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尼採
人性是複雜的,單純的善和惡是不可能存在的,很多時候,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甚至是——共存。
這是一個複雜而深刻的話題,幾乎貫穿了人類歷史的始終。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漢奸汪精衛,也曾試圖力挽狂瀾救國於危亡,也曾寫下過「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的豪邁詩句。然而一封豔電,即結束了正面人物的形象,從此惡行滔天。
而在平時生活中,也有一些平時溫文爾雅的人,人生旅途中幾乎完美的人,最後成了殺人惡魔。此類案件也很容易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
那麼你想知道人與惡魔之間隔著多遠的距離嗎?
想知道人性的烏託邦破碎後會出現什麼嗎?
如果你想知道,歡迎來到格蕾絲曾經的烏託邦——「狗鎮」。
在電影《狗鎮》裡,格蕾絲在逃亡中誤入了位於落基山脈下的一個封閉小鎮。這裡的十幾戶居民和一隻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作為外來者的格蕾絲,很榮幸地得到了湯姆的庇護,得以留在小鎮。為了留下來,格蕾絲必須付出勞動,為鎮上的居民做事。
那時的她大概以為自己誤入的是一個世外桃源吧。哪怕她是一個外來者,這裡的人仍舊對她展現了他們最大的包容和理解。
這與她之前生活的那種環境完全不同,她把這裡當作是她的烏託邦。
所以哪怕要付出勞務,格蕾絲也毫無怨言。
但是,很快這種看似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鎮上所有的人都撕下了他們偽善的面具。通緝令和警察的盤查為他們撕下自己偽善的面具吹響了號角。
鎮上的人認為格蕾絲是危險的,而她之前所付出的並不能抵消她的危險性,所以要求格蕾絲付出更多。
面對這些居民的要求,格蕾絲讓步了。
於是,局面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強暴、發洩、欺侮,這些統統都砸在了格蕾絲的身上,她以為的烏託邦也在這種百般折磨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破裂。
她逃了。
她從湯姆手裡借了些錢,並在戴維的幫助下逃出了小鎮。那一刻她以為自己即將獲得解脫,得到救贖。
但是現實很快給了她致命的一擊。
湯姆和戴維出賣了她,她再次被抓回了小鎮。這一次,她過得就像一隻狗一樣,被關在牢籠裡,任人虐待、欺凌。
可惜在那些人在虐待格蕾絲的時候,完全不會想到,他們已經親手將自己的生命送上了結束的深淵。
等到黑幫分子得到湯姆出賣的消息闖入小鎮的時候,大家才知道格蕾絲是黑幫老大的女兒。因為不喜歡黑暗,不願意接手父親黑幫事業的格蕾絲一直嚮往光明的生活,這個小鎮曾給她以希望,最後又將這個希望狠狠地扼殺掉。
格蕾絲知道了,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真正純真的人,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捉摸的東西。
她答應跟父親回去,要求是殺光這個小鎮裡的所有人。而她,親手殺死了她曾最信任卻又被對方出賣了兩次的湯姆。
她將自己對善良的嚮往徹底埋藏。
整個小鎮只留下了那隻狗。
這也是《狗鎮》名字的由來。
整部電影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騙局,格蕾絲以為的小鎮上都是好人,但其實不是;格蕾絲以為湯姆對她的愛意能讓她信任對方,但她卻因對方卑劣的自私而被出賣。
但格蕾絲沒想過,她自己其實和小鎮上的人有無比相似的地方——都習慣佔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評判別人。
在來到小鎮之前,她看不慣父親的黑暗,她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至高無上的善良者,她以自己認為的絕對公平批判這個世界所有的不公和醜陋。但她卻不給這些人任何一絲改正錯誤的機會。
而小鎮裡的人,他們認為自己對格蕾絲的施捨足以讓他們有資格把對她做任何事。
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最大的缺點——自以為是的偽善。
電影用話劇的形式拍攝,將整個故事鋪排在觀眾面前。話劇的表演形式足以帶給觀眾最真實、最有衝擊力的感受,那就是——
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人性的烏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