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第二十七屆學術年會超算網際網路和高性能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受邀參加此次論壇,與來自國家科研機構、國家超算中心與高校超算中心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超算網際網路建設實踐與需求展望、國家超算中心應用發展與網絡需求、高校超算平臺建設及其科研支撐作用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與廣泛交流。
我國超算中心的發展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初步形成了基礎設施形態。目前已逐步應用在科學研究、能源行業、生物醫藥等國家重要民生行業。超算中心的建設有力支撐了國家科研工作和產業升級,搶佔了國際技術制高點。但由於我國超算行業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超算應用生態環境尚未建立,各超算中心相互獨立,缺乏強有力的市場化運營力量。另一方面,超算中心相較於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成本更高,運營模式的創新為目前超算中心當下所需要面對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構建以超算網際網路為支撐的服務生態成為超算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副主任 張銘博士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副主任張銘博士在會議中提到,網絡空間 (Cyberspace) 已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疆域,相應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各個方面。算力是網絡空間疆域的基石,已成為全球各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戰略資源。目前我國超算中心的發展在世界上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著建設投資無法收回、運營入不敷出等難題。網絡訪問通路不暢、各超算軟硬體形態差異大、超算應用軟體生態不足、各超算各自為戰,成為了影響超算中心充分市場化的主要原因。
張銘博士提出,利用技術和模式的創新可有效解決超算目前所遇到的難題。技術方面,各超算中心可通過100G帶寬互聯,利用FDN定義多任務調度系統,集成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多源認證技術,統一認證授權協議,建設集中調度管理系統,整合形成全球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超算算力資源池;通過FDN技術實現按照任務調度系統提供策略匹配計算任務,將任務快速可靠的分發到目標集群資源完成計算,並面向服務平臺提供統一接口,滿足多元化應用領域的需求。如,多物理複雜體系、多尺度生物與材料、環境治理與災害防治等領域。在模式方面國家超算網際網路運營公司可採用市場化運作機制和激勵機制、自負盈虧,通過接入全國超算中心算力,形成規模化算力資源池、開發標準化行業應用軟體、聚合超算用戶軟硬體需求。兩種方式相結合可實現超算中心運營模式的多元化和市場化轉型。
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之外,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主任魏志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級計算中心副主任李會民、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常務副主任盧澤新、北京大學計算中心系統管理室主任樊春、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助理甘霖、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國棟、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馬嚴等多位與會專家也從多個角度對超算網際網路和高性能計算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產業結構升級、建設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超算行業作為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之一,需要與國家、地方重大應用需求相結合,加強全方位科技研發,發揮超算中心支撐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發中心也將緊跟國家戰略需求,繼續加強對超算關鍵技術應用研究,攜手產業同盟共同構建完整的超算生態環境,推動超算網際網路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