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為你的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一、頭盔的定義
頭盔是用來保護頭部受傷,減小或緩衝外力衝擊、撞擊對頭部傷害的保護性裝具。頭盔廣泛應用於軍隊、快遞、建築建材、電力、交通行使以及一些運動競速領域。
二、頭盔的種類
1、按照遮罩面部面積大小,可分為:全盔、四分之三頭盔、半盔。全盔的便利性及貼合性、舒適度不及四分之三頭盔和半盔,但在安全係數方面要比其它兩種高出很多,它能夠有效保護人體下巴至鼻尖面部區域。半盔、四分之三頭盔由於散熱好、透氣性強、舒適度較高,一般夏季佩戴居多;冬季為了擋風、保暖則佩戴全盔居多。
2、按照佩戴用途不同,可分為:軍事類頭盔、運動類頭盔、職業工作類頭盔和交通行駛類頭盔。
3、按照原材料不同,可分為:ABS(工程塑料頭盔)、玻璃鋼頭盔、碳纖維頭盔。
三、頭盔的作用
1、安全防護。抵禦外部打擊,減輕或緩衝外部撞擊力或衝擊力,保護頭部及面部免受傷害。
2、防風。在高速行駛或競速比賽中,頭盔可以起到擋風、防風作用,提供更清晰的視線。
3、減速作用。有些頭盔在玻璃面罩材料的選用上使用類似減速玻璃的材質,在高速行駛或競賽中可起到減速所用,減輕眩暈感。
4、防衛。由於頭盔堅硬、韌性足,在遇到危險時,當作防衛工具也是很好的選擇,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四、頭盔的結構
頭盔一般由三部分構成,包括盔殼(包括面罩)、襯裡以及懸掛裝置。
1、盔殼。
盔殼作用材料較為堅韌,一般由特種鋼、玻璃鋼、尼龍、皮革或高強化型塑料製成,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新的複合型材料(如:聚碳酸酯材料和碳纖維材料)的使用大大增強了頭盔的韌性,還減輕了頭盔重量。盔殼設計時需要考慮材料的彈性及容許少量的形變壓縮。其材料選用直接影響其堅硬程度及耐撞擊性能,不同的材料製作工藝也有很大差別,直接影響頭盔質量及銷售價格。
2、襯裡
襯裡在頭盔中可以起到緩衝、減震、分散撞擊力量的作用,由特質的模具製作而成,主要材料為膨脹性聚乙丙烯,簡稱EPS。該材料起初被應用於飯盒製作,但是在頭盔領域也被廣泛大量運用。頭盔襯裡的厚度、寬度、弧度、強度以及貼合性好壞要求對聚乙丙烯的質量顯得格外重要。頭盔襯裡在設計上需要結合眾多因素,比如散熱、排汗、排水、壓力釋放或撞擊力卸放。所以,襯裡上會有許多的散熱孔和線裝通道。
3、懸掛裝置
懸掛裝置又由懸掛內襯、下巴託帶、螺絲配件組成。
五、頭盔的正確佩戴方式
頭盔佩戴要遵循安全、適合、舒適等原則。
1、頭盔選擇。要根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季節、自己的頭型大小選用頭盔。選擇時要看清頭盔售賣資質,有無國家3C強制性認證標識,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頭盔。
2、穿戴頭盔時要保證頭部被有效包裹,頭盔前沿壓在眉梢上,優先保護前額,因為在碰撞時,由於慣性作用人會往前衝。內襯與額頭、下巴、雙頰緊密貼合,避免在高速行駛中氣流竄入發生頭盔漂浮晃動。
3、下巴扣好綁帶後需要儘量減少與面部貼合的距離縫隙,保證佩戴時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4、戴好頭盔後,左右前後轉動一下,感覺鬆緊合適、舒適正常後行駛,全盔此時可放下擋風鏡或護目鏡。
六、頭盔佩戴常見的錯誤認識
1、選擇頭盔時越輕越好,孔越多散熱越好。頭盔過輕一方面需要關注材料材質,另一方面開孔過多的輕質頭盔在面部遮擋方面不夠,安全係數會顯著降低。
2、選擇頭盔越貴越好。頭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量身選擇,適合、舒適、性價比高是選擇的參考。
3、頭盔不會過期可一直長期使用。所有產品都是有使用壽命期限的,頭盔在長期佩戴情況下,材質會出現老化;長期受汗液、汗漬的浸泡容易變質,需要定期檢查與更換。
4、頭盔出現一點裂痕不用在意可繼續佩戴。
5、不系下巴託帶。佩戴頭盔時下巴託帶繫著不舒服,有的人選擇不系。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忘了購買和佩戴頭盔的本意是為了安全。
6、頭盔佩戴方法不正確。佩戴後頭盔歪斜、過緊、過松、佩戴位置調節不正確等。
7、安全意識要到位。一車一盔,安全出行,正確佩戴頭盔,生命只有一次,敬畏重視它。(作者:張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