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段旅程,跋涉在追求藝術的旅途中,我們或多或少地從繪畫過程中體悟到生命的熱度。一旦我們被機械的、麻木的繪畫規則所困擾,內心的熱情則必將逐漸消退,心中的火焰亦將隨之熄滅,藝術,需要良好的引導和外界對感官的不斷次級,從而在內心產生對生活的與生命智美的感觸和體會,如同梵谷所畫的向日葵,那不僅僅是植物,還是熱情的、衝動的生命體的化身。
我在摸索,我在奮鬥,我已全身心投入其中。
——梵谷
速寫在十八世紀以前,僅是藝術家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和記錄手段,在西方大多稱其為草圖、線稿、手稿。在沒有相機的年代,這是藝術家們積累素材最重要的方法。我們現在所知的每一件名作,都是畫家們畫了無數張速寫積累之後的產物。十八世紀以後,速寫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造型藝術的重要基礎。而速寫一詞,是中國的原創詞彙。
現在速寫的作用:
①與素描一樣,速寫作為重要的造型基礎而存在,但與素描不同的是,速寫更加靈活、方便,可將對象刻畫得更加生動鮮活。如果用於油畫創作,素描能力解決的是畫面體積問題,而速寫能力則是負責給畫面注入生命和靈魂。
②在現代化社會中,速寫是大學裡一些專業必不可少的基礎,例如遊戲、動漫、服裝設計....在這些專業裡,速寫能力的作用甚至要遠遠高於素描能力。
③速寫能讓學畫者時刻保持對世間萬物的敏銳感受。
速寫的工具和表達對象,速寫是非常靈活的繪畫方式,任何工具如毛筆、鉛筆、針管筆...甚至石頭、顏料、木棍——只要能劃出痕跡的工具,都可以用作畫速寫,速寫的表達對象更是豐富無比,因為這世界所有你能看到的和你能想像到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速寫創作素材。
中國的考前速寫以人物為主,但每個學畫者一定要意識到,真正的速寫絕不止於人物,但每個學畫者一定要意識到,真正的速寫絕不至於人物,而且近年來,各大院校的出題也越來越有往多樣化發展的趨勢,這是非常好的現象。這些是每個學習繪畫的人在一開始就要必須了解的知識。因為只有知道這些,你才有可能知道那些出題老師和閱卷老師真正考察的是什麼,這樣你畫的東西,才能真正對他們的「口味」。
中醫講究:一脈不和,周身不適。意思是有一處不協調,全身都不舒服,速寫亦是如此。
速寫最重要的不是深入刻畫,而是生動、協調、這是每個初學者一定要明白的道理。所以速寫一旦陷入局部的刻畫,就很容易讓整個畫面失調,特別是在考試中,很容易畫不完。
以上圖為例,西班牙的拉蒙·卡薩斯·伊·卡爾勃是這方面的高手。通過畫面,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畫家作畫時的暢快情緒。整幅畫下來,沒有為任何細節逗留,每一筆的都是為形體和畫面大局服務,用筆大膽肯定,用色毫不遲疑。
哪怕是我們時常會無比重視的手部,畫家也是以簡單的筆觸勾其形,畫其神,而不是扣細節。但當我們整體地看作畫時,又會發現,整幅畫又如素描般厚重耐看——這就是重視整體大局的力量!
注意:我們講大局,並非是說我們不用練習局部,相反,我們平常要大量練習局部。因為我們只有對那些局部形體、結構、對應筆法非常熟悉,我們才能畫出流暢、肯定、準確而又整體地作品。
大師總是能將高超的技巧和強大的意識完美結合。
以上圖為例,門採爾的作品總是能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他高超的技法,這張作品描繪的是一個穿西裝的中年人的形象,為了強化形象和質感,畫家對每個相同的部位都用了不同的技法。
例如:頭髮和鬍子,就是點線面的完美結合,頭髮以面為主,主要為了體現頭髮的整潔柔順,再在發梢與髮際線輔以同向的點和線,鬍子暗面主要是一些蓬鬆的顏色,亮面則輔以一些不同方向的點和線,這樣歐洲人特有的蓬鬆鬍鬚的形象,就能得到完美的表達。
例如,臉部調子,則以手揉為主,這樣能顯得皮膚更加細膩。
例如衣服,則先以擦筆擦出固有色和西服質感,再在結構和衣紋的地方,用側鋒橫掃強化,再以流暢的線條將輪廓勾勒出來。
這樣一個歐洲上流階層人士的形象,就得以生動形象地詮釋出來了,所以我們平常臨摹速寫時,一定要看懂,這樣才能體會作者的真實感受,而我們自己畫速寫時,更要看懂對象,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把對象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在練習中我們才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