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家日本動畫公司的上一年:平均每家年收入5663萬元,3家倒閉

2020-11-2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 三文娛,36氪經授權發布。

疫情還沒來的2019年,273家日本動畫製作企業的營收合計人民幣152.93億元,同比增長0.5%;平均每家收入為人民幣5663.70萬元,同比增長4.2%。

今年10月12日,日本的帝國資料庫發布了報告《動畫製作業界動向調查(2020年)》,該調查已是帝國資料庫進行的第5次調查,今年統計分析了日本273家以動畫製作為主業的企業。

此次報告的要點如下:

  • 2019年(根據公司1月~12月財報數據)273家動畫製作企業的營收合計2427億49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2.93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的收入為8億9900萬日元(人民幣5663.70萬元),同比增長4.2%,達到了2007年(約10億日元)頂峰的約9成之多。另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可能會面臨10年來首次的市場規模縮小困境。

  • 「總包、統包」企業類別裡,2019年這類企業的平均收入為17億4200萬日元(人民幣1.09億元),同比增長3.7%。收入方面,「增收」的41.0%佔比大大超過了「減收」的24.8%,並且和所有動畫製作公司整體相比,「增收」的佔比也更高。利潤方面。最終結算為「增益」(利潤增加)的佔比47.1%,比上年減少。「減益」(利潤減少)為41.2%,是2015年以來時隔四年「減益」比例的首次增加,「赤字」佔比達到25.5%。

  • 作為「轉包或分包」參與動畫製作的「專門工作室」類別裡,2019年這類企業的平均收入為3億3700萬日元(人民幣2123.10萬元),同比增長5.8%,連續3年增加。收入方面,「增收」佔比為36.1%,雖然略低於「減收」佔比的36.7%,但連續2年增加。利潤方面,「增益」企業佔56.3%,「減益」企業佔32.8%,「赤字」佔比為17.2%,是過去10年間第二低的水平。

下面,讓我們看詳細說明。

疫情前的這一年,日本動畫業界的主要動向

帝國資料庫在調查裡提到,2019年,日本動畫業界主要有三個動向。

第一,·電視動畫製作數量連續2年減少,網絡播放市場規模首次超過影像市場。

根據日本動畫協會的調查,2018年的電視動畫製作數量為332部,連續2年減少。這是自2007-2010年「動畫業界泡沫破裂」以來,時隔8年又一次出現製作數量連續2年下滑的情況。儘管電視動畫製作數量連續5年超過300部,保持著高水位,但近年來進一步的增長卻有觸頂的勢頭。

另外,網絡播放市場規模(595億日元,37.49億元)首次超過了長期以來佔業界重要地位的影像市場規模(587億日元,36.98億元),動畫的消費方式正在從光碟等「實物」向「數字」轉變。

第二,《鬼滅之刃》社會現象化,《五等分的新娘》、《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等話題作品接連不斷。

2019年的動畫方面,全年都有話題作品和熱門作品的湧現。

電視動畫《鬼滅之刃》為漫畫動畫化作品,原著2016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周刊少年跳躍》雜誌連載,包含電子版在內累計發行超過1億冊。動畫以大正時代為舞臺,描寫主人公·炭治郎和妹妹·禰豆子的故事,除了在宅群體之外,還在更廣泛的年齡層中獲得了爆炸性且長效的人氣,成為了大熱的現象級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漫畫原著改編的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近日在日本上映,以上映三天累計動員觀眾342萬人次,首日突破10億日元,3天突破46億日元(約人民幣3億元)的票房成績,拿下日本影史開畫記錄的第一名,超過2014年上映的《冰雪女王》、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打破了《蜘蛛俠3》在2007年保持的6天31.87億的票房紀錄,成為日本國內上映電影票房和動員觀眾人數第一。

此外,《五等分的新娘》、《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等人氣作品也相繼上映,泡麵番領域也有《八十龜的觀察日記》等話題作品。

日本的動畫電影也產生了熱門作品。打造了現象動畫電影《你的名字。》(2016年)後,新海誠導演的新作《天氣之子》在2019年登陸院線,票房收入也突破了140億日元(8.82億元)。

