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PP「跑路」,投資人血本無歸!「甜蜜誘惑」背後,竟是「殺豬盤」大騙局!最新調查來了
對丁琴(化名)而言,過去四個月的遭遇,堪稱一場「洗劫」。
今年8月,在網上認識的「男網友」的誘導下,丁琴在一款名為「銘豐國際」的手機APP上,從事所謂的外匯等「投資」,不到一個月時間,累計投入了60餘萬元本金,帳面「資產」迅速超過100萬。然而到了9月,曾經膨脹的「財富」猶如黃粱一夢,本金無法提現,「男網友」也沒有了音訊。
根據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期接到的爆料,多位像丁琴一樣的年輕女性,遭遇疑似「銘豐國際APP」的「殺豬盤」騙局。她們遍布北京、遼寧、貴州、江西、福建等多個省市,被騙金額從數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綜合多位受害人的反饋,騙局如出一轍:在網聊中認識了「帥氣」的「男網友」,男子會以「有內部消息可以賺錢」為由頭,誘導受害人在「銘豐國際」APP投資。等到提現時,APP平臺會以交易違規、信用分不夠等多種理由予以拒絕,近期更是連帳戶都已無法打開,「人財兩空」。
「穩賺不賠的投資」?
「甜蜜誘惑」下28萬本金「飛了」!
今年8月中旬,單身的趙玫(化名)在社交軟體上認識了男子D,D自稱在一家大型銀行工作。而他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照片等訊息,也能跟自我介紹相匹配。
趙玫回憶,一經認識D就對她非常熱情,開口閉口就是「甜言蜜語」,暢談兩人未來生活。但有一點讓趙玫感到奇怪,D從不接受視頻聊天。所以趙玫自始至終沒有見過其「真容」。
剛認識幾天後,D就提出,要帶趙玫「一起去賺錢」。
D所謂的賺錢門道,就是「銘豐國際」APP。他向趙玫介紹,自己的舅舅在監管部門,正好管理這個平臺,「知道內部信息」,所以他下注肯定能賺到錢。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截圖顯示,「銘豐國際」的操作界面很簡潔,對於原油、黃金、外匯等指數,可以選擇「買漲」或「買跌」,同時界面上有90秒、180秒、270秒等多個時間區間,投資者需要預測區間內漲跌方向。
根據選擇時間長度的不同,收益和虧損的幅度也不同,比如270秒的檔位,在下注270秒後,買對了能收益4%,買錯了則虧損6%。
經不住D多次勸說,趙玫下載了APP,並註冊了帳號。最開始,她只是試探性地投了幾百元,根據D發出的指令,果然賺到了錢,而且順利提現。
伴隨著交易次數的增加,趙玫帳戶金額的日漸攀升。D發給趙玫買入的指數、時間、方向和金額,「幾乎從未失手」,趙玫對他越來越信任。
但徹底把趙玫「鎖」在平臺的,是平臺的「預存」政策。
趙玫表示,按平臺的說法,預存一定數目的本金,可以獲得返利。比如入金20萬元,就可以獲得2萬多元的大禮包返利。在D的不斷勸說下,趙玫的投入越來越多,到了9月初,帳戶總金額已膨脹至56萬元。
此時,當趙玫想要提現時,客服「變臉」了。
客服首先以交易流水不達標為由予以拒絕,表示需要趙玫購買280萬元交易流水才可提現,趙玫以「輸了兩把」的代價湊夠了流水。
客服又提出,趙玫的帳戶被平臺檢測到「違規交易操作」,需要交納帳戶餘額10%的保證金。在湊夠保證金後,客服又以信用分不夠等理由繼續搪塞。
此後,趙玫一直無法提現。到了10月,帳號還是被「凍結」,趙玫報了案。而D則稱有事回老家便失去了聯繫。
一通操作下來,趙玫累計投入的28萬本金就這麼「飛了」。
雙帳號操作以假亂真
銀行帳戶意外「穿幫」
與趙玫相比,吳雪(化名)遭遇的騙局更深。
今年8月底,吳雪在網上認識了男生Q。對方自稱已在杭州定居,在北京有公司,看起來「事業有成、睿智幽默」,一番交往,雖未見面,但雙方在線上已開始以「男女朋友」關係相處。
幾天後,Q向吳雪表示,表哥在銀行工作,可以偷偷「買數據」,來預測「銘豐國際」APP裡指數走勢。為了讓吳雪「入局」,Q甚至把自己「妹妹」的帳號和密碼給了吳雪,請吳雪代為操作。
「我當時就沒想那麼多,覺得就是幫他的忙,也沒有我什麼損失,然後就幫他操作了。」吳雪表示。
在Q的引導下,吳雪自己也註冊了一個帳號,發現可以順利提款,戒備心又少了許多。因提現手續費很高,Q趁機表示為了省錢可以等湊足一定的金額再統一提現。
每天下班後,吳雪便會同時操作自己和Q妹妹的雙帳號。Q每次會發來操作指令,「幾乎次次都能選對」。
吳雪提供的截圖顯示,Q妹妹帳號中帳號金額一度達到200萬元,吳雪投入的本金也達到9萬多元。每次提出入金申請後,平臺會給出一個私人銀行帳號進行接收。
