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生產生活正在加速恢復常態,即將畢業的你們也一定在考慮擇一城安放理想、逐夢啟航。」
初看開頭,手機屏前的你可能認為這是一則招聘單位發出的招聘信息,其實,這是一個城市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發出的誠摯邀請!
邀請的發出方是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南京向畢業生們發出「合伙人」邀請——共做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合伙人。
一座有實力、有溫度、有顏值的城市
首先,南京是一座有實力、有溫度、有顏值的城市。作為江蘇省省會、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近年來南京的發展勢頭非常好。
硬核實力亮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持續位居東部地區GDP過萬億元城市和江蘇省設區市前列,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科教資源總量和科技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
社會文化、精神風貌等軟實力也齊頭並進,千年文脈、山水城林、博愛包容、金陵美食也獨具魅力,南京多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和最安全的城市。
一座愛才、敬才、聚才的城市
一個城市要想吸引人才,它的特質中不能缺少愛人才、敬人才、聚人才。南京自古人才薈萃,享有「天下文樞」的美譽。
進入新時代,南京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大學生「寧聚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系統化的引才項目全面實施,舉薦制的選才方式不拘一格,全鏈條的人才保障走在前列。
去年南京全市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將近40萬人,扶持自主創業大學生超過6600人。
近兩年的數據顯示,南京市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超過70萬,2019年碩博人才增長了150%。南京正在成為吸引青年才俊的「強磁場」,成為大學生擇業求職的「第一志願」。
一座宜創業、重實業、能成業的城市
人才來了,必須有「業」可創。南京是一座宜創業、重實業、能成業的城市。今天的南京,產業蓬勃、企業興旺、矽巷林立、載體豐富,處處散發著創新創造的氣息,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新藍海、創業熱土、創客家園、創富天堂。
這兩年南京市政府直接扶持創業的大學生超萬人,組織開展的「大學生雙創節」、「贏在南京」創業大賽等品牌活動,為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圓夢舞臺。
今年,對就業創業的支持促進尤其給力——
就業機會進一步增多,今年,南京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吸納就業,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專項招聘崗位總量超過20萬個、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超過1500場,困難家庭的畢業生還會得到額外補貼和專門幫助。
政府的創業扶持將進一步加大,創業註冊登記綠色通道全面開啟,免租金、減稅費、助融資、促成長各項舉措實實在在。
人才的安居保障將進一步完善,各類畢業生可以享受每月600—2000元的住房租賃補貼,年內又有7000套共50萬平米的人才公寓建成並投入使用。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創新名城建設走深走實,南京就業創業的環境越來越好、創新創造的生態越來越優。
「就業創業十條」乾貨滿滿、誠意滿滿
種竹期龍至,栽桐待鳳來。從這封信件中,不難感受到南京廣納四海英才的滿滿誠意。
南京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舉措再次升級。
在信件發出的當天,4月8日下午,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十項措施》。
1 放寬落戶門檻
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本科學歷人員(含留學回國人員、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憑學歷證書即可落戶。
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在寧就業參保半年即可落戶。
2 保障人才安居
符合申領條件的博士、碩士、學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長36個月的住房租賃補貼。
加快人才公寓建設與供給,年內建成7000套約5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
擴大人才購房服務面,將《2020年南京市人才購買商品住房辦法(試行)》中相關企業「取得碩士學位人才」申購政策延伸至該類別的本科畢業生同等享受。
3 拓寬就業渠道
全年動員組織在寧各類企業推出20萬個以上崗位專項用於高校畢業生招聘,其中,市、區屬國有企業拿出不少於2000個崗位,新型研發機構及其引進或孵化企業提供不少於3000個崗位。
同時,市、區安排不少於4000個事業單位崗位、1500個社區(村)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招錄高校畢業生。
4 促進企業吸納就業
對外地高校畢業生來寧到企業求職的,每人發放1000元一次性面試補貼。
鼓勵企業錄用符合認定條件的高校畢業生,3年內可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每人每年7800元的稅費依次減免優惠。
中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1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及高級工、技師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參保的,按2000元/人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推進相關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工作,促進對口就業。
5 營造便捷準入創業環境
高校畢業生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產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集中經營場所註冊登記的,免提交租賃協議、房產證明,實行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申報制。
開闢高校畢業生創業註冊登記綠色通道,開辦企業線下申請「一窗式」服務,當日辦結。
高校畢業生創辦企業有融資需求的,免費提供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全流程服務。
6 有效支持激勵自主創業
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工商登記起,3年內可按每年1.44萬元限額依次扣減相關稅費。
將在寧高校和省級大創園全部納入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年內對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放寬至3次、期限延長至6年,獲市級及以上創業賽事獎項的可取消反擔保手續。
擴大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遴選並給予10萬—50萬元資助,對已資助項目中發展前景好的可給予最高300萬元接力投資。
7 鼓勵大學生入伍
大專和本科學歷入伍獎勵金標準由原家庭優待金的50%、60%提高至70%、80%。
擴大事業單位定向招錄大學畢業生退役士兵規模,大學畢業生退役士兵參加我市事業單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學生時享受加分待遇。
8 優化就創業培訓
就業技能培訓補貼對象由畢業年度放寬至畢業前兩年;
創業培訓補貼對象放寬至在校期間。
新開發4000個以上見習崗位,見習補貼對象放寬至非本市戶籍見習後留寧就業大學生,見習期享受我市最低工資標準80%的生活費補貼。
因疫情影響見習暫時中斷的,按一級響應時限延長見習單位補貼期限,給予見習單位和學員相應補貼;
對見習期未滿正式錄用畢業生的,給予用人單位剩餘期見習補貼。
9 加大定向扶持力度
對城鄉低保家庭等6類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畢業學年可申請享受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及對應就業指導和創業幫扶。
對符合條件的畢業兩年內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給予相應社保補貼。
10 加強就創業指導服務
全年面向高校畢業生組織1500場以上網上及現場招聘,並24小時提供平臺對接服務。
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鑑證手續、市內就業調整和就業報到手續。
南京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將檔案直接轉入市人才服務中心,對因疫情影響延遲離校的不限檔案轉辦時限,畢業兩年內落實工作單位的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
放寬落戶門檻、保障人才安居、拓寬就業渠道、促進企業吸納就業、營造便捷準入創業環境、有效支持激勵自主創業、鼓勵大學生入伍、優化就創業培訓、加大定向扶持力度、加強就創業指導服務。
可以說上述十個方面都包含具有創新突破的政策舉措和工作目標,力求做到政策最優、舉措最實、服務最好、吸引力最強,致力引聚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創新名城建設。
(素材來源|北京西路瞭望 編輯|馮秋璐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