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奇書《羅織經》,5句話揭露人性醜惡,狄仁傑看後冷汗直流

2020-12-03 江南煙雨細如冪

提起陰謀論大多會想到的是《厚黑學》,但是要說古代陰謀論的巔峰,當屬武則天時期的所寫成的《羅織經》

這本書是由酷吏來俊臣寫成的,書中主要講述的是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頗具諷刺意味地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

整人專家周興臨死之際,看過《羅織經》自嘆弗如,一言不發,甘願受死;

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羅織經》,冷汗迭出,卻不敢喊冤;

雄才女皇武則天面對《羅織經》,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遂生殺機。

《羅織經》中的5句話充分暴露人性陰暗面,句句狠毒,讓人不寒而慄!

「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取,人有所懼,以懼迫之無不納。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隱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誅。賞勿吝,以墜其志。罰適時,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較,苟無功,得無天耶?」

人有喜好的東西,用喜好的東西引誘他沒有收伏不了的。人有懼怕的東西,用懼怕的東西逼迫他沒有不接受的。有才能可以使用的人,沒有大的害處要暗中容忍。其人不能馴服,確實是才能出眾的也要誅殺。

賞賜不要吝惜,用此消磨他們的意志。懲罰要適合時宜,以此讓他的心得到告誡。恩惠和威力一起施行,才能和品德互相比較,如果這樣做還沒有成效,莫非這就是天意吧? 

權者,人莫離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艱;智不足弗得,謀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權力,是人們不可以缺少的。獲取權力不容易,保住權力更加艱難;智能欠缺的人不能得到,謀略不當的人最終卻能帶來禍患,這是關係生死的大事。

假天用事,名之順也。自絕於天,敵之罪也。民有其愚,權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難附焉。

借用天意行事,名義上才適合正道。逆天而行,自作自受,這是敵人的罪名。讓老百姓愚昧無知,這是掌權者的聰明之處。恩惠不顯示出來,人們就很難依從了。

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為虛,智者不計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

君子和小人為敵,也就變成小人了。小人和君子友善,也就變成君子了。名聲是虛的,有智能的人不會計較別人的毀謗和稱讚;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榮所眾羨,亦引眾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減。大仇必去,小人勿輕,禍不可伏。喜怒無蹤,慎思及遠,人所難圖焉。

顯達為眾人所羨慕,也能引發眾人的怨恨。對上司要表示心滿意足,對手下要施以恩惠,怨恨自然就會減少了。

大的仇人一定要剷除,無恥小人不要輕視,禍患就不能隱藏。高興和憤怒的心情不露蹤跡,謹慎思考放眼遠處,人們就很難圖謀他了。

相比於《厚黑學》,《羅織經》對人性的剖析更加細緻,雖然是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但是對於人性的弱點進行了更多的闡釋。

《羅織經》是一本揭示人性弱點的經典,人們既可以用它去攻擊對手的弱點,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善自己。即使是在今天,這本中國古代官場的的產物,仍然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跟現在市面上的成功學不一樣,《羅織經》不是勵志的雞湯文,而是讓世人認清奸人面目,識破惡人伎倆,存留歷史真實,從反面認知人性的目的。

在保留本書原貌的基礎上,批判性地對全書作了逐段逐句的解釋評議。

為了讓讀者更深入、更形象地了解和識別惡人的手段,吸取教訓,現代出版的《羅織經》在每一釋評之後,又根據史實,編寫了相關的事典。這樣使讀者可以從反面汲取有益的東西,在紛繁複雜的世象中,能防誣反騙,識破伎倆,勿受其害。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奸人的「智慧」不可忽視。他們害人無數,一方面源於他們心狠手辣、無恥之極;另一方面,奸人的心機和手段實不乏「高明」。

正直善良的人們如果小看了他們,難免會吃虧上當、遭其暗算。從這個意義上說,揭穿奸人的害人把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使人們洞悉其奸,勿受其害。

