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百年誕辰:他率先打破歐美壟斷

2021-01-08 鳳凰網

黑澤明(圖片來源:資料圖)

3月23日是一代電影大師黑澤明的百年誕辰。早從2009年開始,一系列紀念活動已在世界各地掀起。從威尼斯電影節致敬進行提前紀念,到美日聯手翻拍其名作《羅生門》,再到黑澤明誕生100周年紀念世界巡禮,以及數不清的紀念文章,這位影響過無數導演的大師,至今仍被狂熱地紀念並可能永遠無法被超越。

黑澤明(1910-1998)百年誕辰紀念世界巡禮展覽,第一站是中國香港,展覽位於太古坊的ArtisTree,於2009年底開幕。黑澤明的長子黑澤久雄專程為香港展會揭幕,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日本有許多出色的導演,但也不能跟黑澤明相提並論。因為黑澤明的電影時代正值戰爭之後,他仿佛在黑暗世界為人們帶來美好訊息和希望,意義尤深。」

黑澤明世界巡禮展覽接下來將在洛杉磯、莫斯科、巴黎、羅馬等地展出,這位被譽為「東方啟示錄」的亞洲導演,在《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看來,「他的電影早在那個時代就已經超越國家的界限,更具普世價值,探討終極的意義」。這就是他至今受到全球電影人膜拜的原因。

除了巡展,今年還有兩部影片的誕生作為紀念這位大師的獻禮。他的經典之一《羅生門》將由日本和美國聯合翻拍成《羅生門2010》。劇情講述的依然是法官調查一起婦女被強姦、丈夫被殺害的案件,但時間從古代日本搬到當代的美國。黑澤明生前未能完成的《黑死病的面具》也將由這兩家公司拍成劇場版動畫片。黑澤明生前一直希望手塚治虫將其拍成動畫電影,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願。

率先打破歐美壟斷

黑澤明一生執導31部影片,是亞洲第一個打破歐美電影壟斷的導演,並引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潮流。他的作品頻頻在威尼斯、坎城與柏林諸影展中得獎,80 歲那年還在美國領取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榮譽獎。

日本媒體評價他,「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伎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索尼和本田。」

無論是亞洲的導演,還是歐美的導演,都無一例外受到黑澤明的影響,打上黑澤明電影敘事的烙印。「他的偉大就在於對電影藝術非凡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性的鏡頭語言。主宰了電影的手段。」獨立戲劇人張獻說。

其代表作《羅生門》1951年獲得威尼斯影展的金獅大獎和1952年美國影藝學院的最佳外語片獎。《羅生門》的哲學在於探討真相何在,主體是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部分電影人通過這部電影完成了思辨的啟蒙。程青松對這部電影的思考是,「面對一起單純的強姦案,每個目擊者和當事人都出於自身利害的關係,在敘述中改變了事實的真相,將這起案件變得複雜化。反觀電影自身,無論是利用鏡頭的分切來傳達自己的理念,還是用長鏡頭來儘量維持事物的『本來面貌』,但是,電影是否『物質現實的復原』,很值得懷疑。《羅生門》的悲觀主義,對後現代電影的產生有著深遠的意義。有沒有一個烏託邦的世界出現?有沒有顛撲不破的終極真理?現代電影在這樣的困惑中初露端倪。」儘管黑澤明並不是程青松最喜歡的日本導演,「但一定是亞洲最偉大的導演」。

《時代》周刊曾推選出20世紀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藝術界的代表是黑澤明、泰戈爾和時裝大師三宅一生。那一次,中國導演張藝謀在《時代》撰文表達了對黑澤明的仰慕,他第一次看《羅生門》就被其深深迷住。幾年後,他坐在坎城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目睹了黑澤明接受終身成就獎,並受到東西方人們的熱愛。他說,「但我甚至不敢去拜會他,因為他是享譽全球的大師,而我那時不過是個小人物。」