第三,製作公司的大型M&A與其他合作引人注目,日本其他行業的企業和中國等外資企業更加接近日本動畫業界。

圍繞著到2019年為止的動畫業界的動向,製作公司的併購(M&A)、合作、共同出資設立動畫製作公司等活動引人注目。由於動畫製作的數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更好地確保產能安全已成為重要問題,為了鞏固人才優勢和提高工作效率,以製作公司為中心的合縱連橫正在進行。

另外,也出現了其他行業企業進入動畫製作市場的例子,比如房地產公司いちご不動産新成立了動畫製作公司,以總包的身份開展作品製作事業。該公司已參與動畫《VLAD LOVE》的製作並出資全部製作費用,押井守擔任該作品的原作·劇本·總導演。

海外勢力接近日本動畫業界的舉措也引人注目。Netflix在日本市場接連發布新動畫,致力於吸引日本動畫用戶,並尋求以日本品質為目標的本土化。繪夢動畫和彩色鉛筆動畫等中國勢力逐漸進入日本市場也是近年來的特點之一。

動畫製作企業的平均收入5663.7萬元

接下來,看日本動畫製作市場的規模和趨勢,看日本動畫製作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動向。

整體動向

動畫製作市場規模破2400億日元,創歷史最高記錄,增速度卻急剎車。

2019年(根據公司1月~12月財報數據)動畫製作業界的市場規模(273家企業)為2427億49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2.93億元),自2011年以來連續9年同比增長,刷新了過去的最高記錄,但0.5%的同比增長率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進入2010年代後,雖然動畫製作業界的規模急速擴大,但2019年的成長速度卻出現了急剎車。

2019年所有製作公司的平均收入為8億9900萬日元(人民幣5663.70萬元),比上一年增加了4.2%,約為動畫泡沫崩潰前的2007年頂峰(約10億日元)的9成,自2016年以來連續4年擴大。

收入方面,「增收」佔38.0%,大大超過了「減收」佔比的22.4%。

利潤方面,2019年「增益」的構成比為52.2%。超過2018年的48.8%,並且連續2年同比為正。

各公司都以動畫作品為中心,相應地確保了製作量,劇場版動畫也很暢銷。另外,一般認為動畫製作需要花費大量費用,從過去的實際成績來看,可以確保適當的製作費用交涉和單價上漲,除此之外,也有從中國的動畫製作公司和視頻平臺接受大型項目的訂單等,帶動了動畫製作公司的業績提高。

但是,由於人工費和設備投資的負擔,以及外部訂貨量的增加,導致成本的上升,這在很多企業中都是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總包、統包」企業

受益於暢銷作品,收益的分散化將有助於穩定性。

從平均收入來看,擁有直接委託、完成製作能力的「總包、統包」企業」,2019年的平均收入為17億4200萬日元(人民幣1.09億元),同比增加3.7%。

收入方面,「增收」企業的41.0%佔比大大超過了「減收」的24.8%,增收企業相比動畫製作公司整體的比例也高。

利潤方面,「增益」的構成比為47.1%,比上年有所減少,相對地,「減益」佔比為41.2%,是2015年以來時隔4年「減益」的比例首次增加,並且「赤字」的構成比為25.5%。

以製作量多的大型總包企業為中心,「總包、統包」企業除了持續篩選優質項目之外,還努力確保訂單單價的上升和作業的穩定收益。

另外,利潤率高的商品化販售和向製作委員會出資的版權收入的增加對業績有所貢獻。並且,劇場版動畫的大熱和電視動畫訂單等規模化的大型項目相繼產生,推動業績穩步發展。

另一方面,動畫業界也掀起了「工作方式改革」的浪潮,各公司都在忙於應對。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動畫製作者的選拔、培養以及CG等技術的活用,以及(超越了本公司產能的)部分訂單依賴外部產能等原因,導致成本上升也非常明顯,也有因此而減益的情況,很容易注意到收益結構的不穩定性。

