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北京的微創外科解決方案供應商厚凱(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厚凱醫療」)已完成超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高科新浚跟投,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推進公司銷售渠道建設及海外營銷網絡搭建,並進一步擴大產能。
厚凱醫療——2010年成立、2014年創始人史文勇回國後才開始運營的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研發的公司,產品主要是可用於開放手術或微創手術的超聲外科手術刀。
目前,厚凱醫療在售的有USG10超聲止血刀、USE23/USE14/USE36等超聲切割止血刀刀頭以及HP25超聲切割止血刀手柄,以及USE、USS、MIC等多個系列針對不同科室及適應症的超聲刀頭,其產品現已服務上百家醫院。
厚凱醫療產品矩陣
根據厚凱醫療董事長史文勇此前接受動脈網採訪時表示,公司在超聲刀領域具備優勢:
在手術器械史上,早期的鋼製手術刀雖然鋒利,卻需要紗布、縫線等實現止血效果。並且只能應用於開放式手術中,手術創傷大;隨後,高頻電刀產品出現並在術中使用,它可實現術中止血,但過高的溫度易造成組織燒傷,導致術後感染等。100多年後,超聲刀出現,它有溫度低且手術創面乾淨的特點,超聲刀也因此成為外科醫生理想的手術器械。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國外企業進入國內市場20餘年,超聲刀已是十分成熟的工具,但強生基本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國產品牌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在強生已做好了前期市場教育和醫生培訓,對厚凱醫療而言,現處於比較成熟的入場時間。
此外,史文勇還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向國內頂尖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廠家提供配套的能量外科手術器械和集成外科能量平臺產品,進入了外科手術機器人領域,將為公司在微創外科領域加高壁壘。
市場前景層面,隨著微創手術在國內逐漸滲透,市場對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大,多家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80億元人民幣,5年後預計將達到400億元。
不過,由於技術壁壘高、專利封鎖等原因,以強生、美敦力為代表的海外巨頭常年在此領域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伴隨耗材一次性使用、微創術式滲透率增加等趨勢,市場急需高品質國產產品。
如高科新浚合伙人王琳博士所言,微創外科超聲刀市場正迎來兩大變化,一是由重複使用走向一次性使用,二是國產替代,這將帶來市場容量的快速增長及市場競爭格局的重塑,國產龍頭企業需珍惜這個機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