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今明月曾照我,相逢有緣與長安

2021-01-13 陝西法制網

作者:雪兒

寫在前面

大唐芙蓉園

在歷史長河裡,數以百計的帝王曾以 西安 為都,這座歷盡滄桑的十三朝古都統治了 中國 長達一千多年,盛名或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的政治中心。它是西周的豐鎬、是秦朝的 鹹陽 、亦是西漢隋唐的長安......

風雨 江山 在歲月裡更迭,從赳赳老秦到盛世長安,時間給這個城市留下了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

來 西安 之前,我就知道它遍地博物館、挖個地鐵說不定又是某某某之墓的神奇風水,作為一個半吊子傳統文化愛好者,對這座城市探索一二的願想終於在本次旅途裡得到滿足。

西安 的故事那麼長,讓時間和空間發生關係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下面,就循著歷史的尺來展開那些我們去到的地方吧——

【 秦 】兵馬俑 ⊙ 始皇的一場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來 西安 怎麼能不去看看兵馬俑呢?懷著這樣一種心情,我們趕赴這一場和始皇的約會。

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其實沒必要規規矩矩介紹,它是那個牛逼哄哄的始皇嬴政給自己長眠九泉後搗鼓的窩兒,這事我尋思應該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

我對兵馬俑最深刻的記憶應該是小學看的衛斯理科幻小說《活俑》,倪匡老先生筆下神秘莫測的活俑人和那些由長生不老引申的生與死的探討都很有意思。

「長生不老之藥,使他們一直可以活下去,但是絕大部分的時間,卻在「冬眠」狀態之中,這樣的長生不老,是不是值得人類去追求和嚮往呢?

我想答案或者還會各有不同,但我的答案是:無趣得緊。」

——《活俑》

兵馬俑目前已經開放參觀的有三個坑——

1號坑是主力軍陣,從看臺的中分線上望進去非常壯觀,仿佛可以窺見昔日嬴政統領千軍,橫掃六合的輝煌。

雖然中分線附近是大家駐足停留、排隊打卡的熱門位置,但其實每個角度都各有趣味,那些造型多樣、神態各異的人俑散落在不同的位置,走走看看,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在一號坑的時候,還看到了很多 西北 大學的年輕小夥身著工作服,在對兵馬俑進行數位化素材收集。

在兵馬俑的各個坑裡,都可以看到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感謝他們的兢兢業業,讓這些來自歷史、栩栩如生的傳世藝術得以重見天日。

2號坑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布陣複雜,兵種齊全。而3號坑則更多擁有一份神秘色彩——這個坑中大量的人俑是沒有頭的。

而關於無頭人俑的來歷,也是眾說紛紜。有說是項羽攻入 鹹陽 時將其付之一炬;也有人認為是曹操為了掠財派摸金校尉行盜墓之舉時造成的。

記得以前好像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野史,說兵馬俑只是秦始皇三(也可能是五吧)大陪葬裡最普通的一件,這就很厲害了呀,各位不妨發動你們智慧的小腦瓜幻想一下比兵馬俑還nb的陪葬,能有啥嘞?

【這一段純屬瞎扯,沒有考證。跟別人吹牛逼的時候千萬別帶我】

其實在看兵馬俑的時候,還想到了個叫做兵馬俑BBS的古早論壇。它創立於1995年,是 西安 交大的一個官方bbs,由網友(多為交大學生或校友)進行日常運營、自主管理。值得一提的是05年兵馬俑BBS十周年站慶時候出版的《指尖的飛翔》,這是論壇為當年交大110周年華誕獻上的禮物,它也是 中國 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大學BBS原創文學精選集。

無論是兵馬俑或者 西安 交大,都是 西安 乃至 陝西 的在某一方面的名片,當它們之間產生這種奇妙的聯繫或者說是傳承的時候,這座城市的文化靈魂就在我的心裡開始生動起來。

【 漢 】臥龍禪寺 ⊙ 千年古剎 隱於鬧

臥龍寺

臥龍禪寺位於碑林區柏樹林街的鬧市裡,在寺碑上看到,它建於漢靈帝時期,是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

寺裡的香火很旺,遊客卻不怎麼見,多是居住在附近的當地人來禮佛。內部空間並不大,慢慢晃悠也是一個小時足夠。

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春花開得好爛漫,斑駁的樹影在地上自書,寺裡靜謐又若有若無飄散著一些香燭味,有些煩惱在這裡走著走著也就釋然了。

【 唐 】青龍寺|大雁塔|芙蓉園|回民街

青龍寺

⊙ 春天藏在青龍寺的櫻花裡

別了臥龍禪寺,我們在 西安 又碰上另一條龍,就是青龍寺。

青龍寺始建於隋,最早叫做「靈感寺」。就這麼默默無名了一朝半的光陰,真正屬於它的故事終於在中唐發生——當時的唐朝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繁盛,四方來表、萬國來朝的長安讓各種宗教信仰和睦並存,不少外國僧人都在此學習。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入唐八大家」裡的六家: 日本 的空海、圓行、圓仁、惠遠、圓珍、宗睿都受法於青龍寺。

