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大豬蹄子」單發手槍,看似簡單,操作複雜

2020-12-16 瘋狗的輕武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把手槍非常的罕見,它是19世紀中期的作品。僅知道它是比利時列日市一家名為Falisse&Trapmann的小廠製造,但其專利來自法國人德爾維涅(德爾維涅是米涅彈前身的發明者)

19世紀中期的槍械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從膛線普及到火帽擊發;從前膛到後膛;從紙包彈到金屬定裝彈,這把長得和「大豬蹄子」似的也是趕上了這波潮流。

他發射的是9mm口徑邊針發火手槍彈,當然這種子彈和現代的9mm壓根兩碼子事兒。這是一種由法國人卡米希爾·李福瑟發明的金屬定裝彈(李福瑟也是最早發明金屬定裝彈的人之一),可以看到這種子彈彈底有一根邊針露在外邊,針連接彈體裡頭的一個火帽,擊發的時候只需要錘擊這根針即可。

「大豬蹄子」後膛裝填原理是撅把式,子彈塞入彈膛之後,那邊針那一面朝下,手槍的擊錘也放置在下方。從下邊這張圖裡可以看到手槍尾部有個長的很鬼畜的螺帽和搖把,這是一種閉鎖機構...

要上彈的時候逆時針轉兩圈擰開,上完彈順時針轉兩圈閉鎖...(真·旋轉閉鎖)

當然,這些都不是這把槍最奇葩的地方。我們把目光轉到這邊槍的擊發機構,也就是大豬蹄子本體。

擊發機構整個都藏在握把裡邊,打開握把之后里邊長這樣,我給幾個主要部件做了標記。

運作原理大概是這樣,等上邊那個真·旋轉閉鎖完成之後,推動待發扳機向前。這時候扳機槓桿的阻鐵會帶著簧片向左上運動,待發扳機就位之後會聽到槓扳機簧片發出咔噠一聲,這就意味著簧片和扳機準備好了。此時只需要扣動扳機,扳機簧片就會釋放簧片,簧片帶動槓桿,槓桿帶動擊錘由下而上狠狠錘在子彈的邊針上。邊針再引爆底火,底火點燃發射藥,彈頭就這麼被射了出去。

這把槍的結構一點不複雜,從雕花的槍身紋路來看,它還是一把私人訂製的作品。畢竟比利時列日市當年稱得上是槍械聖都,大大小小的槍械作坊不計其數,做工都堪稱優良。

從整槍設計來看,它就是一把貴族老爺的自衛武器。體積小,平時膛內放一枚子彈踹兜裡,要用的時候先推動待發扳機就位,然後扣動扳機。如果沒打中目標的話就等死吧,重新上膛還得旋轉螺帽把手,對面即便是拿板磚都能敲死你了。

