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殊「姓氏」
小時候班級裡有個姓「司馬」的男孩子,由於不懂事,我們一直以為那是「死馬」,所以還給這個孩子起了好多的綽號,以至於無形中對這個同學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隨著童年的結束,慢慢知道了這是一個複姓而已,除了司馬,還有好多好多的複姓,也便見怪不怪了。隨著慢慢對文化的了解,才知道我國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百家姓有上百姓,我們知道的僅僅幾個。
而更加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有的姓氏我們根本都有見過甚至沒有想過,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物品,居然也是姓?而且取的名字也是非常有意思。
姓氏來源
說起《百家姓》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前四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是因為這本書是宋朝時期所著,當時宋朝的皇帝姓趙,越國的皇帝姓錢,王妃姓孫,南唐國王是姓李。於是將趙錢孫李排在前四。
那麼百家姓有一百多姓,有哪些是極少見的呢?比如「睪」「畜」「食我」「男」等。現代人也常常拿這些姓氏開玩笑,其實,除了這些不常見的姓氏,還有更加冷門的姓氏,不在百家姓內。
百家姓,從字面上看是一百個姓,實際上在我國古代,姓氏遠遠不止一百個,這是因為我國古代的姓氏大多都是根據所在的國家和祖先,或者是圖騰,以及高山河流等起的名字,所以種類特別繁多。比如「男」姓,《史記》中就有記載:夏禹的後代有男國,當地人以國名為姓。
在百家姓最後一句:第五同福,百家姓終。我們常以為最後一句百家姓終的意思就是百家姓到此結束,實際上,這「百家姓終」四個字也是四個姓氏,前一句「第五」同樣是一個姓氏。所以百家姓只是萬千姓氏的一部分而已。
柴米油鹽醬醋茶
俗話說:「人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卻不知道,這「柴米油鹽醬醋茶」居然也是姓氏。
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編輯部準備梳理一耳光關於中國民俗姓氏文化的特殊現象,發現了這幾個特殊的姓氏,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這幾個姓還真的存在。
柴姓:柴姓在百家姓上確有排列,在漢族人口中,柴姓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水滸傳》中的柴進等,這個姓氏在我國的湖北和山東兩省分布最多。
米姓:這個姓氏源自於「羋」字,在隋唐時期,有個西域小國,名叫「米國」,所以這個國家的人都姓米。這個姓氏在我國的湖南和山西兩省最多。
油姓:這個姓氏在唐代出現最早,明朝有個名人叫油風。根據調查,油姓在江蘇省一共有7個人,其中有三個男性,4個女性。年紀最大的已經54歲,女兒叫「油子」。
鹽姓:相傳是在春秋時期鹽大夫死後,這個姓氏就出現。鹽姓目前也已不多見,在整個江蘇省目前有13個姓「鹽」的,有個老太太名叫:鹽罐子。
醬姓:這姓氏的人存在非常廣泛,卻少之又少,據說醬姓只有臺灣地區才有了。
醋姓:這個姓氏在江蘇省最為珍貴,可以說是「國寶級」的姓氏,南京河海大學的「醋院科」是其中之一。
茶姓:茶姓目前主要分布在雲南、浙江、臺灣等地,這個姓氏在我國還是比較多的,在整個南京,就找到了是100多個姓茶的人,就了解,這些人都是從雲貴高原嫁過來的「茶花女」,也就是其祖先可能以「茶」為生。
姓氏分布不均的原因
我們發現,我國很多姓氏在各個地區都有分布,看上去非常的雜亂。實際上,這是因為東亞人口南遷的結果。
在考古研究中,我國姓氏的起源並不是只有一個地區,存在多個地區多起源的現象,從某一個角度來說,凡是姓氏相同的人,很可能其很久遠的祖先是同族人,這是因為在遠古時代,亞洲人沿著從南向北的路線遷徙。
這個途中,有很多人會是在一些停留地安家生活,這也是造成了我國姓氏分布廣泛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東亞人的姓氏,實際上是從姓氏起源演變而來的,其祖先或許相同。據最新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記載的數據看,目前全國共有10129個姓氏,可見百家姓只是冰山一角。
姓氏有根可尋
在我國,最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中的母系氏族,所以很多姓氏比如「姜」「姚」「嬴」等。
我們熟知的「李」姓,便起源於「贏」姓,少昊的後裔是東夷族首領皋陶,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所以先為理姓,再有李姓,李家的血脈先祖為皋陶李利,著名的道家創始人老子名叫李耳,便是李家十一世孫。
實際上,我國的每一個姓氏,都是有脈可尋的,每一個人姓氏都歷經了千年文化,不管如何,這些常見的姓氏也好,不常見的姓氏也罷,都是值得我們去傳承的。
現代的「特殊姓氏」
如今在我們的身邊,有個複姓就被我們當作「特殊」姓氏看待了。比如「軒轅」「上官」「西門」等,這些姓氏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我國的歷史畢竟有幾千年之久,人口的流動和變遷極大,所以姓氏在不同地方的流動也是在所難免的。
儘管「特殊」姓氏是我們的文化,可是千萬不要出笑話啊。比如網上有個笑話,說以為老師姓「王子」,便說:各位家長好,我叫王子璐璐,多多關照。各位家長回覆:王老師好,王老師好。
儘管看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是說明了我國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的家族是複姓或者是「特殊」的偏僻姓氏,一定要好好給孩子起名字,避免出現了小錯誤,如果是複姓,儘量起四個字的名字,不然很可能會出笑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