當異教徒的鮮血正染紅 歐洲 大陸、人們還在因為宗教偏見而黨同伐異時,大唐卻已經有了這般不分信仰貴賤的胸懷。我想,在整個古代文明的歷史上,也少有幾個時代達到了大唐帝國這般的精神境界吧。

六家之一的空海在青龍寺學習密宗,後回 日本 創立真言宗,成為開創「東密」的祖師。也由此,青龍寺成為了 日本 人心目中的聖寺。

說到空海,就不由想起陳凱歌的《妖貓傳》,染谷將太扮演的空海和尚和黃軒扮演的白居易攜手調查貴妃之死的秘密。不說片子的思想內涵或劇情戲繪如何,那綺夢般復古華麗的畫面當真就是我夢裡該有的盛世大唐——「雲想衣裳,花想容」...

而到了近代,或許是為了紀念與 日本 佛教之間的淵源吧,青龍寺從 日本 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每年春天的時候,滿寺的櫻花盛開,成為 西安 爛漫 春日 的點綴。

我們去的時候撞上櫻花節第二天(還是第三天,記不清了),人真的超級超級超級多!人潮擁擠裡便只能走馬觀花地看,人頭和櫻花對半開,還有無數 中國 式靠樹折枝拍照大法,總覺得少幾分隨意賞玩的意思。

不喜人擠人的遊玩體驗,於是快速逛了逛整個寺把熱鬧湊好,我們就與它告別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離開時耳邊響起商隱的名句,這才想起除了青龍寺,它所坐落的樂遊原本身也是值得一書的。

樂遊原,得名於漢,曾是唐長安地勢最高的地方,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彼時,又有多少的文人墨客曾登上此處,遠眺著輝煌的長安城抒懷人生呢?雖然今日的 西安 已迭起更多高樓,樂遊原上也不再能窺見全城面貌,但當我站在這兒,卻又仿佛聽到了那些或意氣風發或鬱郁不得志的唐音。

⊙ 西遊無悔 玄奘的長安

生死大海,誰作舟楫,無明長夜,誰為燈炬。——玄奘《大唐西域記》

說到大雁塔,一定和唐朝高僧玄奘脫不開。

唐永徽三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帶回的經卷佛像在大慈恩寺內主持修建了這座如今鼎鼎 大名 的大雁塔。

關於玄奘西遊的故事,少時的記憶是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帶著一頭豬、一匹馬和憨厚的沙師弟,保護著斯文懦弱的師父去西天取經。所以看《西遊記》的時候,我並不喜歡玄奘,但這樣人妖不分、是非難辨的形象,又是否是歷史裡真實的玄奘呢?

經過幾百年的藝術加工,那個叫孫悟空的徒弟成為故事核心,而師父唐僧卻面目全非了。

在《西遊記》成為文學經典的同時,真實的玄奘越走越遠,只剩下一個輪廓模糊的背影......安利一部紀錄片《大唐西域記》,或許從這裡,你可以真正認識那個淵博大度、智勇無畏的玄奘。

一生只為一事,一事便是眾生。如今靜靜站立在大慈恩寺門前的玄奘,或許還是在守護著他心中的長安吧。

在大慈恩寺的南廣場上看到很多放風箏的孩童。聽朋友說,老 西安 人很喜歡放風箏,去城牆上放風箏,更是 西安 人迎接春天的方式之一。

在大雁塔附近的公園旁白還發現了一個民間組織的秦腔愛好團隊在練習(表演?),倒是吸引了不少遊玩的人駐足。

下面請欣賞,來自 西安 地標的牌面。花式打卡大雁塔了解一下——

⊙ 華燈齊上 不夜芙蓉

大唐芙蓉園雖是完全現代人造的產物,但我還是把它歸在了唐朝——或許是因為那些亭臺樓閣、水榭橋廊都太過精緻,即使冷冰冰也算是復刻出了一二分榮耀大唐的氣息。

畢竟,這樣的年代,在 中國 歷史上似乎也再沒有第二個。

不可否認,在唐代,許多藝術領域都達到了一個後世無法逾越的高峰。大詩人、大畫家與大歌手、大樂手都在這一時期聯袂出現。而大唐芙蓉園,或許就可以帶我們窺見那份輝煌的一個側面。無論是杏園探花、曲江流飲,又或是唐皇們興濃時的遊幸賜宴,南苑的風輕輕吹散了當年的歡聲笑語。

大唐芙蓉園的夜景最是迷人,漫步去遊覽那些金碧輝煌的宮殿,燈影幢幢間我卻仿佛看見了淪為廢墟的大明宮——

作為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大明宮是「 中國 宮殿建築的巔峰之作」。

公元904年,朱溫挾昭宗遷都 洛陽 ,長安城被毀,大明宮也在殺戮中付之一炬。此後,在經歷了這番盛世衰落與萬千殺戮之後, 中國 再也沒有一個朝代在長安建都。如今 新建 的芙蓉園,不知是否亦帶著幾分對昔日大明宮的悼念呢?