轉包和分包企業

同樣受益於暢銷作品的增加,連續3年平均收入增長。

作為轉包或分包來參與動畫製作的「專業工作室」,2019年的平均銷售額為3億3700萬日元(人民幣2123.10萬元),比去年增加5.8%,連續3年正向增長。

收入方面,「增收」佔36.1%,雖然略低於「減收」的6.7%,但增收企業的比例連續2年增加。

利潤方面,「增益」佔56.3%,「減益」佔32.8%,「赤字」為17.2%,是過去10年間第二低的水平。

總體訂單量的增加、人才選拔和培養的效果、訂單消化能力的提高,使得收入增加的企業有很多。但是,為了應對訂單的增加,除了有積極選拔動畫製作人才和利用外部產能等措施外,伴隨著器材老化和應對數位化的舉措,設備投資的成本負擔也會增加。

另一方面,受項目增加的影響,除了開始有篩選高回報項目的傾向外,隨著數位化的進展,以前在製作流程中使用的手工分鏡和版面設計用紙的經費削減也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能帶動增益佔比的提升。

2019年破產、停業/解散的企業有3家,同比減少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日本動畫製作企業所在地、企業規模、倒閉的動向。

報告發布期為止,273家動畫製作企業中,約9成企業的總部位於「東京都」(243家),都內23區分布著197家企業,「杉並區」(56家)和「練馬區」(32家)兩個區約佔23區的半數。23區外還有「武藏野市」的12家和「西東京市」的8家等。

此外,在東京都外的地方設立總部的動畫製作企業,或是都內企業在都外針對特定領域設立工作室的情況也在增加。隨著數位化、網絡化的推進,製作公司不一定需要專注於在東京極度集中了。

企業規模的收入方面,佔比最多的是「1~3億日元」(79家公司)和「不滿1億日元(78家)」,分別佔全體的3成左右,可見小規模製作企業的收入規模正在擴大。

企業規模的員工數方面,佔比最多的是「5人以下」(90家),其次是「6~20人以下」(87家)。總體來說,100名員工以下的企業佔全體9成以上的特點沒有變化,但是近年來由於人才不足等原因,動畫製作者的範圍不斷擴大,各公司的員工規模有增加的傾向。

2019年,日本動畫製作企業有2家破產,1家停業/解散,共計3家,相比總共12家的2018有明顯減少。

分析動畫製作公司經營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人才不足造成的人事費高漲,以及給外包公司支付的費用增加,使得經常出現虧本的情況,導致資金周轉陷入困境。近年來,製作公司對所屬動畫製作者的薪酬難以支付、延遲支付問題頻發後破產的現象引人注目。

總結

2019年的動畫業界,可以說是受惠於多部熱門作品的一年。電視動畫方面,《鬼滅之刃》在廣泛的年齡層獲得了爆發式的高口碑和長期的高人氣記錄。劇場版動畫方面,新海誠導演的最新作《天氣之子》票房收入突破140億日元(8.82億元),成為熱門話題。

另一方面,2019年7月發生了京都動畫縱火事件,造成該公司36名員工喪命的慘劇。以《涼宮春日的憂鬱》為代表,京都動畫在2000年代後半期以後是日本動畫的標杆之一。這次是縱火事件導致了公司的人才流失、製作資料等物資損失,給日本動畫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但是,該公司重新開始了製作活動,新上映的劇場版《紫羅蘭永恆花園》開了個好頭,京都動畫開始走向復興的新道路。

動畫製作公司維度,在所謂的「動畫泡沫崩潰」之後,收益的多樣化正在進行著,版權收入的擴大可以說是其代表之一。另外,近年來,美國的視頻平臺和中國的動畫製作公司為了提高品質,花費了大量的費用,向日本的製作企業增加訂單,這樣的外部需求也成為了產業的順風。2020年,日本動畫也將作為全球動畫領域的標杆之一繼續維持其地位,對日本動畫製作業界來說是一個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但是,為了長期經營環境的改善,需要有效應對動畫製作人才的不足。並且伴隨訂單量的增加,製作日程的過密化,以提高效率為目的的設備投資帶來的成本等方面,導致勞務和產能上要解決的問題堆積如山。

近年來,受「工作方式改革」的影響,各種應對措施大幅增加了成本負擔,給收入和利潤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新的問題也隨之暴露了出來。2020年代的動畫製作業界,將以改善動畫製作現場的勞務環境和應對由此產生的成本負擔為主題進行優化調整。

