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中嶺:TOD是地產行業新藍海

2020-12-02 企業觀察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房企通過與地鐵公司合作或獨立投資拿地,投身「TOD項目」開發熱潮。


「在軌道交通、新型城鎮化以及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三大浪潮複合推動下,我國TOD發展迅速。」11月18日,在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的「2020中國地產時代百強論壇」上,越秀地產TOD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軌道交通公司總工程師肖中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城市角度看,TOD是現代都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也是城市更新和新城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房地產角度看,目前行業發展邏輯已發生轉變,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極。而TOD則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新藍海。


雖然市場前景較好,但肖中嶺同時指出,在TOD項目開發過程中,企業也將面臨規劃設計難、涉鐵技術難、開發周期長、墊資壓力大、對長期的物業持有及城市運營能力要求高等多個難題。


時代周報: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TOD模式。這其中的動力是什麼?


肖中嶺:在城市層面,大規模城市軌道建設改變著城市的功能結構。TOD是一個極具綜合性開發的城市發展模式, TOD的綜合開發對區域交通體系構建、公共服務供給、產業功能升級、城市界面整合、建築形態控制等城市存量整合優化,促進城市有機統一的協調發展。正如成都政府已將TOD綜合開發,視為建設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要路徑,也是落實城市總體發展目標的主要方法。


從地鐵公司角度看,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軌道交通建設快速發展,軌道交通公司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以往,軌道交通公司的收入主要以票務為主,但這遠遠滿足不了高額的運營補虧和還本付息。TOD物業開發的收益可反哺到軌道交通建設,已成為每個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深圳地鐵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已佔主營業務重收入的67.7%,為他們的軌道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從房地產角度看,房地產行業目前已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發展邏輯發生轉變,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極。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目前中國在建地鐵線路總長5942.7公裡,在建車站4149個,實施的建設規劃線路總長5685公裡,規劃車站4006個,未來TOD市場規模高達20-25萬億元。可以說,TOD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新藍海。


時代周報:一個成功的TOD,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態?


肖中嶺:TOD作為城市發展的一種模式,是一種動態理念,需隨時匹配城區發展程度。在軌道交通、新型城鎮化以及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三大浪潮複合推動下,我國TOD發展迅速。一個成功的TOD,融合了軌道設施建設、產業聚集、產業升級等,具有一定的人口經濟規模,實現職住平衡、軌道、產業、文化、生活等融合發展。


時代周報:TOD在實操過程中,主要難點在哪裡?


肖中嶺:一是規劃設計難,這主要包括TOD項目涉及軌道線網與建設規劃。在規劃層面,需要前置跟相關部門一起聯手參與軌道與城市協同發展研究,如軌道線網周邊土地開發規劃研究等。


二是涉鐵技術難。TOD要求對土地要具有高效利用,地鐵上蓋物業開發和地下空間的對接需要具備專業的開發技術和經驗。特別是一、二級聯動同時開發,施工必須做得非常精細,既要保障地鐵站點上蓋建築的安全性,也要保證車輛段的內部施工的穩定性。


除上述兩個難點外,TOD項目還存在開發周期長,墊資壓力大,對長期的物業持有及城市運營能力要求高等難點。


時代周報:不光是地方政府,今年3月,越秀地產董事長林昭遠在全年業績會上說,「軌交+物業」模式應該會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越秀為何會高度看好TOD的發展?和其他企業相比,越秀發展TOD的優勢是什麼?


肖中嶺:首先,越秀TOD發展並不是從這幾年才開展,而是隨著廣州地鐵一期成長。從最初位於廣州地鐵1號線體育中心站點旁的廣州財富廣場,到後來1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點廣州東站,站點直駁東方寶泰商場,再到地鐵3號線和5號線交匯珠江新城站,廣州CBD地標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都是由越秀打造的。


在這23年中,越秀TOD經歷了1.0-3.0的版本升級,積累了大量建設技術;2017年,為適應市場變化,廣州地鐵入股越秀地產,進一步鞏固雙方合作關係,共同打造了越秀TOD4.0的產品,特別是土地一二級聯動的開發取得階段性的創新與進步。