除了皇家園林風貌,大唐芙蓉園裡的鹿園和孔雀園也消磨了我們不少時間。

⊙ 長街上人聲鼎沸 是萬國來朝的盛唐啊

回民街大概是無論來過或者不曾來過 西安 的朋友,都可以提上一嘴的美食街。從北院門口走到灑金橋頭,老舊的房子下面,是回民街永生不斷的煙火氣。

為什麼叫回民街呢?據說唐時國外的使節和商賈們沿著 絲綢之路 來到繁華熱鬧的長安城後便聚聚於此,而其中又以回民為眾。世居的回民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如今回坊的當地人也大都是這些古老移民的後裔。

雖然很多人都說回民街是宰外來客的地方,價高味不正,但匯聚了琳琅滿目的 西安 美食也是真·省時省力。 西安 土著給我們介紹的吃食大多分布在大皮院,大家可以去逛上一逛。

除了吃食,還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也非常容易遇到。我們就隨手走進了一個,不過少了份宗教信仰,也沒有太多感觸了。

【 宋 】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館

⊙ 不是只有墓地才石碑林立

西安 碑林始建於宋哲宗元祐二年,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碑林博物館也是 陝西 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如果是對書法或者碑石感興趣的朋友,這裡絕對可以大開眼界。

在博物館深處的一個房間裡,我們看到了正在拓碑的工作人員。

被好奇勾住腳步,我們停留了好一會兒。看著師傅上墨的穩健手法,「嗒嗒嗒」,反覆蘸墨、捶打、蘸墨、捶打,心也會變得寧靜下來。

【 明 】鐘鼓樓|城牆|西倉

⊙ 鐘鼓樓前穿梭,把前朝的故事說了又說

鐘鼓樓是 西安 標誌性的建築,兩座來自明代建築相隔不遠,儼然是 西安 「天安門」的存在。

因為住在鐘樓小區的緣故,早出晚歸的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這兩大件。其實我一開始老記混他們兩個的名字,不過想著鐘樓在城市的中間,從 永寧 門一眼望去可以看到的那個;鼓樓是回民街某個路口,吃得肚子鼓鼓的那個——由此就絕不會弄錯了。

鐘鼓樓都可以買票上去看,不過我們當時的天氣一般,對它的歷史典故也興趣一般,就乾脆省了登高遠望的時間和錢了。

巧的是3月30日那天正趕上了地球一小時,我們在鐘樓前見證了 西安 熄燈的一刻~

在 西安 的最後一晚,我們去和鐘樓合照了~

再說件蠻好玩的事,每次路過鐘樓都會有非常敬業的房產銷售們湊上前來「老闆,鐘樓房子要嗎」——嗯,哪怕我們拖著個行李箱,實打實遊客模樣。

⊙ 城牆根兒下的日與夜

一圈城牆,經歷了拆與修的輪迴,如今剩下的要多寶貴有多寶貴。於是乎,繞著城牆走一走成了我們來 西安 之前很強烈的一個願望。

廣義的 西安 城牆包括唐城牆和明城牆,但一般說的都是明城牆,他是 中國 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從碑林出來瞧見個上城牆的口子。明媚的陽光投射下來,高大的城門越發恢弘了。既然興致正好,不妨上去走一走。

在城牆上漫步的人著實不少,還有很多騎自行車的身影。

腳下的磚瓦上留著昔日匠人的印記。

牆根兒下還有個「街頭理髮店」,三五塊錢一個頭,十分鐘就給您搞定

走著走著就到含光門了,含光門下面還有一個門道遺址,裡面靜靜趟著隋唐古城門的一點殘影。

城牆以下,城門裡的故事也足夠精彩。 永寧 門(大南門)的名聲最大,是當年進京趕考學士雲集之地,其名起自於街中間的「關中書院」,那是明、清兩朝 陝西 的最高學府,也是全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

而在如今的 永寧 門,夜幕拉下就會聚起不少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我們去的那天晚上東西兩個門洞都有表演。

我一直都知道, 西安 是絕對的音樂重鎮。張楚、鄭鈞和許巍,到如今的黑撒、王建房等等, 西安 的城市故事裡被寫在音符裡的。

⊙ 西倉往事 檔裡的市井文化

賈平凹的《廢都》裡是這麼描述西倉的——

「那裡是一個諾大的民間交易市場,主要營生是家養動物、珍禽花鳥魚蟲,還包括器皿盛具,飼養輔品之類。趕場的男女老幼及閒人遊皮趨之若鶩,挎包搖籃,戶限為穿,使幾百米長的場地上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好一個熱鬧繁華。」

西倉花鳥市場在蓮湖區廟后街,離回民街也不遠。明朝時這裡曾是國家糧倉,到了明末清初則逐漸形成了花鳥市場。

到了上個世紀末,隨著鳥市的興起,每逢周四、周日集市(劃重點!去的話注意時間!),更多各行各業的小商小販也來湊熱鬧。除了西倉東南 西北 四條巷子,教場門和勞武巷也成了他們的聚集地。

