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納蘭性德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不過人們大多只記得「人生若只如初見」前兩句,不看注釋的話很少有人知道,第三句其實是在講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這一對帝王家的「模仿夫妻」也算是名留青史了,他們之間為何會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楊貴妃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01
歷史愛好者圈子裡流傳著一句很形象的歷代形象概括:「漢經學,晉清談,唐烏龜,宋鼻涕,元糊塗,清邋遢。」李唐很有意思,這個朝代與漢朝並列稱為「漢唐」,是古中國最鼎盛時期的代名詞。我們知道「烏龜」在今天是罵人的話,而且有綠帽子的意思,那麼為什麼這頂帽子會被扣到李唐身上去呢?
我們先從唐太宗李世民說起。在李世民策劃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本來殘殺兄弟的名聲已經很不好聽了,可是李世民隨即又幹了另一件事——搶了兄弟的老婆。這就比較過分了,在漢人看來這是有悖倫理。但李世民不太在乎,他畢竟留著胡人血統,還沒有徹底漢化。但他沒有料到的是,正是從他開始,李唐宗室的「亂倫」行為幾乎就沒停止過。之後他的第九子李治繼位後立武媚娘為後,而武媚娘本來是李世民的妃子。
事實上,唐玄宗和楊玉環也是「亂倫」的關係,因為他們的身份本是公公和兒媳。唐玄宗是在一次踏青中偶遇的楊玉環,當時就被驚豔了,隨即失魂落魄。皇帝身邊的都是何等精明的人?根本不需要唐玄宗表示什麼就有人開始安排了。雖然當時楊玉環頂著壽王妃的身份有些尷尬,但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於是楊玉環被度為女道士,然後又給壽王娶了一門妻子,於是楊玉環就順利進宮了。
有個成語叫「環肥燕瘦」,其中「環」就是指楊貴妃楊玉環,「燕」則是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趙飛燕有多瘦呢?據說她能在皇帝手掌上跳舞,雖然肯定有所誇大,但是也足見她有多骨感了。那麼楊玉環又是如何「肥」,有多「肥」呢?
02
現代人可能很難想像一個胖美人是什麼樣子,畢竟今天的女孩子恨不得瘦成輕飄飄的靈魂,很難想像一個人肥胖後還會跟「美」字掛鈎。就如李煜喜歡小腳女人引起一時裹腳的風潮(並不是明清時候裹小腳風氣的由來)一樣,以胖為美的風潮大概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存疑)。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生活條件的大改善使人們營養更加豐富了,加上李唐本身就有鮮卑血統,少數民族的審美觀更接近原始社會,以健壯為美。而到了後期,因為天災頻發加上動亂頻頻,人們的生活水平又一次跌落,於是重新回到了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
也許很多身材偏胖的女孩做夢都想回到唐朝,但我不得不說一句,你們想多了。就像今天並非長得瘦就一定是美女,也可能是背影殺手一樣,在唐朝並不是說胖就等於美,顏值同樣是關鍵。而且相比瘦而言,胖對顏值的要求反而更高,所以楊貴妃能夠名傳千古絕非僥倖。
此外,說實話唐朝所說的「胖」其實跟很多人理解中是兩回事。我們從唐朝時候的畫作中就可以看出,那些女人其實是豐滿,比如前凸後翹,而不是腰能卡住遊泳圈,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大洋馬」的身材。結合唐朝時期的背景來看,「大洋馬」把中國傳統女子的身材比下去是不奇怪的。
這並非筆者在信口雌黃,不信可以去看看歷代女子服飾圖比較一下,只有唐代時女子服裝最是「大膽」,喜歡穿低胸裝(無論民間服飾還是宮裝都是如此,可以參考《菊花臺》MV),這樣的裝束自然必須胸部豐滿的女子才能穿出美感。那麼唐玄宗為何獨愛胖子楊玉環呢?事實上,楊玉環不光是身材夠豐滿,膚如凝脂,白淨無暇,她還有一項特殊技能——取暖。
古代可沒有暖氣這東西,而空曠的宮殿裡有時候即使用火爐取暖也會覺得冷,而楊玉環身材豐滿,也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胖的人熱量高」,於是唐玄宗在冬天時就用楊玉環的身體來取暖,他把冰冷的手腳伸入楊玉環的衣服中,在楊玉環的懷裡很快就能捂熱,這樣的福利,哪個男人不羨慕呢?這些優點加起來自然能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了。
結語
當然,享受福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唐玄宗是以一代之尊的身份才能有如此享受,代價是他必須把畢生都奉獻給國家。不過有了這樣的大美人陪伴,唐玄宗從此無心朝政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付出了安史之亂的代價,至於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了。
參考資料: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