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書法家田伯平,行書楷書作品欣賞,網友:意到筆隨真書法

2020-12-24 清雅閣

田伯平的書法結構嚴謹,疏密有緻,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筆鋒細膩,美不勝收。稱當代王羲之,堪當其名!字中規中矩、嫵媚好看,有一種一見喜歡、不過如此的感覺,不像同是行書的王羲之的字,有韻味、越看越有味的那種。這就像中國古典園林構圖建造那樣,一進大門不讓你一覽無餘,定有隔牆、透窗之類的遮擋物,使你有須再探究的情趣。當然、任何書法,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喜歡是因人而異的。從書法角度看,不耐欣賞,越看越少趣味,得不剄愉悅感,他的字俗氣少韻致,適合公用,但缺藝朮味道,小學生習字是好範本,但作為藝朮去欣賞則太差。寫硬筆的龐中華也是,學它可以將字寫規範些,但欣賞不出硬筆之美感。

田伯平的書法功底深厚,屬陰柔嫵媚一派,跟趙董風格接近,稱得上書法家,其書法雖開創性有不足,但在現代這個時代看,已是佼佼者。田伯平的字圓潤、遒勁,功力深厚,但行書書法作品章法太有問題,無錯落,無大小,趣味性不足。有網友點評說:「人無完人,聖人和我無緣。書法楷行隸草篆。都是書法。見仁見智。藝無止境。自己認為好就好。本人就喜好書法。經常練習無長進。但是我就認為自己寫得好。我高興。實際內心裡知道是很差的。甚至於很多人認為是臭狗屎。但我還是樂此不疲。」對此比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北京著名書法家田伯平,行書楷書作品欣賞:

書者介紹:

田伯平,男,1958年出生於河北白洋澱。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現代管理大學管理系,獲學士學位。現任北京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書法教授,北京市委黨校成教院藝術總監,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愚翁先生,24幅小行書作品欣賞,能做字帖的好書法
    愚翁先生集百家之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書法體系及規範字行楷!他好像武壇巨星李小龍一樣掌握了一種哲學理論讓自己與眾不同,以高超的技藝做到了推陳出新而且是承襲傳統筆意的書法高水平。有網友評論愚翁先生的書法說:「在當今書協一些以畫字為能的頭領、權威評委、教授眼中,這種體現帖學精神的書法是「俗書」,沒有「創新」,不是「藝術」。其實,這才是接地氣的真書法,好書法,繼承了中華書法的優秀傳統。」
  • 著名書法家李景杭,9年前的楷書作品欣賞,瘦勁剛猛,骨力遒勁
    書法和世界上的其他物質是一樣的,凸顯其精神所在的就是書法字體的重心的體現,書法藝術的重心就是為了避免字體的換撒,東倒西歪。這樣的字體往往給人沒有精氣神,沒有骨力的樣子,很不受人待見。其實字體有重心,結字需要掌握住重心,才能寫得左右平衡,端莊完美。因而,每寫一字,都應當先找出重心所在,然後按照字體的特點進行裹束。字體的重心,就是支持字體的中心點和線,實際情況相當複雜。
  • 著名書法家謝昭然,獲獎鋼筆書法作品展,正統大氣,字帖暢銷全國
    謝昭然的字古樸中那不忍離去的典雅,他寫的行楷字也非常的不錯,但純行書或行草及條幅等自由發揮方面欠佳,稍顯呆板,結體上雖有法度但過於拘謹,章法布局不夠奔放、生動。在一次訪談中,謝昭然說:硬筆書法如果停留在毛筆字的框架裡,好看也只是個體,臨古貼其實是個政治正確的說法,還是在豎寫毛筆字的範疇內。
  • 中書協著名書法家夏雲,鋼筆行書品鑑,用筆自然雋秀,真書法也
    行書藝術的地位及行書的筆法簡化簡述:行書在書法藝術的發展中享有獨特的地位,表現在自產生時起,歷朝不衰,湧現出大量名家名作,其他所有書體與之相比均遠遠遜色。這一狀況在當今時代更顯得突出,幾乎在所有大型綜合展覽上,行書均佔絕對優勢。
  • 北京才女出生書香世家,自幼練習書法,成功加入書法家協會!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在我國的古代還是現代著名書法家都非常的多,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是北京的一位才女,她的名字叫蘇澤立,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的話,那肯定也聽說過蘇澤立的名字吧
  • 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14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書法比小品搞笑
    也有一些網友說:趙本山的書法剛入門,離書法藝術這幾個還差得很遠,小品好未必書法好,書法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支撐,本山大叔沒讀過多少書,顯然書法處在初級階段,有人買他的字,只是他有名就買了,朱之文也寫字也有人買,這社會浮誇之風盛行。
  • 清代著名書法家費念慈,行書真跡拓本欣賞,筆法精美
    費念慈兼通魏碑遺風,臨摹甚勤,著筆堅凝厚重,尤以楷書著名,精賞鑑,善詩,精疇擅人術,金石目錄之學,冠絕一時。著有《歸牧集》。小編自幼鍾愛顏體,生於三代書香世家,受家父薰陶,常習書法十載有餘,年近而立,見識尚淺,敢貿然評論古人作品。
  • 方放書法是書壇一股「清流」,楷書意氣駿爽,行書剛健婀娜,羨慕
    在當今書壇,雖然活躍著不少的女性書法家,她們很多都已經是書壇裡的佼佼者,但是,能夠寫出自我特點,寫出自我風格的女性書法家還真不是太多,而她說是一種例外,不如說是一種必然,她擅長書法諸體,尤其是楷書和行書最為精到,最讓人羨慕,其筆下的楷書端莊中不失靈動,灑脫中又透著細膩,而她筆下的行書卻非常瀟灑,行雲流水一般,她就是方放,其書法是書壇裡的一股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書法大家謝昭然,獲獎鋼筆書法作品欣賞,書風書韻,皆是大師風範
    在一次訪談中,謝昭然說:硬筆書法如果停留在毛筆字的框架裡,好看也只是個體,臨古貼其實是個政治正確的說法,還是在豎寫毛筆字的範疇內。希望書法家能多考慮橫寫與寫字速度,當然這很考驗書法家創造力與對其他字體的兼顧。有網友評論謝昭然的書法說:寫得確實不錯,不過總覺得筆畫太過生硬,特別是行書,就顯得不流暢了。我還是更佩服顧仲安的硬筆楷書和錢沛雲的行書,網友們可能看看。
  •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孟會祥書法作品欣賞
    孟會祥現為《書法導報》副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愛好文學、書法,也試著自己寫文章、寫字。著有「竹堂文叢」十五種等。草書 杜甫《飲中八仙歌》 寬3尺高1尺行書 《心經》 寬4尺高0.7尺行書 韓愈《孟生詩》 寬4尺高0.7尺楷書 節錄《觀音普門品》 寬4尺高1尺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 寬4尺高1尺
  • 書法大家梁鼎光,鋼筆行書《蘭亭序》鑑賞,網友:硬筆界的王羲之
    表明他對歷代所有書法名家的字的研究都深下功夫,一位專業為解剖學家的教育工作者,在書法上特別是小楷下如此深的功夫,實在難得,他的鋼筆臨帖一書也影響很大。一般大眾感受書法就是看楷書行書是否周正唯美像否印刷體和鋼筆字帖,。書法進階審美者才會欣賞不同風格的古帖,但也是各有的愛。依我看,祭侄稿比蘭亭序無論從衝擊力個人情懷甚至用筆上都要高出一個檔次。
  • 清代大書法家林則徐,行書智慧對聯真跡欣賞,筆勢勁健,結體挺拔
    林則徐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雖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於職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譽為「林青天」。對於林則徐的書法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在現存的林則徐書法中有以下特點:其一,林則徐書法以楷書和行楷為主,風格多屬剛健一類。
  • 著名書法家馮彬,精選23幅行書作品欣賞,筆法自然行雲流水,好字
    行書的創作我們在前面的很多的內容中都提到過,但是關於優質的行書作品的推送就有些現實小於理論的感覺。對此我們經過細緻的篩查,終於在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作品中找到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法,他就是馮彬,他的書法清雅幽古,自然遒勁,筆力挺拔。關於馮彬先生的介紹,我們在文末,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點讚和分享哦。
  • 著名書法家田英章,精品四字楷書作品欣賞,剛正自然,氣勢莊嚴
    田英章楷書四字立軸書法欣賞:書者介紹: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於天津,書法研究生,國家人事部幹部。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法家。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首任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歐陽詢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王羲之碑林籌建委員會秘書長。田英章先生提倡:「在創作過程中,最難的是即興發揮,因為此時,除了作者的基本功外,還需要作者有更大的勇氣、豐富的經驗和自然的風度,還要體現出作者的機智和應變能力。」,與傳統的欣賞方式相比,「展廳效應」體現了當代的變化特徵。
  • 衛夫人小楷欣賞,字跡工整漂亮,寫出書法藝術美!
    ,不僅能讓我們的書法才華得到提高,而且還能讓我們的內在修養得到提升,說到書法名家大家肯定會想到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名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而衛夫人最為擅長的書法字體也就是小楷,她的小楷筆法古樸肅穆,字體結構非常的漂亮,可以說是楷書中的上品,衛夫人一生當中也寫了很多代表作,比較有名的有《筆陣圖》、《名姬帖》、《衛氏和南帖》,這些書法作品把中國的楷書寫出了藝術美,如今很多書法愛好者也都在臨摹衛夫人的書法作品,為的就是能學到其書法的藝術精髓,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衛夫人的《名姬帖
  • 任政27幅行書翰墨欣賞:工整秀麗、雄健挺拔!初學書法的好字帖
    當代許多的書法愛好者或者從業者常常喜歡把任政、二田的字視作書壇的洪水猛獸,認為他們的字是印刷體、是屬於初級階段的字。比如有的書友說,如果僅僅只是想把自身的字練得規範端正,那麼練他們的字沒錯,而且非常容易上手、見效快,但如果是想在書法一途走得更高更遠,則最好是師古臨古。
  • 中國歷史上十五位著名的書法家
    張芝,東漢時期書法家,擅長草書,被譽為「草書之祖」,人稱「草聖」,他將古代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鍾繇,三國曹魏時期書法家,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對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有著深遠影響。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八-楊凝式
    自從開始練習書法,也閱讀了不少和書法相關的書籍,對古代書法家的事跡及作品的興趣尤其濃厚,遂寫下了一系列的「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的文章。隨著對古代書法家的了解程度的增加,我愈發想把他們的經歷與作品分享給世人,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生平、知曉他們在書法上付出的努力、欣賞他們那曠世名作,讓更多的人喜歡上毛筆書法,讓中國書法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是五代書法代表楊凝式。
  • 一位清朝縣令的楷書,讓現代書法家汗顏,這才是純正的楷書
    說到書法,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最喜歡的大概就是楷書和行書了,很多人更是把楷書作為一種最標準最基礎的書法來看待。對於學習書法這件事來說,楷書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基礎,不管一個書法家的草書有多麼厲害,也不可能說他一開始就是從草書開始練習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