在張藝謀後來拍攝的電影《英雄》裡,同樣是一個故事多種敘述角度,可以清晰看到《羅生門》的影子。

香港導演徐克說:「我拍的電影都是向黑澤明致敬。」他的《七劍》同樣受到《七武士》的觸動。「拍《七劍》時像走著黑澤明導演走過的路,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而以《教父》系列名垂影史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曾說,如果能和黑澤明一起拍電影,寧願當一個助理。」

也曾低落到自殺

也許由於出生於武士家庭,也許是軍人父親的灌輸,他在電影中始終貫穿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武士道精神。從1934年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開始,黑澤明創作了大量的以武士為題材的電影。為我們所知的有《姿三四郎》《羅生門》《七武士》《亂》《影子武士》。日本電影評論家佐藤忠男說,「人們通過黑澤的電影看到了日本武士的精髓:責任感、使命感、自尊心、自我犧牲精神的體現以及面對死亡時無所畏懼的勇氣等。」

這個一流電影大師的道路,絕不是如他入行時心潮澎湃的所見:極目千裡的廣闊天地和一條筆直的大道。

20世紀60年代末,電視機在日本全面普及,風雨飄搖的電影業受到致命的衝擊。大製片廠相繼倒閉,電影院前門可羅雀。此時的黑澤明艱難地自籌資金,拍攝了第一部獨立製片的彩色電影《電車狂》。他為此期待不已,卻迎來票房的慘敗。在這個時期,再沒有人投資他拍片,心灰意冷的導演躲在家中浴室自殺,幸好被女兒及時救起。而他後來的電影《亂》也是因為沒有人支持,三年拿不到投資,只好在家裡一張張畫出幾百幅彩色分鏡頭草圖,構圖高超,色彩飽滿。

短暫的低谷過後,他又拍了傑作《德爾蘇.烏札拉》,該片在197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獎,隨後又獲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影片。

這似乎是所有藝術大師都會面臨的境遇,只有絲毫不妥協的人才配擁有脫俗的成績。正如張藝謀所評價,「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始終保持自己的性格和風格」,上世紀80年代末期,飾演黑澤明電影《夢》中梵谷一角的是馬丁·斯科塞斯,這個著名的美國導演是黑澤明的擁護者。1990年,80高齡的黑澤明出席奧斯卡金像獎接受終身貢獻的榮耀,他說,自己拍了60多年的電影,但依然不了解電影的真諦與意義,還會一直學習下去。

臺灣製片人焦雄屏曾在專欄裡記敘了「一生中最感榮耀的機會」,就是被邀請至黑澤明的家中一睹大師風採。那天,他和侯孝賢、朱天文及黑澤明的副導野上照代,親眼所見客廳裡各種奧斯卡獎和金棕櫚獎,激動不已。他仍然從這個年邁的老人身上看到源源不斷的電影激情:他談到拍攝《七武士》站在泥潭中數小時,以致腳趾凍爛,終身不能復原;他感嘆電影品質的衰落,感嘆日本商人的不識文化,並回憶日本30年代的電影黃金時期。

「等雲到」的導演

在黑澤明世界巡展香港站上,黑澤久雄告訴來賓:「美國人雖然喜歡黑澤明,但以我的體會,歐洲觀眾更喜歡他。教育水平愈高的地方,他的影迷就愈多。我父親很努力看書,喜歡文學,看很多俄國和英美文學,也很了解孔子,受儒家影響也不足為奇。」

黑澤明曾在1987年寫就自傳《蛤蟆的油》,那是關於自己1950年之前的故事。之所以把自傳的時間截止到執導《羅生門》。他這樣解釋,「寫自傳的我不能穿過這個門再前進了。《羅生門》以後的我,要從《羅生門》之後我作品的人物中去認識。」

而就在今年初,另一份百年誕辰獻禮、野上照代所著的《等雲到—與黑澤明導演在一起》出版。這本書被視為《蛤蟆的油》的續集,講述了《羅生門》之後的黑澤明。野上照代是黑澤明的左臂右膀,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她協助黑澤明拍攝了19部電影,直到黑澤明去世。此書描寫了黑澤明的趣聞趣事:天氣不好時是如何焦躁無奈地等候烏雲散去;「控制狂」黑澤明與其他劇組成員的衝突;與好友及合作的主角三船敏郎決裂的經過。

