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易雪
在女性美發「遍地開花」持續風靡的現狀之中,男士剪髮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正悄然發展,從普通理髮店25-30元的「快剪」到專做男士剪髮近百元的「精剪」,對於這種另闢蹊徑式的新模式,是大有市場改變男性休閒娛樂方式,還是曇花一現故做噱頭?男性顧客是否願為「美」買單?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實地探訪了濟寧多家「男性理髮館」。
可理髮可剃鬚修面
顧客人均費用約百元
連日來,專為男性顧客理髮的「男性理髮館」在社交軟體上走紅,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6日上午,記者走入位於萬達金街的某男士理髮館內,發現該店雖開在沿街門面花店二樓,其裝修卻頗具風格。
20多平的小屋一改傳統理髮店亮堂、簡約的裝修風格,灰白相間的地面、紅色的桌椅、黃棕色的牆面,多重色彩疊加營造出一種復古、懷舊風,而牆面懸掛的數十張人像合影與休閒吧檯陳列得各式瓶裝啤酒相互交融,顯得格外溫馨。
當日由於是上班時間,前來的市民並不多,理髮師正坐在椅子上休息。「我們這與主要服務女士的美髮店不同,主要為男士提供理髮、剃鬚、修面等服務。以預約制為主,多做熟客。」該男士理髮館負責人張濤說,店內剪髮一次95元,所以客戶群體主要是面向25歲至40歲有一定經濟能力的男性。但高出普通理髮店近3倍的定價,也有著「特殊」的原因。
張濤說,男士所主打的油頭、漸變等髮型,看似簡單,但要想達到均勻、稜角分明的效果,則需要數種男士專用理髮工具對每層毛髮予以細緻修剪。剪髮一次就需要花費40-60分鐘,是普通剪髮時間的近2倍。此外,為提升顧客體驗感,除理髮、燙髮外,店內還會提供美式修面服務,但雙項服務疊加,其價格也有所上升。
對於較為高昂的理髮成本,在消費者中也有著不同的聲音。「這裡剪的比較舒服、細緻,環境安靜,沒有女性也更放鬆些。」對於店內老顧客張先生來說,理髮更像是休閒放鬆的項目,不必受到排隊人員的催促。如若三五好友一同前來,還可以小酌一杯,暢聊一番。
而對於市民李先生來說,卻不願再為這種服務買單,「嘗鮮」式的體驗過後,感覺實惠更為重要,在普通店一月剪髮兩次可以省下不少錢。
男士「專剪」悄然興起
商家有人歡喜有人愁
從一線城市開始流行,到二三線城市開始分布,面對三線城市男士美容美髮這塊尚未完全開發的「風水寶地」,不少學成歸來的年輕創業者們,便想另闢蹊徑謀取發展的一席之地。
「我們是濟寧開的第一家男士理髮館,現在已經開了兩家店,明年將會開第三家分店。」對於現狀與未來,已開店兩年的張濤充滿期待。而談及創業初期,「生意不好」是他最真切的感受。做優惠、打廣告、做直播,各種吸引客源的方式他們全都用上,因為他們堅信,只要顧客來體驗,他們就有展現一技之長的空間,用好的服務與技術改變男士顧客鬧鐘固有的「造型師隨便剪一剪」的想法。兩年的積澱讓張濤與同事都積累了不少客源。從最初的一天剪髮一兩位顧客,到現在3位理髮師一天最多剪髮30人。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張濤所在的男士理髮館已經運營2年,步入發展的正軌。而臨街相隔300米處新開的一家男士理髮館則面臨巨大的考驗,開業三個月,生意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每日客流量波動較大。
「白天來理髮的人比較少,晚上會多一些,冬天剪髮的人會多一些。」儘量緊抓客源的某男士理髮館負責人李威與合伙人,實時「靠」在店內,以便隨時接待預約客戶。
經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目前,濟寧市內多個商業圈內均已開設專為男士服務的男士理髮館,雖名字各異,但均以主推男士理髮、修面、剃鬚等服務為主。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