相關焦點

  • 轉輪手槍的起源考,原型最早居然出現於明朝?
    咱們一般認為轉輪手槍起源於美國,尤其是繆塞爾·柯爾特與1836年發明的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轉輪,開啟了多膛裝填武器的新時代。按柯爾特自己的話說,早年它在船上幹活,然後看到絞盤的棘輪定位特性而有了轉輪手槍的靈感。
  • 稀奇古怪:巖島槍械拍賣會 五款最特殊的槍械 感受19世紀黑科技
    1.法國針刺發火栓動刺刀手槍(French Needlefire Bolt Action Knife Pistol)預計拍賣價格:22500~32500美元這款手槍大約是1870年在法國製造的,通常這種刀/槍組合武器都是非常簡單的單管前裝或撅把式(Break Action)手槍。
  • 自動手槍究竟怎麼「自動」的?
    ▲ 瑞士P228型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是指用彈匣供彈,能夠自動裝填槍彈,有空倉掛機裝置的手槍,部分型號可以全自動射擊。自動手槍一般每分鐘可發射24~40發子彈。由於採用彈匣供彈,最多可裝20發子彈,彈匣多在槍把中。另外手槍有空匣待機裝置,提醒使用者更換彈匣。 自動手槍的設計原理是:射擊中在火藥氣體的作用下,可實現再次裝彈入膛的手槍。分為兩種,一種是只能打單發的半自動手槍,又稱自動裝填手槍,由於半自動手槍使用最為廣泛,習慣上也稱為自動手槍。
  • 遊戲與槍火:牛仔和手槍旅程,荒野大鏢客2轉輪手槍盤點
    荒野大鏢客2的遊戲背景設置在1899年的美國中西部,這個時代正直美國西進運動後期,與之伴隨的是美國工業資本的強勢崛起以及印第安人被迫逃離家園的血淚之路。 19世紀末也是火器革新最快的時期,子彈的發射藥正從黑火藥變成無煙火藥,自動手槍剛萌生,而且大有取代轉輪手槍的勢頭,所以這篇先聊轉輪(其實是因為大表哥2裡的武器太多了,懶得一篇全部寫完) 這裡可以把轉輪手槍簡單的分為單動和單/雙動。我這先簡單說下單動和單/雙動的區別
  • 左輪手槍:採用6發彈巢供彈,被大容彈量的手槍所取代
    轉輪手槍,民間歷來稱其為「左輪手槍」,一般採用彈巢供彈,彈容量為6發左右,裝滿子彈以後,就可以遂發射擊了。 目前,除了一些國家的警察仍然在使用以外,軍隊中的士官或軍官,已經很少有人將左輪手槍用來自衛防身了,基本上用彈匣供彈的自動手槍取而代之了。
  • 世界上第一種量產型轉輪手槍產自19世紀的美國,被稱為失敗之作
    柯爾特專利武器製造公司剛開始創立並生產武器時,柯爾特對武器的命名方式很不系統,常常用武器製造的年份作為型號名稱,這種命名方式太過簡單,給後世研究者造成了許多麻煩,因為當時的許多武器事實上都是在同一年研製並生產的,都有著相同的型號名稱。
  • 軍事博物館看展:手槍是誰發明的?手槍史上有哪些著名手槍
    手槍的歷史14世紀初,出現了原始的火門手槍。火門手槍是最古老的手槍,其原理是以點火物直接從火門進行點火發射。15世紀初,發明了火繩手槍。其原理是利用火繩槍機點火進行發射,實現了點火機構的革新。16世紀初,發明了燧發手槍。燧發手槍進一步改革了發火機構,另保險機構和扳機機構也逐步完備。其基本樣式有輪式和撞擊式兩種。原理是利用燧石槍機點火進行發射。
  • 從「笛哨」到自動,手槍這750年發展簡史
    因此,手槍的流行得追述到16世紀的簧輪擊發問世因為簧輪不需要外部火源,擊發原理類似現代的Zippo打火機,只不過摩擦輪是利用卷簧的蓄力實現旋轉,然後摩擦上頭的燧石發火點燃發射藥。這種革命性的擊發方式可以讓人們將手槍揣在懷裡隱蔽攜帶,遇事兒掏槍就幹。
  • 口徑達到15.7毫米 手炮一樣的自衛武器 美國歷史上第一款制式手槍
    自從十七世紀中葉之後,燧發槍才取代火繩槍真正成為歐洲軍隊的主要制式武器,比起「背上一法裡長的火繩打一天仗」的火繩槍,方便快捷的燧發槍,在瞄準方式上,雖然和現代步槍酷似,也是瞄準目標扣動扳機就能射出子彈,然而其裝填方式卻一樣繁瑣,射速也快不到哪裡去。
  • 盤點當今世界十大手槍
    義大利伯萊塔92F型手槍1985年由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研製的伯萊塔92F型手槍力壓群雄,被美軍選為新一代制式軍用手槍、並在美軍中重新命名為M9手槍。從此伯萊塔92F型手槍便"一槍走紅"。該槍發射9毫米巴拉貝魯姆彈,全長217毫米,空槍重0.96千克,初速333.7米/秒,有效射程50米。特點:一是射擊精度高。
  • M1848小龍騎兵型轉輪手槍,滿足了美國民間人士對防身手槍的需求
