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韓紅和林俊傑演唱的《飛雲之下》,曾在抖音的爆火,不少人爭相翻唱,各具韻味。而這次翻唱版本來自廈門吉島合唱團,曲風清新配上純粹的阿卡貝拉,可謂是獨具特色,網友直呼聽不夠!
這兩年來,「吉島」這兩個字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無論是爆紅網絡的廈門六中合唱團、
嶄露頭角的吉島少兒合唱團、
還是我們剛剛看到的吉島合唱團,
他們都在合唱領域做著各種嘗試,還把阿卡貝拉這種演唱形式,推廣給了更多熱愛合唱的人。而今天我們要提到的就是「吉島」背後的兩個男人——高至凡和徐聰。
吉島合唱團於2017年3月在廈門成立,愛玩音樂的高至凡既是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指揮,又是吉島合唱團的的指揮,此團的藝術總監是一位同樣熱愛音樂的人,同時也是他的好友,這個人就是徐聰。
徐聰大學時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之後回到廈門讀中文系研究生,再後來又讀中文系博士。這樣一個在中文系學習了這麼多年的人又怎麼會和合唱挨上邊呢?
這一切還要從他的大學時光說起,在武漢大學就讀時,徐聰報名了人文愛樂合唱團,成為合唱團的一份子。這是徐聰第一次接觸到合唱,也是第一次知道阿卡貝拉這一無伴奏合唱形式。
從進入合唱團開始,徐聰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合唱,愛上了阿卡貝拉,他自學鑽研什麼是合唱,什麼是聲部,和弦連接又是什麼樣的。在阿卡貝拉還不被國內聽眾所熟知的那幾年,徐聰卻帶著他的團隊一點一點的將阿卡貝拉發展起來。
在徐聰和高至凡兩人相識前,徐聰就有了自己成熟的阿卡貝拉合唱團,而高至凡也帶領著廈門六中合唱團正在慢慢崛起。這樣兩個愛玩音樂的靈魂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決定要打破常規,組建一支年輕好玩的合唱團,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吉島合唱團。
吉島合唱團不同於傳統的唱詩班,樂團裡的人都是非專業學音樂的各行各業的人,有高中生、程式設計師、會計師、創業青年、咖啡館服務生、自由職業者......
他們有的對兩位老師久仰大名,慕名而來,有的則是被徐聰和高至凡兩人「騙」來的!
男低聲部的杜冠南回憶到,有一次,徐聰和高至凡兩人來到這個男生工作的日料店談事情,無意間聽到了這個男生說話的聲音,立馬就去對他說:「你太適合男低音了!」,最後兩人一番花言巧語還真的把杜冠南「騙」了過來。這二人也可謂是慧眼識珠,從那之後杜冠南認真排練,從不缺席,也愛上了合唱。
吉島合唱團的成員們都沒有什麼合唱的經驗和聲樂功底,又因為從事不同行業,所以時間很難統一在一起,周六晚上是大家唯一一個可以集中排練的時間。
吉島合唱團第一次排練定在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起初成員們心裡暗自在想不會是愚人節的玩笑吧,可沒想到的是,這一群陌生的人帶著心中對音樂的熱愛,在徐聰和高至凡二人的帶領下,第一次排練就唱下了一首完整的歌曲。
而在這首《飛雲之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女領唱陳玉婷。這個小姑娘是前廈門六中合唱團的一員,現在憑著自己的努力並帶著和兩位老師學習的成果考到了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劇系。
從廈門六中畢業的陳玉婷又走進吉島合唱團之中,她把合唱當作了一生的愛好,既是在傳承合唱事業又是在發揚合唱事業,這樣的意義非同小可。
雖然高至凡老師已經離開我們一年了,但他的好搭檔徐聰仍繼承著他的遺志,在合唱領域發光發熱,讓更多人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希望之後能看見越來越多「高至凡」、「徐聰」湧現出來,努力推動中國合唱事業的發展,讓中國的合唱教育能夠枝繁葉茂,蓬勃發展!
感謝「高徐」、感謝吉島、感謝每個熱愛合唱的人!
本文由音教藝術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多多轉發,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