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的遊戲發展,從最單一的橫版遊戲發展到,多方位3D不同視角風格,光是分類,就要分為十幾種,我們本期就要說的是,FPS和TPS「純」射擊遊戲。
那什麼是「純」射擊遊戲呢?
其實就是遊戲採用線性流程進行,遊戲中對於自由度相對很少,玩法只是隨著劇情向下進行,很多的戰鬥也就是在劇情中完成,遊戲中幾乎不給玩家自由元素,而是一個流程接著一個流程的進行,而且裡面的內容也都是系統設定好的,只需要跟隨提示完成即可,給玩家提供的只是快節奏和刺激的體驗。
但是這些遊戲怎麼分辨呢?
比如《孤島驚魂》、《幽靈行動》、《俠盜獵車手》、《荒野大鏢客》、《看門狗》、《狂怒》、《武裝突襲》、《黑手黨》,這類遊戲就不算純射擊遊戲,因為其中的遊戲模式,不只含有射擊,而是採用開放性世界,其中的自由度高,可以多方體驗遊戲的不同模式,整個遊戲的流程也不是主要靠射擊完成的。
還有《殺手》、《生化危機》、《古墓麗影》、《狙擊精英》、這四款遊戲,它們雖然不是開放性世界,戰鬥時也注重射擊,但遊戲不是線性,比如《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這兩部遊戲更注重解謎和恐怖,而且《生化危機》的最大特色,玩家會始終在一個地圖上反覆解謎,然而《狙擊精英》和《殺手》注重的是戰術潛行和暗殺,而且它們的相同之處也是在一張地圖上完成多個任務。
那麼下面就看看本期真正的「純」射擊類遊戲都有哪些。
《使命召喚》系列
它是由Activision推出的一個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這個遊戲IP在2003年推出,並且發行第一代作品,它作為Activision旗下的招牌作品,基本每年年末都會推出一款新作,整個系列作品,到目前為止一共正統作品有16部,其中包括:《使命召喚》(還包含兩個資料篇,聯合進攻和決勝時刻)、《使命召喚2》(獨立資料片,紅一縱隊)、《使命召喚3》(資料片,勝利之路)、《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使命召喚5:戰爭世界》、《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使命召喚8:現代戰爭3》、《使命召喚9:黑色行動2》、《使命召喚10:幽靈》、《使命召喚11:高級戰爭》、《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使命召喚13:無限戰爭》、《使命召喚14:二戰》、《使命召喚15:黑色行動4》、《使命召喚16:現代戰爭》還有今年即將發布的《使命召喚17:黑色行動5》。
其他網遊和手遊版本還有5部,其中PC端網遊:《使命召喚:精英》(已停運)、《使命召喚Online》和《使命召喚:戰區》,手遊版本:《使命召喚:突擊隊》和《使命召喚:英雄》。
整個系列的風格一直保持快節奏和勁爆刺激的傳統,在其戰鬥的時候,還會有一些好萊塢電影級別的驚險場景,為遊戲增加氣氛,而且整個系列還分為不同題材,從最初的二戰到冷戰,在從戰爭到近代未來戰爭,有從外太空戰爭到腦神經思想的虛幻戰爭,可以說整個系列應有盡有,而且多人模式中還有殭屍模式和目前最火的大逃殺模式。
《戰地》系列
它是由是EA旗下,DICE開發的一款軍事題材的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這個系列首款作品《戰地1942》在2002年發布。整個《戰地》系列一直作為,著名射擊遊戲大作《使命召喚》的競爭對手,每間隔兩到三年會推出一部新作品,《戰地》和《使命召喚》相比,《戰地》最大的優勢,就是畫面高清,遊戲內的場景顯得逼真,並且在多人模式中,規模遠比《使命召喚》更加宏偉,最高可支持64名玩家同時對戰,而且對戰的地圖很大,體現出大戰場的真實氣氛,並且自由度高,有一種慢節奏的真實戰略感覺,在其中不僅僅是簡單的玩家和玩家之間交鋒,而是可以體驗更多的不同形式的對戰和交鋒,戰鬥的場面顯得緊張刺激,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還能體驗不同風格的戰車戰機等武器。
它的劇情方面和《使命召喚》也是恰恰相反,《戰地》對於劇情,把戰爭顯得殘酷和恐怖,而且帶有傷感的氣氛,而《使命召喚》卻是把其中的戰爭塑造的更加勁爆刺激,比較沉迷的玩家顛倒是非,把戰爭當成一個遊戲,甚至在美化戰爭。
目前《戰地》系列所有作品包括:《戰地1942》、《戰地:越南》、《戰地2》、《戰地2142》、《戰地:叛逆連隊》、《戰地:英雄》(純網遊)、《戰地1943》(主機獨佔)、《戰地:叛逆連隊2》、《戰地3》、《戰地4》、《戰地:硬仗》、《戰地1》、《戰地5》等眾多作品。整個系列也是有多個不同題材,從最初的二戰,到冷戰,再到現代戰爭,還有獨特的科幻題材、一戰題材、以及反恐題材。
《榮譽勳章》系列