就這次所有去到的地方裡,我覺得西倉大概是煙火氣最濃的一處:花鳥魚蟲獸、蔬菜瓜果或是古玩藥材,什麼稀奇古怪的都可以在這裡淘見。

對於西倉這兒來說,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點就是:千萬別開車去。我們逛西倉的時候就遇到了一位老兄把車開了進來。這下熱鬧了,早擠得密不透風的人群啊攤販啊開始混亂,市場裡的老人兒們便開始操著 西安 口音充當臨時交警——

-「弄撒尼啊,咋開這兒!」

-「端走(往前直走)端走,大家讓讓」

經過好一番乾坤大挪移般的折騰,莽撞闖入的車終於駛出,擁堵的集市也很快恢復。

西倉檔子是 西安 市井文化的一個標本。柴米油鹽醬醋茶,對老 西安 人的生活感興趣,就一定要來著——就算你什麼都不想買,溜達溜達也會有所收穫。

【 清 】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

⊙ 高家大院裡邂逅中國最早的搖滾樂

高家大院是藏在喧鬧的回民街裡一個官宦人家的宅院。北院門144號,如果你不留心,或許就會錯過了。我覺得,落了夜大紅燈籠亮起的大院更有感覺,推薦大家晚上來看。

大院的主人是清朝榜眼高嶽崧,南北三個跨院有書房、私塾、宗祠和主人們的房間等。歷經百年滄桑,它是 西安 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精妙的建築設計裡包含著美學、民俗學、建築學、歷史學等種種文化內涵,可以算是 中國 古代家宅文化的一座博物館。

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院子裡的那一方戲臺,跨越400年的時空聯想到舊時「大家族堂會」的動人場面。

如今,這裡也在每天上演著具有 陝西 傳統民間藝術特色的 華陰 老腔。老腔會被眾人知曉很大原因在於16年春晚譚維維那首《 華陰 老腔一聲喊》。這次在大院得以現場聽了兩曲,感覺「喊」算是一個很精準的概括,老腔的表演充滿了力道,不愧是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我們去的那天,是趕著晚上時間去看了最後一場。零星三桌,堪堪七人。但也因為人少,看戲的人反倒有了一種冷清下的專注。

等到老藝術家們一開口,說實話就是一句也沒聽懂,但表演者的神態動作還有音樂旋律下傳遞的情緒卻還是足以震撼人心——那深埋於黃土地下幾千年的沉重感,好像就這麼被吼出來了。

老腔的樂器除了傳統的琴鑼那些,還有一個打擊樂器竟然是長板凳,有夠新鮮。

說起來,之前我一直以為 華陰 老腔和秦腔是一回事,直到這次看了現場後做功課才知道不然——秦腔是發源於西府的傳統戲曲,而老腔則是來自東府的皮影戲。簡單來說,秦腔是舞臺大戲,老腔只是隱於皮影戲後臺的說唱。

有關秦腔,這次去 西安 並沒有更多的時間分給它了,算是個遺憾。 西安 老炮兒鄭鈞在《長安長安》裡唱「吼一句秦腔/你熱淚縱橫」,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一定要去易俗社看上一場!與 莫斯科 大劇院、 英國 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的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說來也巧,易俗社的創始人高培支先生也姓高,在 西安 也有一處屬於他的高家大院,不過不是我們今天所去的這處了。

講回高家大院,除了老腔,還有一個駐院演出則是室內的皮影戲。三打白骨精和賣貨郎的故事,每天在這座深宅大院裡交替上演。

短短15分鐘的表演,我想更多是弘揚民俗的意思吧。短短一段賣貨郎相妻的故事沒有多好看也不算難熬。

脫開故事不講,這還是我第一次當面看到皮影戲這種形式的演出。之前看到有人把皮影稱之為是「活的影子」,只有在這麼近距離接觸之後,我才感受到了這個比喻的精妙。一雙巧手調動千軍萬馬,兩根竹竿表盡喜怒哀樂。這些傳統藝術裡的匠心是最觸動人心的。光影裡沉澱了的流年往事,一個呼吸就好像可以窺探間隙。

戲畢,手藝人從三尺生絹戲臺前走出。若想買副皮影留作紀念,老師傅就咿呀幾句人物的經典臺詞再操著皮影擺弄一番,便把這精緻皮影交付到了你的手裡。

【 今 】陝博|青曲社|曲江書城

陝西歷史博物館

⊙ 塵封千年的情節 古老押韻的註解

雖然時間從來不做停留,但我們仍可以從那裡歷史的碎片裡窺探那些古老的情節。博物館就是那麼一個碎片收容所。

陝西 省歷史博物館是 中國 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 它的建築外觀著意突出盛唐風採,設計者是曾師承梁思成的建築大家張錦秋;而在陝博之後,她還有一件名氣不小的作品便是上文介紹過的大唐芙蓉園了。

在陝博,你可以看到反映先民生活和藝術追求的彩陶器皿,先秦時期的青銅器與經機兵馬,以及盛唐繁榮之下的金銀器與唐三彩,等等。

西安 五花八門的博物館真的有夠多,甚至有人說「博物館黃頁,再加上紀念館、美術館,用a4紙列印下來的厚度能和身高差不多」。如果只推薦一個,那我的答案想必就會是,這個集合了無數文物精品的 陝西 省歷史博物館。

⊙ 青雲直上,曲故情長

對我來說, 西安 一定不能錯過的,青曲社必佔一席之地。

在美團上買的工作日團購票,兩個人五十來塊(想到去年180看的 杭州 青曲社巡演,這價格便宜到落淚),卻可以把整個晚上的時間安排上,實在是太羨慕 西安 人了!

