場的交易訂單進行智能預判,控制渠道舞弊給房企帶來的利潤損失。據了解,目前房地產交易中,渠道舞弊現象主要有以下3類:
  • 最受歡迎文章速覽:聽說售樓部有人臉識別 他們戴著頭盔口罩來買房
    最受歡迎文章速覽:聽說售樓部有人臉識別 他們戴著頭盔口罩來買房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0-11-24 12:03 [摘要] 11月23日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聽說售樓部有人臉識別 他們戴著頭盔口罩來買房】」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 天津、南京、杭州多地立法,嚴格限制人臉識別
    這些事件又一次將人臉識別推到輿論中心,也引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短短幾天時間,多地對此已經拿出行動:天津、南京、杭州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採集人臉信息、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遍布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其目的在於幫助房企進行客戶界定,即購房者是屬於自然來訪客戶,還是中介渠道客戶。進了售樓處,立馬進行人臉識別比對,可以防止「飛單」和重複計算客戶的來訪渠道。但是,這樣的做法,雖方便了企業,卻未曾告知看房者。已經侵犯了看房者的個人信息權益。
  • 下架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
    網傳某個項目優惠的規則是這樣的:只要你第一次到訪,即沒有被銷售中心的攝像頭識別到,並且當場購買,各種折扣綜合算下來,原價190多萬的房子你可以150萬到手。為什麼價格相差足足有30萬之多,房地產從業人員是這樣解釋的: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分銷」有關。
  • 人臉識別系統進入海關檢查,去香港代購要小心了
    深圳海關正式啟用抓水客系統在原有的海關E道基礎上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這強大的人臉識別系統在識別到你的樣貌之後你的過關時間、過關次數、有沒有被退港……這些資料通通會顯示出來並且口岸附近會布控很多監控攝像用來採集人臉數據頻繁出現在口岸附近的人將會被拍下來
  • 細數人臉識別系統的人臉辨認需要攻克的難點
    隨著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目前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人臉識別已經開始廣泛的應用於各行各業中。在這其中以身份驗證、支付、政務、公安等等方面應用較多,因此可以說人臉識別技術在市場上逐漸普及開來。在這個「刷臉」的時代,很多人對於人臉識別這種新技術是願意嘗試和接納的,因為「刷臉」通行、支付、乘車等更方便快捷,體驗感也是非常不錯。在疫情期間,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由於其無接觸性、無感通行、實時測體溫等優勢下,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幫助。
  • 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迅速,導致出現濫用現象
    隨後,南京市住房保障與房產局迅速做出反應,要求南京多家售樓處拆除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   與此同時,江蘇省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也發出通知,要求售樓處不得使用人臉識別系統。   之後,天津市於12月1日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其中提到限制當地相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採集人臉等生物識別信息。
  • 不用記密碼:自帶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安全功能的銳龍本
    Windows Hello中的人臉識別是近幾年筆記本電腦新增的科技配置,其原理同手機中的3D結構光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結合了IR紅外攝像頭和普通攝像頭捕獲的圖像來識別人臉並解鎖Windows,安全性高並且不受環境光線的影響。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搭載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的銳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