它是EA旗下推出的一款,類似《使命召喚》的軍事題材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這個系列是一個很老的IP,它的誕生遠比《使命召喚》和《戰地》還要早。該系列首款作品《榮譽勳章》在1999的PS1平臺首發,其實這個系列遊戲簡單理解,就是像是《戰地》的「濃縮版」,除了沒有駕駛載具能力,和《戰地》那種龐大的多人模式外,其餘和《戰地》極為相似,無論是畫面風格,還是武器射擊的風格,都很相似,它更像是《戰地》的單人劇情模式。
該作品整個系列包括:《榮譽勳章》、《榮譽勳章:地下抵抗》、《榮譽勳章:前線》 、《榮譽勳章:聯合襲擊》、《榮譽勳章:奇襲先鋒》、《榮譽勳章:突襲珍珠港》、《榮譽勳章:突破防線》、《榮譽勳章:滲透者》、《榮譽勳章:太平洋之戰》、《榮譽勳章:歐洲戰役》、《榮譽勳章:鐵膽英豪》、《榮譽勳章手機版》、《榮譽勳章:先鋒部隊》、《榮譽勳章:神兵天降》、《榮譽勳章:鐵膽英豪2》、《榮譽勳章2010》、《榮譽勳章:戰士》等眾多作品,該系列在最早一直注重二戰題材,只有最後兩款走向現代戰爭題材。
《光暈》系列
它是由微軟推出的一款,採用科幻題材的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它是一個較老的傳統IP,該系列的首款作品,《光暈:戰鬥進化》在2001年11月推出,並且作為XBOX獨佔遊戲,整個系列也是XBOX平臺,到至今的頭牌獨佔大作之一。
該系列所有作品包括:《光暈:戰鬥進化》、《光暈2》、《光暈3》、《光暈:光暈戰爭》、《光暈3:ODST》、《光暈:致遠星》、《光暈 復刻版》、《光暈:戰鬥進化重製版》、《光暈4》、《光環:士官長合集》、《光環5:守護者》、《光環戰爭2》、《光環:士官長合集》還有即將發布的《光環:無限》等眾多作品。
《戰爭機器》系列
它是由The Coalition推出的一款,採用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射擊系列遊戲,這個系列的IP不算很老,首款《戰爭機器》第一代作品,在2006年11月7日推出,並且是XBOX360的獨佔遊戲。遊戲的玩法注重戰鬥部分的刺激場面,以及戰鬥時候的打擊感,整個遊戲內的氣氛顯得暴力粗狂,同時,遊戲還支持4人的在線合作模式,和4V4的8人決鬥模式。
整個系列目前共有8部作品,其中包括:在2006年11月7日發布的《戰爭機器1》,在2008年11月7日發布的《戰爭機器2》,在2011年9月20日發布的《戰爭機器3》,在2013年3月19日發布的《戰爭機器:審判》,這四款作品全部為xbox360獨佔遊戲。然後是:在2016年10月11日發布的win10和xboxone獨佔作品《戰爭機器4》,在2019年9月10日發布全平臺的《戰爭機器5》(但除了ps4),還有在2020年4月28日發布的PC端作品《戰爭機器:戰術小隊》,另外還有一款,在2019年8月22日發布的蘋果安卓手機端的獨立遊戲《戰爭機器Pop!》。
《德軍總部》系列
它是最早由Muse Software推出的一款,採用幻想戰爭風格的第一人稱射擊系列遊戲,它在整篇文章中,是一個最老的IP。該系列首款作品,早在1981年推出,那個時候的遊戲,完全沒有現代的彩色圖像,而且沒有遊戲引擎,更沒有明確的角色模型,只是用簡單的線條組合出來的圖形,用來表示遊戲的內容,而且它最早並不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但到了21世紀,就漸漸的形成了現代作品的雛形,在近五年內的《德軍總部》系列,畫質引擎非常優秀,不落後任何大作,而且遊戲的世界觀也有所改變。
從2014年5月20日推出的《德軍總部:新秩序》完全是一個全新的風格和玩家們見面,而且開發商和發行商也變為MachineGames和Bethesda Softworks。遊戲中的內容更加有創意,遊戲中虛構,二戰期間的德軍贏得最後的勝利,並且敵人的武器裝備,以及遊戲世界的風格極為科幻。隨著不同作品的推出,遊戲故事還會向下發展,總之,未來新作品裡的遊戲世界會更加科幻。
目前整個系列所有作品包括:《德軍總部 1981》、《超越德軍總部 1984》、《德軍總部3D 1992》、《重返德軍總部 2001》、《重返德軍總部:深入敵後 2003》、《德軍總部2009》、《重返德軍總部:新秩序 2014》、《重返德軍總部:舊血脈 2015》、《德軍總部:新巨人 2017》、《德軍總部:新血脈 2019》等眾多作品。
其實還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此類射擊遊戲,比如:《毀滅戰士》、《孤島危機》、《彩虹六號》、《星球大戰》、《泰坦隕落》、《求生之路》、《CS》、《幽靈狙擊手》、《光榮使命》、《影子武士》、《徵服》、《全境封鎖》、《馬克思佩恩》、《殺戮間》、《逃離塔科夫》、《生化奇兵》、等眾多的射擊遊戲,還有一些比較冷門的此類遊戲,其實還有很多,我在這裡就不為大家依次列出了。
本期就是這些內容,想看更多遊戲內容,敬請關注吧!如有哪些不同想法,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