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聞平
外出就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越來越深入人心;家裡買車,新能源車逐漸成為不少人的首選;逛街購物,更多人開始關注環境友好產品……如今,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踐行綠色消費,助推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11月12日《人民日報》)
綠色消費具有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等多方面特徵,是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必然的變革方向。對個體來說,綠色消費既能夠節省支出,也有利於身心健康。對國家而言,綠色消費能夠保護環境、集約資源、減少浪費、促進文明,緩解環境和資源壓力,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如今,綠色消費已經開始深入人心,正在成為消費新時尚、社會新風尚,為我們帶來更加清新美好的綠色生活,也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證。
綠色消費是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體現,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在餐飲浪費、炫富攀比、過度包裝等問題背後,實際上是不正常的價值觀、生活觀和消費觀在驅動,在「面子重於裡子」「鋪張才顯誠意」等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大眾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產生偏差,歪風一度盛行。如今,綠色消費的蔚然成風,實際上是大眾思想觀念上的重大變革,代表著更加健康的價值觀、生活觀和消費觀成為主流,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社會共識被重新喚醒和樹立。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綠色消費要真正成為全社會共同的消費理念和自覺的消費方式,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需要堅持不懈的大力倡導,通過宣傳教育引導,讓人們能夠堅決反對和抵制錯誤的觀念,自覺摒棄消費陋習,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供給側改革,推動綠色生產技術的不斷完善、綠色消費產品的推陳出新,開發和推廣更多環境友好型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綠色消費需求。
消費理念的改變背後是社會風氣的轉變,必須一抓到底、善始善終,一旦歪風反彈回潮,必然會造成更加惡劣的破壞與影響。尚儉戒奢,是一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較量,必須以滴水穿石的韌勁紮實推進。勤儉節約,不但是每個人的道德素養與社會責任,更是對生態環境的珍愛、對自然資源的珍惜,是營造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基礎。綠色消費蘊含著現代文明理念,每個人都應當成為綠色消費的踐行者和推動者,為建設綠色中國、美麗中國貢獻應有的力量。
【來源:福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