書名為《等雲到》,是因為「等雲到」是黑澤製作組最大的特點。「關於電影,有三件事黑澤明先生說了不算—天氣、動物、音樂,對這三樣,除了等待或者放棄,沒有別的辦法。但黑澤明先生是不會放棄的,他選擇等待。」據說在拍攝《戰國英豪》時,為了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竟等了100天。

1998年9月6日,黑澤明因腦溢血在家中去世,享年88歲。或許該用其自傳電影《夢》中的送殯場景來告別他:「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很好地勞動,辛苦了一輩子,他死了,人們就向他祝賀。」(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吳娟)

相關焦點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的電影你看懂過嗎?
    說起日本大導演黑澤明,哪怕對電影沒那麼了解的朋友也很可能聽到過這個響噹噹的名字。4月26日,適逢黑澤明導演的《影武者》上映40周年的日子,而在上個月,則是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今時今日,當我們談論黑澤明的時候,我們該談什麼?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1943年,黑澤明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姿三四郎》問世,上映後便打破票房紀錄,影片節奏張弛有度,以定格呈現打鬥場景,並融入西部片風格,影片與當時的日本的軍國主義風氣拉開距離,也讓黑澤明一躍成為受人矚目的導演之一,由此確立了自己在日本影壇的地位。
  • 六年磨一針,這位工人出身的海寧老總打破國外百年壟斷!
    ,終於被打破了,而打破壟斷的是海寧的一家企業。打破國外百年壟斷前幾年,「原子筆之問」曾深深刺痛了中國製造業的神經。和「原子筆之問」一樣,在我國經編產業中,也一直存在著一個「槽針之問」。全國上千家經編企業,5萬多臺經編機上,用的都是國外進口的「槽針」,技術也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讓文學大師傾慕的電影大師
    文學報明天(3月23日)是享譽世界的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誕辰110周年。加西亞·馬爾克斯在被問及《百年孤獨》何時能改編成電影時,曾不無遺憾地說,這部小說只有黑澤明能拍成電影。兩人曾在1990年有過一次見面交流,馬爾克斯說,黑澤明的電影《紅鬍子》,他「在20年內看過六遍」,「我幾乎每天都給我的孩子們談《紅鬍子》,直到他們可以看這部片子。所以,它不但是我和我的家人最喜歡的黑澤明電影之一,而且還是整個電影史上我最推崇的影片之一。」
  • 今年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為何此前張藝謀不敢上前和他打招呼?
    黑澤明今年是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被稱為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在世界各地,他的影迷和擁躉無數。尤其是弗朗西斯·科波拉、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等好萊塢導演,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對黑澤明推崇備至。
  • 你們崇拜大導演,大導演都崇拜黑澤明
    恢復健康後的他一口氣拍出三部佳作:《德爾蘇·烏札拉》《影武者》和《亂》。三部影片共計獲得國內外十多個頂級獎項,其中《影武者》和《亂》在日本本國和歐美都獲得了極高的票房。這種謙卑和努力不僅貫穿了黑澤明的人生,也是他對後輩和年輕人千叮萬囑的「大道理」。第一部作品《姿三四郎》就直接打破日本票房紀錄的黑澤明,自然少不了被年輕人登門拜訪討教經驗,而他的建議一直未變——寫劇本。「如果真想拍電影,那就去寫劇本,只需要紙和筆。
  • 我對電影的一切了解都來自於哥哥丨黑澤明誕辰110周年
    作者丨保羅·安德利爾1910年3月23日,黑澤明生於日本東京,在他漫長的一生中,製作了30餘部電影,而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影片《羅生門》。在黑澤明去世後,關於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分析、解讀不計其數,甚至《羅生門》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關鍵詞,被頻繁提及。
  • 朱德群基金會紀念百年誕辰
    (2020年11月17日,上海)為紀念朱德群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一部追溯其生平的紀錄片,並將舉辦朱德群百年誕辰紀念展覽巡展。他生於1920年10月24日,今年正是他的百歲誕辰。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紀錄片《朱德群》,描繪藝術家的生平和他豐碩且傑出的作品。該紀錄片由克裡斯託夫·豐塞卡(Christophe Fonseca)執導,奧德賽影業(Les Films de l'Odyssee)製作。拍攝過程中,製片人採訪了朱德群的家人及多位藝術家朋友,並參觀了朱氏家族檔案館。
  • 氣象學專家匯聚申城 紀念城市氣候學先驅周淑貞誕辰百年
    氣象學專家匯聚申城 紀念城市氣候學先驅周淑貞誕辰百年 2015-10-28 20:45: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國著名城市氣候學家、地理學家和地理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淑貞誕辰百年,華東師大校長陳群、老校長張瑞琨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穆穆共同為周淑貞銅像揭幕。
  • 李娜劉翔打破歐美壟斷,男足進軍世界盃
    1959年世乒賽在聯邦德國舉行,在男單決賽中他3-1戰勝了匈牙利的西多,將桌球發揚光大,成為屹立不倒的國球。許海峰3.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獲得第一塊奧運金牌。許海峰在男子自選手槍射擊比賽中以566環獲得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實現了「零」的突破。