在短期內,受疫情的影響,動畫製作業界今後的動向令人擔憂。在動畫製作業界,作為防止感染的對策,已經在進行原畫作業和後期錄音等工作的切換調整,務必採取對策使疫情對製作活動的影響抑制到最小。另一方面,在勞動密集型的相關行業,也會受到疫情影響,帶來會降低勞力和效率的負面問題,可能發生由於製作日程的延遲而延期播放新作動畫的情況,以及意外成本上升等不可抗現象。

因而,2020年的預算中也有一些預計減收減益的動畫製作企業,並且這一範圍在業界內也有擴大的傾向。在這樣的情況下,2020年的動畫製作市場有可能從持續9年的擴大傾向轉變為時隔10年的首度規模縮小。

*註:正文中的人民幣均按照10月21日日元兌人民幣匯率換算

相關焦點

  • 273家日本動畫公司的上一年:平均每家年收入5663萬元
    疫情還沒來的2019年,273家日本動畫製作企業的營收合計人民幣152.93億元,同比增長0.5%;平均每家收入為人民幣5663.70萬元,同比增長4.2%。《動畫製作業界動向調查(2020年)》,該調查已是帝國資料庫進行的第5次調查,今年統計分析了日本273家以動畫製作為主業的企業。
  • ...共對全市345家影院予以支持,平均每家影院約5萬元。-FX168財經網
    2020-07-08 12:05:27來源:FX168 【上海發放1800萬元影院停業補貼平均每家影院約5萬元】據新民晚報,經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上海市管理委員會審定,今天上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市影院停業補貼項目正式公示。
  • 兩部誰做誰死的動畫,是詛咒還是巧合,為何日本動畫公司容易倒閉
    近年來日本動畫的產出量越來越高,全世界觀看動畫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然而倒閉的動畫公司卻也在不斷增加,僅2018年就有11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但到了現在也沒事,不過從AIC的重組,GONZO的被收購和IMS的倒閉中,我們便能看出日本動畫公司生存的艱難,那麼為什麼日本動畫公司那麼容易衰落,破產,倒閉呢?
  • 今年6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製作外包資金鍊都是問題,如何自救?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製作成本上漲,外包費用增加,資金鍊斷裂,2013年成立的日本動畫公司Production IMS 在5年後宣布破產。而這是今年已知倒閉的第6家日本動畫公司。
  •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新高 日本34家拉麵店倒閉】你喜歡吃日式...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新高 日本34家拉麵店倒閉】你喜歡吃日式拉麵嗎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今年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將創歷史新高。
  • 日本動畫業界低迷:動畫公司收益大不如前,部分公司慘遭破產!
    日本動畫業界低迷:動畫公司收益大不如前,部分公司慘遭破產! 2016年,動畫製作公司的總收入為1813億4700萬日元,是這10年內總收入最高的一年。但是,每家公司的平均收入卻只有7億9900萬日元,與以往的10年相比大約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 13家玩具公司的上半年:7家營收過億,8家盈利5家虧損
    13家公司財務數據+9家公司玩具業務詳解。疫情也直接影響了玩具行業。2020年上半年,主營業務含玩具的13家上市/掛牌公司中僅有5家營收增長,3家公司營收和扣非淨利潤雙增長。且這3家公司中,有一家虧損。但是,相較於以動畫內容製作及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玩具/衍生品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 ...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
    2020-10-13 07:29:51來源:FX168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新高日本34家拉麵店倒閉】你喜歡吃日式拉麵嗎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
  • 百人團隊一年創收550萬,國產動畫公司賺錢了嗎?
    今天(4月30日),隨著部分新三板公司表示受疫情影響、要將財報披露延期到六月份,大多數上市和掛牌公司都已經發布了2019年度報告。從這些報告,我們得以更進一步觀察文娛行業各領域公司的經營情況,三文娛將陸續推出系列分析文章。在3wyu.com網站上搜索「賺錢了嗎」可以回顧往期。
  • 日本的動漫公司都在哪裡安家