我們選的是尚勤路店,方桌配靠背椅圍著坐,大概有個二十來桌,一桌六七個位。大碗茶免費喝但要自己找水壺倒,再點上一份瓜子邊嗑邊聽相聲滋味更好。人多圖舒服呢,還可以訂最後面的包廂。如果想坐好位,您可以當天早上十點以後打個電話去留個座~

因為傍晚還在大唐芙蓉園晃悠,我們到園子的時候已經是開場半小時了,只聽到四個完整節目。整場下來笑料不少,現場的氛圍也超級棒,有幾個特別會來事的觀眾更是使整個場子都熱得不行。

要說在 西安 看的青曲社和之前的 杭州 巡演有什麼不同,我感覺是更接地氣了,幾乎每段相聲都和 西安 繞不開關係, 陝西 話、古牆老街、長安城的每一縷生活氣息,都可以被說進相聲裡逗樂。

我覺著嘛,小園子裡的青曲社就非常合適它自己的宣傳詞——「您還在為聚會沒地方去而煩惱嘛?您還在為應酬天天喝酒而枯燥嘛?聽聽相聲、樂呵樂呵」。

⊙ 曲江書城 翻開書去另一個世界

城市書店濃縮著對這座城市的文化想像,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挑一兩個當地特色的書店去走走看看。

曲江書城算是 西安 老牌的網紅書店,就坐落在大唐芙蓉園的對面。書店的設計感很強,但卻沒有一味討好前來打卡拍照的遊人而失了文化本意,獨立寬敞的閱讀區讓閱讀氛圍得到保障。

如果你有來大唐芙蓉園的計劃,幾步路的距離多加個曲江書城的行程可以說是非常妥帖的安排。

【 食 】舌尖上的古城

秦豫肉夾饃

⊙ 秦豫肉夾饃/樊記肉夾饃/金家蛋菜夾饃

來到 西安 就一定要吃肉夾饃,大概是沒什麼爭議的事情吧。這次我們一共吃到了三家比較名聲在外的店。

來到 西安 的第一頓飯交給了秦豫。下火車又換乘地鐵,我們迫不及待來迎接這份美味的肉夾饃。

東木頭市這邊店面不大的是第一家秦豫,作為老字號,牆上自然有貼滿的榮譽和榮譽。才早上八九點的樣子吧,顧客的隊伍就從取餐口排到了店門口,生意實在紅火。我們好不容易拿到吃的又找到空位落了座,這才可以開始享受這份美味啦。

我們點了肉夾饃、秘制涼皮和一碗餛飩。味道上來說的話,肉夾饃的肉量超足,雖然我感覺有點鹹,不過配上白吉饃一起就還好;饃單吃乾乾的,還得再喝一口餛飩。秘制涼皮的話,和 江南 那邊酸甜口不太一樣,更偏酸辣口。大概是 陝西 人也蠻喜辣的緣故吧,感覺在 西安 吃的麵食好多都辣辣的~

而樊記作為連鎖的肉夾饃品牌,個人感覺味道比秦豫差了一點,不過好在哪哪都有,更容易吃到。我們點了肉夾饃和涼皮,味道無功無過。

老金家因為蛋夾饃成為了極受追捧的網紅店,我們自然不會錯過。總店在回民街上,排隊的人不少。味道來說的話,本肉食動物還是比較喜歡傳統肉夾饃,不過老金家的蛋夾饃配料真的豐富又足量,一個肉夾饃就吃撐我們兩個人。

⊙ 劉信牛羊肉小炒泡饃

這家店真的、朋友們一定要來!灑金橋的這家劉信絕對是你來 西安 吃泡饃不錯的選擇。畢竟本不喜辣南方人第一次在 西安 為食展顏。

因為還有別的美食計劃,我們就點了一份牛肉泡饃,泡饃是拿了個白吉饃自己掰的,如果你嫌麻煩也可以讓店家給你直接放機器掰好的泡饃碎上去。

然後就說味道了,牛肉很酥軟,底湯也非常鮮美,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掰的白吉饃更有感情,滲進湯汁裡簡直了,一勺一口完全停不下來。點單就送的糖蒜,嘗了下味道也不錯。