  • 【中國科學報】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活動
    【中國科學報】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活動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20-11-21  瀏覽: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Ciao!Federico Fellini :A Retrospective2020年恰逢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全世界影迷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紀念這位影史最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
  • 西方視野中的黑澤明電影:倫理精神以及個人主義的誤讀
    黑澤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導演之一,為日本電影在世界的傳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黑澤明電影在歐美和日本的傳播情況卻大相逕庭,與歐美普遍尊崇黑澤明相比,在日本的國內卻存在著貶低黑澤明的傾向。01 黑澤明電影在歐美成功的原因黑澤明電影為何能在歐美受到廣泛歡迎呢?其實這也是他的電影在日本受到排斥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東西方文化存在著差異。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展啟動
    (與會領導嘉賓推桿啟動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展。記者 龍騰 攝) 華聲在線12月4日訊(記者 龍騰)12月4日,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展活動在保利影城富興店啟動。
  • 朱德群百年誕辰巡展明年啟動,紀錄片《朱德群》在滬首映
    2020年是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先生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一部追溯其生平的80分鐘紀錄片《CHU Teh-Chun 朱德群》,「這是第一部同時涵蓋他個人生活和藝術生涯的電影。」朱德群之子,朱德群基金會副主席朱以峰說。12月6日,紀錄片在上海大劇院公眾開放日向電影及藝術愛好者進行全國首映。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活動在蘇州舉行
    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蘇州11月29日電 (周建琳)28日,「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活動」在蘇州舉行。該活動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江蘇省電影局共同主辦;義大利駐滬副總領事朗佩德,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等嘉賓出席活動。費德裡科·費裡尼1920年出生於義大利裡米尼市。
  • 展望2021|從博伊斯誕辰百年到但丁逝世七百年
    為了紀念博伊斯誕辰百年, 12座德國城市準備了一系列展覽、表演和論壇,結合當代藝術家們的作品,審視這位重要的觀念藝術家所作的貢獻。英國國家美術館將舉辦展覽,紀念丟勒誕辰550周年。在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以一場線上展拉開了詩人但丁逝世70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接下來,美術館還將舉辦實體展覽,以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展現但丁的形象及其史詩《神曲》的內容。
  •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2020-11-
  •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百年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舉辦座談會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會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是享譽世界的著名化學工程學家、國際流態化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郭慕孫院士誕辰100周年,他生前長期開展科研、培養人才的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9日專門舉辦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緬懷郭慕孫先生熱愛祖國、執著科學的赤子之心;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引領前沿、身正為範的學術風骨
  • 世界名導|黑澤明——21刀背後的向死而生!
    動畫大師宮崎駿更是直言沒有《七武士》就沒有《幽靈公主》,他對黑澤明從骨子裡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不光在亞洲,大洋彼岸的美國,一眾殿堂級的導演更是將黑澤明奉為「神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將黑澤明作為自己電影人生的原點;佛朗西斯·科波拉聲稱願意一輩子給黑澤明當助理;史匹柏則將他稱為啟蒙老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