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樓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後一步」,看似事小,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密切相關。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加劇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已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也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焦點一直以來就是「錢的問題」,低樓層不願平攤費用,高樓層期待出錢「享受」,為了緩解矛盾,九江結合本土實際推出由公司代建租賃免費安裝再有償使用的模式,被稱為「共享電梯」。近日,城區兩棟老居民樓安裝的共享電梯正在加趕安裝進度,預計春節前投入使用。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推進受阻
1月13日一大早,家住長虹家園的柴阿姨就來到幾公裡外的銀桂苑小區,她聽說這裡正在免費給老居民樓加裝電梯,就趕來看看。
「我們那棟樓,早在2019年就想裝,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擱置了,」柴阿姨說,「我聽說現在有這種企業幫建我們自己再刷卡的形式,像公交車一樣,我就特意過來看下。」
她說,「以前讓我們業主自籌資金,一樓的業主不需要拿錢,但往往也不支持安裝,他們嫌棄電梯佔用面積、影響採光。二樓業主對電梯的需求不那麼迫切,即便拿錢最少,也往往提不起興致。三樓的住戶大多搖擺觀望。高樓層的家庭對電梯的需求最迫切,但遇到經濟困難或者長期不在此居住的家庭,也很難形成統一意見。」
除了利益平衡性問題外,各樓層都對安電梯要給的費用擔心,一部電梯少則20萬元,多則50萬元,這還僅僅是前期的安裝費,電梯運行起來,每年都需要按時進行保養維護,幾十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也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問題,很多小區的加電梯事宜就此擱置了,有的陷入了長期的「商談」當中,有的則直接宣告「終結」。難道這個死結真的無法解開了嗎?
創新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以來,九江作為江西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城市,市委、市政府將加裝電梯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列入「市長例會明確事項工作檯帳」中一項內容,市住建部門一直在尋求多樣化的方式解決居民的實際問題。2018年11月九江出臺《關於九江市中心城區鼓勵有條件老舊小區住宅樓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2019年3月在市中心城區進行試點;2019年12月《九江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2020年,獎補資金由3萬元/臺調整為10萬元/臺。有關部門協調一致,紮實推進,實施從程序由13個環節簡化到8個環節。
2020年6月份,由市政協牽線引進中升乙源公司企業代建租賃加梯模式,深受業主歡迎,
目前已在全市推廣,有力推動了我市加梯工作的進度。「目前,九江加裝電梯主要有業主自籌資金和公司代建租賃兩種模式。」九江市加裝電梯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張黎明說,全市各縣區均已啟動了加裝電梯工作,並全力推進該項目的順利進行。
創新模式受歡迎
13日早上,銀桂苑的加裝電梯項目現場,工人正在進行前期的地下鋪線作業。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市加梯工作,累計審批通過273臺,已建成交付業主投入使用39臺電梯(中心城區11臺、修水縣15臺、武寧縣7臺、都昌縣3臺、德安縣3臺、永修縣2臺),正在施工建設200臺。其中,企業代建租賃中心城區正在施工2臺,均在銀桂苑小區,梅園小區和二馬路社區各有一個加裝電梯已經批覆等待開工;都昌縣3臺和武寧縣7臺已經由企業免費代建完成,已經投入使用。
負責代建的中升乙源公司負責人汪經理介紹說,年後還會有一批加裝電梯項目開工,「潯陽區的需求比較多,每天都會接到業主的諮詢電話。」據了解,加裝電梯的各業主家庭成員均需辦理門禁卡、刷卡上下電梯,「擬定價0.2元/次,具體還要經過物價局核准,針對70周歲以上老人、軍烈屬、低保戶、殘疾人,憑頤養出行公益卡免費乘坐。」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在指定銀行每人定存5000元,每戶最高不超過1.5萬元,後辦理免費乘坐門禁卡,定存的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均歸業主所有。
針對這種「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模式,柴阿姨很開心,「以前要業主自籌資金,我們也碰到了困難,一二樓不用出錢,高樓層談下來要出六七萬左右,這筆費用對我們退休老人來說不少了,但是腿腳不便每次上下樓都是『磨難』,現在這種形式我們十分期待。」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周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