劉信家常年生意火爆,本地人和遊客濟濟一堂,店裡不光有一樓二樓,還有店門對面準備的桌椅供食客堂食。

⊙ 柳巷面

北大街的柳巷面是 西安 麵館裡很網紅的一家。和其他在 西安 嘗到的辣口不同,柳巷面偏甜,很合我的胃口,麵條超勁道,碼子也很好吃;就是性價比沒有那麼高,略貴了一點。喝的我們點了酸梅湯和 西安 冰峰,都沒有踩雷~

⊙ 全盛齋

全盛齋是 西安 比較有名的傳統糕點品牌,如果想帶點伴手禮回去可以來這兒看看。我們去的是西羊市老店,民居巷子裡一個不起眼門店,走進去卻別有洞天。

五花八門的糕點讓人選不過來,有比較適合送人的盒裝;如果是自己想路上吃著解饞,買散稱的各來幾樣也不錯。店裡的阿姨賊熱情,不過我們對糕點興趣一般,就隨便買了點帶回家送老人。

⊙ 陝拾叄

陝拾叄在回民街入口處附近就有一家店,我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家「 西安 哈根 達斯」。

陝拾叄的冰淇淋口味超級豐富,還有很多融入了 陝西 概念的創意口味。我們點了醪糟+豆腐+油潑辣子的三拼:醪糟帶點酒味,豆腐很清甜,油潑辣子太過創意欣賞不來哈哈哈。

⊙ 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店

去大唐芙蓉園和曲江書城的那天傍晚,因為行程安排比較緊的緣故,我們就在附近附近銀泰城的 袁家村 體驗店吃了便飯。

不得不說, 袁家村 是個你想快速打卡 陝西 美食的好去處,這裡就是個小型的美食廣場,五花八門的面類和關中各地的小吃都可以在 袁家村 的各個檔口找到,價格實惠、出鍋速度也很快,而且連鎖品牌的口味控制也還不錯。

⊙ 回民街:定家小酥肉/盛志望釀皮/甑糕

各種朋友給我們介紹回民街的時候都說坑人宰客、不過這三家店卻都是值得一嘗的 西安 老字號。

甑糕在回民街人流量超大的一個岔路口,我們買了一份,感覺就是超級甜,而且哪怕是小小一份都多的吃不完。

定家小酥肉和盛志望釀皮是兩家緊挨著的鋪子,可以隨便在一家買了坐下,再去點份隔壁家的拿來一起吃。

小酥肉的肉確實不少,不過我感覺湯底實在太油了,味道比較淡而不鮮。

釀皮的話和在秦豫吃的涼皮味道差不多,不過釀皮更粗厚,挺勁道的,也是酸辣口的~

總的來說都算是嘗鮮打卡了,味道沒有特別驚豔吧。

⊙ 茶話弄/甜胚子奶茶

茶話弄或許就相當於 西安 的茶顏悅色吧。我們在大雁塔旁邊的大悅城打卡了這個火遍 西安 大街小巷的本地茶飲IP。

點了杯店員推薦的桂花引髒髒茶,味道還不錯,有清甜的桂花香和自然不膩的奶茶味,黑糖珍珠嚼起來很上頭~

除了茶話弄,在 西安 還第一次喝了據說源自 蘭州 的甜胚子奶茶(下次有機會還要去 蘭州 喝)。雖說店名叫放下,但滿滿一杯足足有1000ml吧,噸噸噸完全放不下啦~

甜胚子奶茶的口味還蠻獨特的,喝上去有種類似醪糟的酒味,其實我不太感冒,不過也算嘗過啦。

⊙ 勇利趙家烤肉坊

勇利趙家是 西安 友人推薦給我們的燒烤店,也是 西安 連鎖的大品牌。我們隨便找了家附近排隊人最少的,味道確實不錯。

朋友們一起擼串喝酒再嘮會嗑,正如紀錄片《人生一串》裡說的那樣,「幾串烤肉,一杯美酒,這就是深夜路邊的那份得意;這就是平凡熱辣的市井人生」。

⊙ 海榮鍋貼館

海榮鍋貼館也是我們在 西安 看到過好幾次的老字號品牌,因為住的附近就有一家,所以我們有天早飯就選擇在此處解決了。

感覺味道一般,而且我們去的時候店裡人不多,可能鍋爐還沒燒熱吧,吃起來沒有熱騰騰的鍋氣,差了點意思。因為有品牌的緣故,價格也不便宜,不是很推薦。

幾句尾聲

固然歲月的年輪正在湮沒著過去的痕跡,但時間抹不掉這座城市曾經的榮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裡,沒有一座城市像 西安 那樣,銘刻著 中國 人最為絢爛的記憶。我們永遠嚮往,氣壯山河的秦、琳琅喧囂的唐,還有那些藏在前朝舊事裡的無盡想像——讓人魂牽夢縈的 西安 。