    日本的動漫大師們都住在哪裡?從動漫《白箱》和《爆漫王》中可以看到,動漫這行業加班加點通宵是家常便飯,工作室或公司就是家,找到公司,動漫大師們就不會太遠了。這個問題就可轉換成「日本的動漫公司都在哪裡安家」,查公司總部,按這個思路來就簡單多了。地理篇:地理地理地圖的道理先來看看中野區在地圖上是個什麼位置。然後看看東京都各區的房價。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從淨利潤來看,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超過千萬元的有4家動漫公司,8家動漫公司淨利潤不足千萬元,其中6家不足300萬元,淨虧損的動漫公司有10家。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
  • 日本首相菅義偉年收入曝光 正常情況下輕鬆入帳260萬元
    日本首相菅義偉年收入曝光。近日,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辭去日本首相一職,菅義偉當選日本第99代首相,那麼當上新首相收入也會跟著走上人生巔峰嗎?根據日媒《日刊體育》援引日本內閣人事局消息稱,目前首相的月薪是20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另包括40.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地區補貼,每月收入共計24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5萬元)。包括其他調整金額在內,日本首相的年收入約為404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0萬元)。
  • 中國資本救了日本動畫?
    作者|張家欣編輯|李春暉 8月10日,調查機構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發布了《動畫製作公司經營實態調查(2018年)》,從數字角度給出了明確信號:日本動畫不僅沒完,而且還開始回暖了!這份以255家日本動畫公司數據為基礎的報告顯示:2017年,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總體收入為2037.21億日元,首次突破2000億日元,與前年相比上漲8.2%。
  • 國產動畫公司賺錢了嗎?
    16家以動畫為主業的公司中,有9家進行了減員,2家公司2019年末與年初的在職員工數不變,4家增員。這意味著,多數動畫公司在2019年繼續裁員進行節流。裁員不易,管理者很可能會敗掉多年積累的口碑。不過,開源增加利潤卻是更難的事。在我們統計的這16家公司中,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加的只有3家,其他公司或剛扭虧為盈,或繼續虧損,或盈利下滑,甚至還出現在職員工數量過百、去掉政府補助之後的一年營收僅兩千多萬的情況。如何賺錢,依然是動畫公司們難念的經。
  • B站整合繪夢動畫,字節11億元投資掌閱,騰訊又投了2家遊戲公司
    年1-9月的數據來看,6家公司的營收都在下降。淨利潤方面,6家公司中有4家虧損,奧飛娛樂虧損5573萬元,另一家高樂股份也虧損了超4000萬(同比減少525.02%)。:6家盈利  18家文旅公司中,1-6月虧損但1-9月實現扭虧為盈的公司有5家。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  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
  • 16家衍生品/玩具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部分公司實現增長
    2019年「雙11」,泡泡瑪特的天貓旗艦店銷售額達到8212萬元,同比增長295%——這在天貓玩具大類中排名第一,首次超過了丹麥樂高、日本萬代等國際品牌。現在又傳聞稱,泡泡瑪特計劃赴香港上市。在頭部IP、頭部公司狂飆突進的同時,我們統計的這些公司也實現了不錯的增長,除了依靠收購實現衍生品相關業務收入大漲的美盛文化和智高文創,大部分公司的業績增長都來自業務收入的增加。
  •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國內拉麵館破產倒閉數量達34家,創下自...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歷史新高#】在日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拉麵館客流量驟減,原本紅火的拉麵生意隨之一落千丈。據日本一家主流市場調研公司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國內拉麵館破產倒閉數量達34家,創下自2000年以來的同期新高。此外,還有大量門店因不看好經營前景而主動關門。目前日本全國可查詢到的拉麵館數量約為25800家。
  • 幾十家公司拒絕製作巨人最終季,只因原公司為做巨人險些倒閉?
    《巨人》絕對算是一部可以封神的動畫。諫山創的原作漫畫在經由WIT STUDIO改編成動畫後可以說是完美的。無論是畫風,音樂,還是動作戲都是近些年日本動畫中可以被稱為頂尖的。第一部中讓人瞠目結舌的劇情也吸引了一大批不關注動畫的人去看了這部《巨人》。可以說,《巨人》是很多人的入坑之作。但很遺憾的是,不久後《巨人》就因為尺度原因在國內遭受下架。漸漸得也只有真愛粉會去追這部動畫的續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