正所謂,「防天花需種牛痘」,只有了解邪惡,才能戰勝邪惡。願大家在恣情賞鑑之餘,都有所斬獲,攜得幾件寶貝歸來。

一本書只要35塊錢,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權謀厚黑《羅織經》,記住這3句,助你讀懂人性,防住小人
    《羅織經》是是武周酷吏來俊臣所著的一部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書。一代人傑宰相狄仁傑閱罷此書,冷汗直冒,卻不敢喊冤;女皇武則天面對此書,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這是一本千古奇書,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為何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但是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這本書重點不在如何陷害別人,而是可以從中看清人性,看透人心,幫助我們在社會上不受欺負不被小人算計!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看3點就夠了,多數人不知
    自古以來,就有本千古奇書《羅織經》,就是用來揣摩人心的。為什麼說它是奇書呢?原來這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的,專門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書。書裡就有三句話揭露了世俗的險惡,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我們要知道一、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意思是事情成功了,則坐享其成;事情事情了,就推卸責任。
  • 老祖宗告誡:3句話戳穿人性醜惡,助你讀懂人性,防小人,長智慧
    《羅織經》是一部能讓飽經宦海浮沉、剛正不阿狄仁傑啞口無言的神作,其作者是武周時期臭名昭著的奸臣酷吏來俊臣。狄仁傑曾細讀《羅織經》,讀完之後,冷汗直流;武則天面對《羅織經》,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一、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 酷吏來俊臣撰《羅織經》,讓狄仁傑冒冷汗,讓女皇武則天動了殺心
    他所撰寫的《羅織經》,專門教人羅織罪名、權謀爭鬥,反映了人性的陰暗面。細讀《羅織經》,發現裡面有不少洞察職場人性的經典話語,如:「大凡能當上領導的,沒有哪個是不聰明的;作下屬的即使再賢良,也不會各方面都好沒有一點過錯。所以,要把功勞歸於主子,把罪過留給自己。要常懷戒備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勇氣【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
  • 解讀千古奇書《羅織經》,短短兩句話,說透人性,說透小人真面目
    解讀千古奇書《羅織經》,短短的2句話,說透人性,說透小人的真面目,多少人不知小人的手段,最後吃了大虧!在我國古代有一部千古奇書,它叫《羅織經》,之所以被稱為奇書,是因為它說透了人性,說透了小人的各種手段,寫這本書的人也很特別,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小人,他就是古代酷吏來俊臣,小人寫關於小人的書,當然能寫得通透,所以我們讀這本書,更多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行走江湖,「看人」非常重要,認清小人主動遠離他們就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在古代就有這樣一本專門寫人心、人性弱點的書,也被稱為「千古奇書」。它就是「害人書」《羅織經》,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共同編著而成的,專門用於在當時製造冤假錯案。
  • 《羅織經》:揭露人性的三句話,幫你看破人心,遠離小人
    答案只有一個,要弄懂人性。當然,搞懂人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我們就需要花點時間去研究學習一下。如果一時間無從下手,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羅織經》,這本書是唐代酷吏來俊臣和其黨羽一同編著的,書中深入剖析了人性中的惡與弱點,將人性解析得非常透徹。這裡給大家摘取《羅織經》中四句最暴露人性的話,幫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字,說透太多人的職場困境
    其實在職場裡打拼就是在職場中與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性是什麼呢?人性其實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雖然都處在自然的規則之下,但是人會偽裝,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表裡不一的人,有些小人總是躲在厚厚的偽裝下,那麼這些小人就特別的難對付,而你一旦被他纏住那你就很難脫身。那麼如何對付這些小人呢?
  • 天下第一奇書《羅織經》究竟寫的是什麼?這些知識你未必知道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傳說有一本非常另類,非常邪惡的奇書,它是由唐朝一個特別陰險狡詐的官員:來俊臣所寫。這個來俊臣是個什麼人?他是一個無賴出身,但就是靠算計別人陷害別人,一步步上來,成為武則天時期的重臣。這本書就是《羅織經》很多人簡單地認為這本書是講如何羅織罪名構陷大臣的,但實際並不是,相反,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來俊臣對人性和政治的理解,講如何羅織罪名的內容,只佔羅織經的四分之一。來俊臣並非名臣,更非帝王,只能說是一個酷吏,不是什麼大人物,也沒做出什麼大事業。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經過千百年的鬥爭,古人對人性也是有一番見解,就寫下了一本千年奇書,這本書叫做《羅織經》。這本書是由唐代的一位酷吏來俊臣所寫的,他在武則天在位期間,幫武則天對付政敵,練就了揣摩人的心理方面的才能,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羅織經》中有一句話,只有20個字,堪稱「入木三分」的說透了人性。
