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髮,全稱叫「自體毛囊移植」。聽著很專業,拆開字,你就懂了。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
「移植」二字,說明植髮只是「拆東牆補西牆」,並不能額外新增頭髮。
「毛囊」二字,說明移植的其實不是頭髮,而是毛囊。
具體的植髮方法有兩種:
一種叫FUT植髮術,切除條狀頭皮,從中提取毛囊進行移植,俗稱有痕植髮;
一種叫FUE植髮術,直接在頭皮上,逐一將毛囊提取出來,俗稱無痕植髮。
如今最常見的是後者,整個植髮過程大概需要4~6小時。
無痕植髮,如同種莊稼
如果說,頭皮是土地,那麼毛囊就是秧苗。無痕植髮,就是把土地上的秧苗拔出來,栽到另一塊土地上。
步驟1:剃髮
將後枕部供發區的頭髮剃短,測量頭髮的密度,計算可以提取多少毛囊,並將取發區標示出來。
再結合植髮區域的情況,就能計算出需要移植多少個毛囊。
步驟2:設計
根據植髮者脫髮區域的情況,結合人臉的「三庭五眼」的美學標準,劃定植髮區域,設計植髮的形狀,並在植髮者頭上標註出來。
步驟3:提取毛囊
取毛囊前,需要先消毒,進行局部麻醉。
不得不說,取毛囊是一個既考驗技術,又考驗工具的活。
「提得太深了容易斷,淺了又提不出來,不同情況的患者,還需要使用不同的器械。」吳文育教授說。
提取毛囊時,要千方百計減少損傷,這關係到毛囊移植後的存活率。
步驟4:製備毛囊
毛囊取出來後,不能直接種到頭上,需要先製備成合適的毛囊單位。
醫生會在顯微鏡下,小心翼翼地清除每一個毛囊上的多餘脂肪、表皮。否則毛囊過於「臃腫」,會降低移植後的存活率。
這是一個非常精細的活兒,稍不小心,就可能會傷到毛乳頭,影響存活率。
步驟5:打孔
給植髮區域做好消毒後,要先打孔,再放入毛囊。
這就像人們種莊稼一樣,先在土地上挖好坑,再把種子撒下去。
聽起來好像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其實也非常重要。
吳文育教授表示,打孔這一步,決定了以後頭髮的生長方向。孔打得不對,頭髮可能會長得橫七豎八。
並且,可移植的毛囊數量是有限的,如何在植髮區域合理分配毛囊,對植髮效果也至關重要。
步驟6:種植
用鑷子或植髮筆,將毛囊種進去。
種植的時候,不能傷害到毛乳頭,同時要保證種下去的毛囊不會彈出來,要求醫生特別仔細和耐心。
Q&A
記者:植髮後,頭髮要多久才能長出來?
吳文育:植髮幾天後,移植的頭髮就會長出來,但這些頭髮的「生命」很短暫。
大部分植髮人群在之後1~3個月,植髮區域的頭髮會脫落,然後再長出比較細的毳毛。
所以,植髮後大概要6個月,才能初見效果;9~12個月左右,才能看到最佳效果。
記者:將後枕部的毛囊移植到髮際線、頭頂,那後腦勺的頭髮看起來會很稀疏,甚至變禿嗎?
吳文育:人的枕部是「毛囊大戶」,毛囊非常密集,即便取走20%~40%的毛囊,看起來都不會變禿。
如果枕部頭髮本身就很密,植髮後,枕部取發區基本上看不出區別;如果本身枕部頭髮不是特別密,植髮後或許會稀疏一點,但也要仔細看才能發現。
記者:植髮區新長出來的頭髮,以後還會脫落嗎?
吳文育:頭髮脫落,有生理性的原因:頭髮有生長周期,進入休止期後都會脫落。但只要毛囊是健康的,就會有新的頭髮重新長出來。
也有病理因素:比如雄激素源性禿髮,毛囊受雄激素影響而萎縮退化,以致脫髮。
如今,不少植髮者都患有雄激素源性禿髮。他們後枕部的毛囊對雄激素不「感冒」,所以,移植枕部的毛囊後,會出現生理性脫髮,但一般不會因雄激素影響而脫髮。
記者:植髮前,植髮者要做什麼準備?
吳文育:術前一周,停用一切活血的藥物,如米諾地爾、阿司匹林、華法林等,不然會增加植髮手術中出血。
植髮當天,去醫院前先洗頭,洗掉頭上的油脂、髒物,減少頭上的細菌。
本內容為《中國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