——古今明月曾照我,相逢有緣與長安

作者/來源:去哪兒攻略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曉書館開館,高曉松、馬伯庸「攜手入長安」
    ▲西安曉書館開館視頻冬望長安,歲寒松柏不減其葉。曲江池館,地載神氣,雲漢含星。有待舊友新知,詩書快意,一觴一詠,共賦辭章……2020年12月2日,由著名音樂人、導演、作家高曉松發起並擔任館長的公益圖書館「西安曉書館」,在曲江創意谷正式開館。
  • 《拾憶長安·明月幾時有》:不僅僅是古風戀愛的「狗糧」國漫
    《拾憶長安·明月幾時有》於10月28日在bilibili和芒果TV正式上線。改編自動漫堂原作的古風國漫《拾憶長安·明月幾時有》於10月28日在bilibili和芒果TV正式上線。該系列改編的網劇《明月照我心》在騰訊視頻的客戶端播放量已超20億次,評分高達8.1。廣受好評。此次改編的《拾憶長安》系列基於原作,精選其中一個長安愛情故事,將以全新形式向觀眾展示「籤約夫婦」盪氣迴腸的愛情,帶來美輪美奐的沉浸式古風純愛體驗,並在故事呈現的基礎上,拓寬維度,創意衍生,賦予國漫IP開發多元新定義。
  • 休問芳菲消幾許,何曾明月照歸雲;六首定風波,緣來緣去笑紅塵
    休問芳菲消幾許,何曾明月照歸雲。一壺濁酒,飲盡俗世煩憂。一剪相思,卻是兩處閒愁。天涯悲醉客,誰知我?緣來緣去笑紅塵。酒盡杯碎,醉酒而眠,歸於平靜。多一片痴情,就多一片傷心。酒盡人散,也許是最好的結局。折得一枝人獨坐,無果,何曾明月照歸雲?鴻雁已隨山色遠,初見,追思陳事黯銷魂。未合靈犀成一點,何憾,十年離散淡香塵。古典君:追思陳事黯銷魂,誰撫琴,為卿清歌一曲?人世幾多滄桑,誰覆手,為卿半世痴狂?
  • 長安大學城學子花式PS雲畢業照定格青春記憶
    為了彌補遺憾長安大學城不少高校畢業生「腦洞大開」PS出了「獨特」的雲畢業照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屆化學專業>人民日報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官微平臺紛紛轉載報導網友紛紛評論感嘆太有創意了西安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校數字藝術學院師生腦洞大開各顯神通
  • 雨菡:這一輪明月,本自無瑕
    不過,當我讀到「這一輪明月,本自無瑕 」這句時,不由得心神恍惚,一時痴住了。「這一輪明月,本自無瑕。」看到這句詞時,感覺如沐春風,如飲甘霖,亦如撥雲見日。這只是平易的一句詞,但我覺得它模糊道出了什麼隱藏甚深的神秘定律,但那定律到底是什麼,卻又有煙水迷離之感。不管怎樣,反覆吟詠這句詞,就是莫名的喜歡。它既有滄桑歷盡後的從容面對之感,又有世事無奈而徒然哀嘆之情。
  • 《明月曾照江東寒》首播,於朦朧演武林第一美,被男人喊大寶貝
    那麼,由於朦朧、邢菲、米熱領銜主演的《明月曾照江東寒》,這部劇究竟怎樣?都有哪些看點或者不足呢?但是《明月曾照江東寒》則不同,它邀請的是已經在影視圈「小有名氣」的於朦朧、邢菲兩個人擔當了主演。
  • 明月曾照江東寒 ,林放好慘
    #明月曾照江東寒 林放#於朦朧 被虐看得讓人心梗,好不容易有勇氣說出自己的心意,沒想到身中劇毒需要「斷情絕愛」,誰看了不說一句#林放好慘#這周林放慘,下周戰清泓和林放一起慘,不過沒關係,大痛之後有大,給我使勁甜甜甜甜甜!!!!
  • 明月照我心圓房是第幾集 明月照我心大結局是什麼
    明月照我心男女主李謙李明月圓房是在26集,明月一改往日害羞模樣,霸王硬上弓,還解鎖了新技能牙齒解腰帶。這部劇的更新時間是騰訊視頻每周一二三20點各更2集,11.13會員大結局。李明月:王爺,你我現在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夫妻了吧李謙:應該並未出什麼差錯李明月:圓房只是如此李謙:難道錯過什麼李明月:來日方長,我們慢慢試,共同進益,李謙:明月,既然我們已經是真夫妻了,本王有件事想要想你坦白李明月:是不是你和司空真...
  • 相逢即是緣
    我一直都相信,有些緣分是命中注定,就像茫茫人海中,即使有些人轉瞬就消失在各自的生命裡,但依然能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歲月匆匆,時光一直靜靜地流淌著,生命中的,人來了又走,到底能有幾個能陪我們一直走下去呢?有緣的人,總是在花好月圓時刻相遇,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遲。生命中有許多美麗的瞬間,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因為出現的那一剎就是永遠。感謝生命中的緣分,感謝你們。生活也可以簡單,看看那些沒有去過的風景,走一走沒有走過的路,在美麗的風景面前,做一個容易滿足的人。
  • 西部地區第一座曉書館落戶西安,館長高曉松親臨現場
    談及在西安建造公益圖書館,高曉松坦言:「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能夠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建公益圖書館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慶幸整個社會能越來越重視文化,我個人的夢想能在這個大背景下得以實現。我喜歡西安這座城市,它有漢唐的底蘊,這種氣質讓我非常感動。曉書館是個純公益項目,能在西安這樣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建立曉書館,很幸福,也很感恩。」