    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Samuel但是,美國的軍隊規模在19世紀50年代以前還很小,其軍用武器的市場規模和對武器的需求量很少,且趨於飽和,美國軍方的訂單根本無法讓,雙方對武器的性能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美國騎兵部隊就普遍追求大威力攻擊型轉輪手槍,要求轉輪手槍的口徑在0.44英寸以上。
  • 採用「滾柱閉鎖延遲開鎖」的手槍 只有德國人才會鍾情的複雜機構
    在手槍設計中,同樣有採用這種機構的型號,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德國Clemens Geiger Technische Entwicklungen公司的GRP手槍,就採用了滾柱閉鎖延遲開鎖機構。分為兩種口徑9×19mm(GRP200)和.45ACP(GRP201),槍管長度均為149mm,復進簧套在槍管上。GRP手槍有內置的套筒緩衝器,可調照門,手動和自動保險,無需工具即可進行分解,採用單排彈匣供彈,兩種口徑容量分別為10發和8發。全槍長245mm,高146mm,厚35mm,空槍重1300克。
  • 意式腦洞作品,袖珍拉環自衛手槍
    然後咱們說下原理,老規矩,結構圖就不放了,就簡單聊聊原理。可能是因為我長得比較好看,所以審核都盯著我。 上圖紅圈處是他的彈倉,5發彈容。
  • 網絡用語大豬蹄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原來如此!
    文化:網絡用語大豬蹄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是在2017年的時候走紅網絡,當時也是借著表情包而被大多數人所熟知,而最近大火是因為熱播劇《延禧攻略》。《延禧攻略》傅恆要娶魏瓔珞,結果轉眼娶了爾晴,網友: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前一秒傅恆信誓旦旦的說:「我要娶瓔珞,我要八抬大轎娶她進門,做我的妻子」,結果轉瞬間娶了爾晴。吃瓜群眾表示傷不起,站錯了cp後果可是很嚴重的。而最近的很多人在評論裡都會說這句話,但是同時也有很多人感覺奇怪,為什麼把男生形容成大豬蹄子?這究竟是在誇還是在罵男生,相信大家不同的人都早腦補!
  • 險些被埋沒的俄羅斯著名近戰利器 彈容量高達十八發的MP-443手槍
    這個項目中,對新手槍的要求主要有採用雙動扳機和大容量彈匣,但關於口徑方面則是四個不同的方案,也就是四種不同的口徑,包括9×18 PM、9×18 PMM、7.62×25mm TT和9×19mm盧格。
  • 二戰:各國單兵手槍裝備大盤
    該槍長196毫米,重854克,容彈8發,戰鬥射速、25發/分,有效射程50米。該槍由於威力大,精度高,穿透力高,結構簡單、緊湊,動作可靠,使用方便,被蘇軍官兵稱為忠實的夥伴。這支手槍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如今它帶著一個多世紀的輝煌,成為全世界槍械收藏家的最愛。
  • 採用氣體延遲後坐的瓦爾特CCP手槍推出.380ACP版本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瓦爾特公司推出過多款擊針手槍,比如P99、PPQ、PPS等。這些手槍都採用擊針平移式擊發機構、聚合物套筒座,自動原理都是管退式、槍管偏移閉鎖。 關於槍管偏移閉鎖,可見以前的文章:
  • 貝雷塔92FS手槍和西格紹爾P226 X-FIVE系列競技手槍
    期朵顏吾衛為大家帶來的是義大利Beretta 92FS手槍和瑞士SIG SAUER P226 X-FIVE系列競技手槍。 Beretta 92系列手槍於1970年開始研製和實驗,1975年對外公布並發售。
  • 二戰後德國唯一的衝鋒手槍性能如何 光是2200發射速就足夠驚人了
    作為老牌的西方列強之一,德國的軍工基礎自然不容輕視,即便是元首殞命納粹終結之後,西德軍械製造的規模和水平依然是不少國家難以超越的目標,不少的名槍經典也在二戰結束之後嶄露頭角,而德國HK公司製造於20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研製的VP70式衝鋒手槍,就是其中的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