  • 《羅織經》:三句揭露人性的話,幫你讀懂人性,幫你遠離小人
    《羅織經》告訴我們:懂得人性,就能夠幫你遠離小人。若是我們能夠看懂了人性,就相當於擁有了「讀心術」就能夠輕鬆的辨別生活中的小人,這本《羅織經》是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人性的弱點」,書中把人性剖析得非常透徹,其中有三句話最能夠揭露人性幫助我們辨別小人。
  • 《羅織經》的權謀智慧:那些升職快的人都深諳人性,懂上司的心理
    讀了權謀《羅織經》之後,我才在裡面找了辦法。《羅織經》這本書把人性拆解得非常透徹,被稱為「中國的人性的弱點」,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4句經典,助你讀懂人性,學到與領導的相處之處,助你在職場突破自己。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老實人也精明
    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別人的內心,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適當的了解人性,直面人性的弱點,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和職場上佔領一席之地,避免被坑!《羅織經》是中國權謀經典,後人稱之為「千古奇書」,它集合了中國五千年的權謀大成者。此書是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專門是用來製造冤假錯案的!但是書中的3句話,不僅揭露了世間的險惡,還能讓我們分辨出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讓你冷汗直冒!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欲望多種多樣,自私乃人的本性。成功時則享受功勞,失敗時則推託過錯,就連聖人都無法超脫這一點,這大概就是人性的本來面目吧。有些人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光明磊落,為什麼別人會算計我,你有沒有聽說過,木秀於林,風必吹之。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羅織經》的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的人性的弱點」,書裡面把人性解析得非常透徹,連斷案如神的狄仁傑讀完都直冒冷汗。阿胖今天會與你分享《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 羅織經:你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看得起你,多少人被牽著鼻子走!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別人,同事武裝自己,只有如此,才不至受到傷害,所以想要看透他人的想法,了解他人的人性,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一本書就教我們如何識人,這本書就是《羅織經》!在《羅織經》中有一言,「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深處對於欲望的需求是沒有止境,其本性都是自私的,所以有時候你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
  • 千古奇書《羅織經》:「字字誅心,怎麼能不讀人心?」
    防身必備手冊《羅織經》要想徹底斷絕被操控的可能,一篇文章的內容肯定不夠,建議你去讀讀防身必備手冊《羅織經》。《羅織經》建立在小人通過人性的弱點操控、算計別人的基礎上,透徹的分析了人性、人際關係的本質以及權力管理的運作,具體包括閱人、事上、制下、控權、制敵、保身等內容。
  • 歷史上的三本奇書:一本改變認知,一本洞穿人性,一本被玄化!
    後經過清代的幾個學者從古代的諸多引用《古本竹書紀年》的古書中收集摘錄,重新整理編撰成了《今本竹書紀年》,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今本竹書紀年》。先來簡單說下《竹書紀年》如何現世被人所知的?當年祖龍秦始皇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後,下令焚燒秦史以外的史書典籍,《竹書紀年》就在其中,當然那個時候還不叫《竹書紀年》而是魏國的史書。六國的書籍大多數都在這場文化浩劫中逝去。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而《羅織經》則是武則天時代的酷吏來俊臣等人編撰的。顧名思義,羅織就是羅織罪名,就是整人的、告密的、陷害的、陰謀的、厚黑的學問和知識。當然,我們並不提倡現代人去學習《羅織經》裡面的整人手段。
  • 《安家》:揭露人性醜惡,共振心中美好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人生百態,揭露人性醜惡,共振心中美好。房似錦接受的第三單老洋房中介代理業務,圍繞著「江家花園」老洋房買賣的故事而展開。在賣老洋房房問題上,第一次開視頻會議,鄺安邦和祝興國是同意的;第二次開視頻會議,安邦的老婆提出要多分5%,還要分得樓梯和庭院賣的錢,江奶奶讓步同意了。這是安邦的老婆謀財。宋爺爺生病住院,急需錢治療時,江奶奶提出快點賣掉房子救老伴的命,又是安邦的老婆出主意,不讓安邦籤字,致使老洋房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