  • 《明月照我心》:王子與公主先婚後愛,這年頭沙雕古裝劇也吃香
    不過最近這部古裝網劇《明月照我心》成為繼《陳情令》之後熱度最高的古裝片,《明月照我心》由企鵝影視出品,李陽執導,方逸倫、凌美仕等人主演,是一部古裝愛情劇。從演員陣容上來看,這部劇選擇了名氣不大的新演員,一方面可以減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給新演員一些露面的機會。女主凌美仕是一位97年出生的年輕演員,男主方逸倫也才27歲。
  •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意外? 西安線下「長安街」...
    西安線下「長安街」狂歡將繼續!》讓西安大火的熱劇《長安十二時辰》今日迎來大結局據說結局意外你解鎖最後的懸念了嗎 ?|導演曹盾|梁超在現場介紹說:「很多人都來問我,最後的反面大Boss到底是誰?我告訴他們,其實是導演曹盾。」主創:西安是我們真正的福地在昨日採訪現場小布獲悉,《長安十二時辰》劇組夥食很好,連夜宵都是羊肉湯,因為有24名專業廚師管理2000人的夥食。
  • 茂名音樂人原創歌曲《明月照珠江》獲省一等獎
    這也是繼2016年度王強進作詞、王文作曲的歌曲《美麗合水我的家鄉》獲得音樂類一等獎後茂名市又一次問鼎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活動音樂類最高獎。月光光,照珠江,花香兩岸清風送爽,楊柳依依船兒飄蕩。月色裡的珠江如此詩意清新醉人,睹景思人,它勾起了濃濃的鄉愁和思念。正是:明月照珠江,越近越憂傷。明月照珠江,越遠越情長。
  • 到長安大牌檔吃飯,花了56元,燈籠高照員工穿古裝,價格比外面貴
    前段時間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再一次掀起了長安熱,許多人對長安嚮往不已,於是紛紛來到西安,遙想當年長安城的恢弘大氣。白居易不是說了麼,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但是長安畢竟已經遠去,離我們一千多年了,但是美食作為一種文化,卻傳承了下來。唐朝人吃什麼,今天人去粗取精,繼續吃什麼。
  • 明月曾照江東寒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網劇《明月曾照江東寒》在愛奇藝播出啦,很多小夥伴們覺得男女主的感情進展有點慢,那麼掌握追劇日曆就很重要,有它之後輕鬆追蹤劇情哦。  明月曾照江東寒追劇日曆  這部劇總共有36集,從10月6日開始每周二至周五晚20:00愛奇藝就會更新啦,會員的話29日就可以看到大結局了。
  • 「長安49日」 中國最美「京師」西安的歷史年輪:西安城牆
    長安的輪廓  如果在沒來西安之前,就讓我談起對於這座城市的印象,那除了肉夾饃和零零散散的幾個聲名顯赫的景區名稱之外,還真沒其他別的東西可說了。有趣的是,在西安城牆的正南門前面有一片廣場,在晚上8點30分時會有燈光秀結合古裝表演《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需要提前在城牆購票處購買通票按時前往觀看,臨時湊近不能近距離觀看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現存的西安明代城牆規制和結構和唐代城牆門樓有巨大差別,雖然演出者都身著唐制漢服,但是唐明一體的呈現方式還是有些歷史的錯位感。
  • 明月曾照江東寒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主要角色人物結局揭秘
    明月曾照江東寒是根據丁墨小說改編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物軌跡,故事發生的背景設定在江湖,目前這部劇關注度還是很高的。那麼明月曾照江東寒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小說結局是怎樣的?  明月曾照江東寒小說結局是怎樣的  這部劇不再是傳統武俠愛情中,武功蓋世的江湖奇才拯救懵懂甜妹的俗套情節,而是身穿鎧甲的明媚少女守護零武力值的腹黑公子的反套路設定。
  • 【愛跑西安】繁華盛世不負君,這就是長安!
    如果我問你古都長安在你的想像中是什麼顏色?體格豐滿,服飾華麗……太平盛世的長安應該是豔麗的紅?山河浩蕩、牡丹盛放……枝繁葉茂的長安城又或許是明媚的綠?......  穿越千年,如今的西安又該是什麼顏色?
  • 董巖磊《明月照我心》化身暖心情感顧問
    董巖磊《明月照我心》劇照近日,由企鵝影視、騰訊影業出品,餘洲影視承制,李陽執導的國風愛情劇《明月照我心》在騰訊視頻正式上線,首次出演古裝戲的董巖磊在該劇中飾演了智慧溫暖、風趣幽默的司空真這一角色。敬請期待騰訊視頻每周一、二、三20點播出的《明月照我心》!期待董巖磊在劇中更多的精彩表現!(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