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渭南華陰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張丹陽,自稱因醫院消毒不當中毒、休養近三個月後返崗復工被拒。由於張丹陽曾在疫情期間負責境外、疫區返回人員的排查、護理工作,並獲得「戰疫優秀護士」榮譽證書,她的遭遇廣受關注。12月1日,記者就張丹陽的情況及後續處理問題聯繫了華陰市衛健局,工作人員表示「領導正在積極處理」。(12月2日《新京報》)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許多人平靜的生活,一時間,中國在疫情的籠罩下,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正當全國都人心惶惶之時,有這樣一群人,挺身擋在了我們前面,他們有為武漢運送物資的司機,有建造雷神山醫院的農民工,也有為抗疫人員送餐的外賣小哥。但是,這其中最辛苦、衝在最前線的,還是我們的醫護工作者,是他們以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從死神的手中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危急的病人。張丹陽護士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踐行了醫護工作者從業時許下的誓言。是以醫護工作者為首的抗疫英雄們不怕犧牲、逆風向前,才讓中國的抗疫工作取得了極大的進展,疫情得到了緩解。
但就在抗疫迎來勝利曙光之時,張單陽卻病倒了——在上班時由於消毒水濃度過高而中毒,該醫院的感染科主任柳釗說她的情況屬於工傷,「不用管請假的事」,醫院也將報銷治療費用。但在張丹陽病休結束返崗時,卻被告知請假手續不齊,不滿足返崗條件,此後華陰醫院不再為其安排工作,更別提報銷醫藥費了。這不禁讓人感到詫異:在全社會的輿論都在熱情歌頌抗疫英雄之時,這樣對待我們的功臣是否會讓英雄寒心?又是否會讓人民群眾寒心?
醫院拒絕張丹陽返崗給出的理由是「請假手續不齊」,是因為主管領導柳釗是口頭同意而沒有書面假條,在張丹陽提供的錄音中,柳釗也說:「我一共給你請過兩回假,對我請的這兩回假,我擔著。」誠然,張丹陽在事件中沒有完成醫院的規章制度,向自己的主管領導拿到書面的假條,但是醫院的規章制度是不是也應該多一些溫情?對於並非惡意曠工的員工,是否應該在核實請假情況以後再做出結論和決定?規章制度不應該只有冰冷的條條框框,單位的領導也不該只遵從規章制度而教條機械地作出決定。
在整場疫情中,儘管輿論已經給予醫護工作者及其他志願者以足夠的讚美和尊重,但對於這些英雄我們絕不應僅僅流於表面的讚美,對於他們的尊重也不應該止於一時的動情,個人、群體還有社會層面都需要從行動中表現出來,莫讓英雄寒了心。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