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靈聊動漫:感人的作品總是會被搬上螢屏,本篇記錄一下自己看過這部《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刷劇時間2020年5月4日,青年節給自己個小福利,獨立的時間,獨立的空間,只有我和這部漫改電影,只有和不同時空穿越來的彈幕。一百零八分鐘的電影看了看了將近兩個小時,舒坦,感人,放鬆了。
有這部劇相遇純屬偶然,看名字以為它是恐怖片呢。看了幾分鐘後才知道,這電影是催淚番,一看開頭,還以為這是另一部《四月是你的謊言》。大限將至的高中生少女,臨死前實現自己的願望,她想活出獨立的自我,讓此生無悔,她想改變他人,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續。
無名少年和沒有未來的少女相遇,他在撿到她的日記《共病文庫》,作為唯一知道她病情的同學,以此為契機,少女「黏」上了這位她曾經非常關注的少年。二人的交往過程中,少年也漸漸改變。
少女住院了,少年探病了,兩人偷偷去看了煙火大會。但是,少女並沒有按「計劃」被病魔奪走生命,少女出院了,她們相約咖啡館。簡訊息聊天依舊,少女卻沒有現身,少年等來的是另一個噩耗,這妹子半路遇上個殺人犯,被捅死了。
事件發生十天後,少年鼓足勇氣來到少女家,他想要看看少女寫的那本日記《共病文庫》。少女的媽媽遵照女兒的遺囑,拿出了日記本,日記揭秘時間到。
條過四分之三,這劇走出了自己的獨立節奏,高潮並不是死亡的時刻,後四分之一日記音配畫的表現方式很有特色。他們都說這是在致敬小王子,我覺得即使沒看過小王子,一樣也會被這感人的細膩的日記和唯美的畫面所打動。
這劇的精華都在這本日記中,少女為什麼選擇這位少年,少女完成了哪些心願,少女的心聲是什麼,少女如何看待少年,少女覺得這段短暫的時光價值幾何。少年看了日記後也以內心獨白回應,這是另一本無形的日記。少年怎麼看待少女,少年自覺出現了哪些改變?二人的互動為她們的生命帶來什麼?
搞清這些還需要多刷幾遍《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少女自覺是個隨波逐流被周圍的人帶著走的普通人,她想活出個性活出自我。少年和她剛好相反,比起與人交流更熱衷於書籍,沒什麼朋友,屬於與「眾」不同的那類人。他們都認為彼此截然不同。
少女看過「吃什麼補什麼」的歪理,她想補充少年那樣的個性,也少年交往後,她果然獲得了新生。少年和少女呆久了,也覺得這個「吃什麼補什麼」的理論靠譜,他「吃」到了少女的特性。他也能相信別人,認可別人,喜愛別人。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就是他們這段經歷的最好的總結。彼此都得到補充,相得益彰。
最後把名字記一下,看名字就能識人。少年名叫志賀春樹,少女名叫山內櫻良。山內有櫻名為裡良,樹本無名只待春。櫻花易逝,春樹長青。
結尾參考資料:《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日語: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是日本作家住野夜的處女作,於成為小說家吧中連載,由雙葉社出版的小說,獲得2016年「本屋大賞」第二名[1]。於2017年推出真人版電影;2018年推出動畫電影。
真人動畫雙料的作品,不去看看有些可惜。「缺什麼補什麼」「吃什麼補什麼」,這話從醫療養生角度看或許不靠譜,從交友和學習的角度來看,它又是靠譜的。我要去找尋我需要的那塊胰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