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市關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等上級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要求,我區堅持問題導向,以整改實效推動各項工作落實。截至目前,已如期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全國人大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以及市「洞庭清波」專項行動任務等共6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現將整改完成情況公示如下。
2020年12月1日
附件:
雲溪區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一覽表
問題 來源 | 序號 | 反饋問題 | 整改目標 | 銷號 時限 | 整改完成情況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 | 1 | 洞庭湖區城市水汙染問題比較嚴重,城市汙水管網建設普遍滯後,除個別新區外,絕大多數城市仍在使用雨汙合流的排水系統,大量超標汙水排入河湖。2018年6月和9月湖南省採樣監測數據顯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入河(湖)主要排汙口水質超標。 | 加強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基本無生活汙水直排口。 | 2020年12月31日 | 雲溪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市政生活汙水處理系統和工業廢水處理系統正常穩定運,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均達標排放。完成了城區雨汙管網全面排查和城南老區生活汙水收集管網工程建設。完成了洗馬北路和文苑北路道路雨汙分流改造。完成納入2019年計劃任務老舊小區雨汙分流改造。 |
2 | 洞庭湖區321個鄉鎮中,近250個鄉鎮生活汙水直排環境。作為洞庭湖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任務,湖南省定於2018年在洞庭湖區建成27個鄉鎮汙水處理廠,但實際工作比較滯後,華容河3沿河6個鄉鎮均未建成。 | 加快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2020年底前實現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管網配套基本完善。 | 2020年12月31日 | 2018年完成陸城鎮道仁磯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通水運行。2019年完成陸城鎮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通水運行。2020年,完成路口鎮長嶺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並通水運行。 | |
全國人大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反饋 | 3 | 加強規劃布局,同步建設汙水管網和汙水處理廠,保障汙水處理廠建設成一個正常運行一個,避免汙水處理廠吃不飽。 | 加快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 2020年12月31日 | 完成了雲溪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了城南老區生活汙水收集管網建設。完成陸城鎮汙水處理站、長嶺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實現通水運行。 |
省級環保督察反饋 | 4 | 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速度不快。全市已建成並運行的汙水處理廠10座,總設計規模僅2.2萬噸/天,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實際處理量還遠未達到設計要求,另有12家鄉鎮汙水處理廠在建,總設計能力也只有2.6萬噸/天。華容縣涉及華容河整改的沿線6個鄉鎮汙水處理廠還未建成 | 加快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2020年底前實現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管網配套基本完善。 | 2020年12月31日 | 2018年完成陸城鎮道仁磯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通水運行。2019年完成陸城鎮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通水運行。2020年,完成路口鎮長嶺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並通水運行。 |
5 | 全市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和布局不平衡問題並存。全市累計建成有縣城以上汙水處理廠28座,總處理能力可達66.3萬噸/日,但實際處理能力遠未達到設計標準。中心城區6座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35.5萬噸/日,但實際處理量僅19.2萬噸/日,負荷率僅54%,其中湖濱汙水處理廠(2.5萬噸/日)和臨港新區汙水處理廠(3萬噸/日)雖已建成多年,直至目前仍沒有正常運行。 | 實現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與生活汙水處理量相匹配、布局均衡合理,城市生活汙水達到應收盡收、擴容提質。 | 2020年12月31日 | 完成了雲溪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了城南老區生活汙水收集管網建設。目前,雲溪區汙水處理廠已通水運行,市政生活汙水已達到設計處理能力2萬噸/天。 | |
市「洞庭清波」專項行動任務 | 6 | 已經建成的鄉鎮汙水處理廠的運營資金來源問題。 | 加強對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加強開徵鄉鎮汙水處理費指導。 | 2020年12月31日 | 我區已建成道仁磯片和陸城鎮片汙水處理站均通水運行,其運營資金由陸城鎮政府負責籌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