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音)古牧車站的邂逅而永遠的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裡。
藤澤庫之助
1948年,日本還是百廢待興的局面。為了給日本棋院新館籌建募集捐款,藤澤庫之助去了一趟北海道,此刻他正站在苫古牧車站的站臺上。
小雨濛濛,藤澤庫之助撐起了一把日本傳統的油布傘。
為了轉車,吳清源在苫古牧車站月臺上等歇,猛回首,意外看到了撐傘的藤澤庫之助。
當時吳清源是八段,34歲,當時藤澤庫之助是七段,29歲。
吳清源當時正在和橋本宇太郎進行第一次擂爭十番棋,這個時間正是在第九局和第十局之間。
第九局弈完已經是1947年的聖誕節了,第十局定於1948年的1月13日,吳清源忙裡偷閒,長途跋涉去了一趟北海道。吳清源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璽宇教的宣傳,這是吳清源的宗教信仰,他有一段時間沉溺於此,無力自拔。
吳清源
吳清源和藤澤庫之助是老朋友,老對手了,在1942年12月到1944年9月之間,兩人就進行過一次定先十番棋的比賽。由於吳清源是八段,藤澤庫之助是六段,所以比賽採用定先的方式。也就是說每一盤棋都是吳清源執白,黑棋不用貼目。這在當時執白棋是上手的待遇,代表著棋道尊嚴。
吳清源贏了第2局,第4局兩局後,出現了一次小小的插曲。1943年6月兩人的第四局下完後不久,藤澤庫之助就升入了七段,第五局原定於1943年9月下,藤澤庫之助要求改變對局格,也就是說將定先改為先相先。
這對於有著很強契約精神的吳清源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吳清源的態度決定了藤澤庫之助七段還需要執黑下完餘下的幾盤對局。
這場十番棋以最終吳清源四勝六負,手合不變而結束。不知道要求被拒絕會不會給藤澤庫之助留下心理陰影,但此刻,意外見到老朋友的藤澤庫之助的臉上滿是驚喜。
藤澤庫之助熱情地邀請吳清源一起同去王子造紙廠。吳清源看到距離列車下一次發車時間還早,於是就欣然答應。兩人一同來到王子造紙廠。在那裡遇到了圍棋愛好者,盛情難卻之下,還舉辦了圍棋教習,當然這是有謝禮的。當時吳清源囊中羞澀,這些意外收入實在是幫了大忙的。
三年之後,吳清源和與藤澤庫之助都成為了九段高手。
五年之後,兩個人為了爭奪天下第一,在擂爭十盤棋的舞臺上再決雌雄。
由於那個時候圍棋界等級森嚴,爭棋失利的一方幾乎等同於身敗名裂,所以雙方其實都是將棋士生命押賭在了棋盤上,兩人在盤上無情地撕殺,但吳清源的內心深處,一直有著留下美好回憶的一刻。
吳清源和藤澤庫之助的第二次擂爭十番棋從1951年10月延續到1952年7月,由於第五局到第十局連敗六局,藤澤庫之助這位日本棋界第一位憑藉大手合升入九段的棋手終於被降級了,他曾經豪情萬丈,此刻卻悵然若失。
按照事先的約定,輸棋的一方有要求再戰的權利,而取勝一方不得避戰。
藤澤庫之助1959年改名為藤澤朋齋
三個月以後,復仇心切的藤澤庫之助發起了和吳清源的第三次擂爭十番棋從1952年10月10日開始,到1953年3月13日結束,藤澤庫之助被降入定先。
他曾經以世襲名人秀哉的衣缽傳人自居,現在他覺得辱沒了日本棋院的榮譽,所以輸棋的同時也遞交了辭呈。他也算一位鐵骨硬漢。
藤澤庫之助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長達六年之久。後來他聽從了一位前輩的勸告,改了名字,1959年他復歸日本棋院,這時他喚作藤澤朋齋。
吳清源在多年以後,在自己的傳記裡,還留下了一段記述:他寫道「一想起和藤澤在苫古牧車站的邂逅,作為兩個人深有緣份的往日之交,迄今仍然是難以忘懷的美好話題」。
吳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