截圖中,銘豐國際的APP上方有幾列醒目的大字「央行級別頂級監管」「七張全球監管牌照」,並稱「客戶資金隔離存放、帳戶安全有保障」。
9月下旬,吳雪發現無法提現。平臺稱吳雪的帳戶涉嫌違規操作,需要交納違規金。
Q表示「確實是我們用代碼測試波動了,要不然怎麼知道穩賺」,還發來與「表哥」的聊天記錄,「表哥」稱應該就是「被平臺檢查到了」, 「交完保證金就OK」,「以前也這樣過」。
Q表示先不管自己的200萬,先幫吳雪辦理提現的事。於是吳雪咬咬牙,想辦法按照帳戶30%的比例繳納了違規金,其中自己繳納了5萬元,Q幫繳了1萬元。
但新的問題繼續出現。
「銘豐國際」客服繼續提出,吳雪的信用分不夠,需要入金達到餘額的15%即可滿足信用分提升到100分,方可出金。吳雪先後繳納了2萬多元信用金,Q也幫繳了1.5萬元,這時平臺繼續提出還要再交保證金。
吳雪最終決定不再繳納,與Q大吵了一架。到了11月,APP平臺無法再打開。而Q真人始終沒有出現過。
吳雪一共損失了16萬元,除了自己的積蓄,還有4萬多是辦理的網絡貸款。
而文章最前面提到的丁琴,也是被騙子誘導同時操作兩個帳號。她感慨說,騙子這一招非常「高明」,增加了受害人的信任度。
但丁琴還是意外發現了「穿幫」的劇情。她回憶說,跟自己聯繫的男子一直聲稱與平臺沒有關係。結果在9月的一天,男子私下向丁琴借款,她驚訝地發現,男子提供的銀行帳號,居然正是APP平臺此前發給她的接收入金的帳號!
「銘豐國際」是誰?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接到的受害人爆料,騙局都與一個叫「銘豐國際」的APP有關。
在APP中,銘豐國際表示其交易的產品包括外匯、股指/股票、貴金屬、ETF等,是「成立十餘年,並在全球擁有7張金融監管牌照的歐洲合規知譽經紀商」。
在網址為http://mfgold.lofter.com/的網站,有銘豐金融集團如下簡介:
「銘豐國際集團資金充足、實力雄厚,由多位從事投資及銀行理財業務逾15年的金融領袖團隊組成。集團旗下公司銘豐金融(MFC Mortgage Option &Financial Services Ltd)設在全球頂尖金融中心倫敦,由最高級別的英國金融管理局FSA(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授權認證(FSA註冊牌照號:303064),公司致力於全球華人黃金外匯市場,展開全面的黃金外匯業務……」
上述簡介中的官網地址(http://www.mfgold.com/),已經無法登陸。
而在12580黃頁網,顯示銘豐金融集團位於香港,主營產品為「最好的炒黃金平臺、倫敦金」。網頁上留下了一個QQ聯繫方式,QQ頭像顯示為「銘豐金融」。在這個帳號的QQ空間,有其於2013年9月「應邀參加第十一屆廣州投資理財金融博覽會」的資訊,還有署名為「廣州投資理財金融博覽委員會」於2013年9月頒發給銘豐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的「最佳金融服務獎」。
在新浪微博,「銘豐金融」對應認證的公司為「深圳市銘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介中表示「主要經營貴金屬、外匯交易」,「每位客戶的資金都以隔離帳戶存放於國際信譽評比AA級銀行中,客戶資金擁有絕對保障」。
據天眼查,深圳市銘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經營範圍為「投資興辦實業;受託資產管理;投資管理;投資諮詢、經濟信息諮詢;企業管理諮詢;市場營銷策劃;國內貿易,經營進出口業務。」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萬元人民幣,註冊地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自然人崔某政和武某達分別持有該公司51%和49%的股權。
同時,因長期停業未經營,深圳市銘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於2017年6月23日,被龍崗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決定。目前該公司的經營狀況為「吊銷,未註銷」。
目前,銘豐國際的APP已經無法登陸,受害人發現,一個叫「益豐科技」的新APP又出現了,頁面內容與此前的「銘豐國際」幾無差別,「甚至連LOGO都是一樣的」。
而趙玫、吳雪等受害人,前期投入的感情與金錢都已如泥牛入海,目前還在苦苦等待案件的後續消息。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