未來,我們將打造涵蓋「智能」的越秀TOD5.0產品,不斷促進廣州的城市建設發展。


其次,我們創新「開運金」的獨特商業模式,有利於提升對長期物業持有和運營的能力。我司在商業模式上開創了「開發+運營+金融」的獨特模式。在開發階段,充分利用槓桿加快業務發展(比如在拿地環節與投資基金合作,以小資金撬動大項目);在運營環節,我們通過社會資源的整合,加強商業物業的運營及培育,利用各種金融工具釋放沉澱資金。


最後在金融方面,我們依託房產基金「越秀房託」,將優質項目注入該資金,可快速回籠成本並持續獲取項目的未來收益。廣州的維多利廣場,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都是利用此模式運營。


TOD項目對於物業長期持有要求能力較高,我司的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能滿足TOD項目需求。我們可依託母公司越秀集團的資源,打造多個複合業態空間、產業導入等,有利於推動TOD項目的發展。


時代周報:去年,越秀地產一位負責人介紹,在TOD項目開發過程中,公司前後歷時共28個月,走訪了11個城市的32個項目,深入200多組家庭深入訪談,並進行了12000份問卷和12項專項研究。問卷調查主要圍繞哪幾個層面展開?我們從中得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肖中嶺:問卷調查主要從車輛段上蓋項目的歸家動線、車輛段上蓋項目周邊交通流線規劃、客戶畫像和需求(孩子/女性/老人日常起居需求、室內基礎居住性能、家政活動)等多個層面展開。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客戶希望社區內部的交通流線不要太長,同時希望車流和人流設計合理等。因此,在項目中我們引入了專業機構,如交通顧問單位奧雅納對項目進行交通人流數據分析,對車輛段蓋上和蓋下的交通聯繫設施制定定量涉及,科學嚴謹地論證出解決複雜的立體交通、學校早晚高峰接送等一些列難題的最優策略,加強了蓋上社區與周邊地塊的聯繫,提升項目的生命力。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肖中嶺:用TOD縫合城市,實現城市更新發展
    2020年大勢年終復盤,全面解析穿越周期知道,精準指引行業新路向。越秀地產TOD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軌交公司總工程師肖中嶺「通過TOD模式縫合城市,可以實現城市更新,並能帶動城市區域的發展。其關鍵作用在於構建城市核心、提升公共運輸、重塑城市活力。」
  • 很多人都不知道tod樓盤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都不知道tod樓盤是什麼意思,其實tod樓盤是指在tod區域內建造的樓盤,一般泛指交通、商業一體化的修建區域,是綜合開展的步行化城區。tod樓盤指的是在tod區域內建造的樓房。一般來說,tod樓盤在交通出行以及區位條件等多個方面都處於比較優勢的地位,並且周邊的物業增值才能以及保值才能也是比較強的,此外,這類房子不只有著完善的配套設施,並且住所的產品挑選也愈加豐厚,小區在美化設計方面也會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因而也受到許多購房者的青睞與認可,因而這類房子其實是值得購買的。
  • 中國鐵建地產牽手華為 開展TOD領域深度合作
    8月31日,中國鐵建地產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標誌中國鐵建地產集團跨界整合細分行業龍頭資源,推進公司業務賦能升級、提質增效再次邁出堅實一步。中國鐵建地產集團總經理李興龍,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出席籤約儀式。
  • 中國主題地產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隨著行業暴利時代一去不返,房地產市場傳統規則正在解體,新的遊戲規則正在建立。包括養老、文化在內的一系列主題地產在地方政府和政策扶持的推動下,成為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涉足試水的新藍海。所謂主題地產,就是以養老、文化、旅遊、演藝等資源為核心,通過整合產業和房地產業的資源、市場等要素,實現聯動互補的一種地產開發模式,其本質是利用產業輻射範圍提升區域房地產價值。
  • 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開幕
    這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盛會。據年會主席、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介紹,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本屆年會的主題是「謀變煥新 創造未來」,論壇共分「新戰略、新消費、新運營、新機遇」四個板塊。
  • 疫情加速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行業趨向合縱連橫
    科技往往能夠給行業帶來變革機會,迸發出新的生機。近年來,各行各業的發展策略似乎都離不開數位化,數位化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商業地產則也同步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疫情之後加快進行數位化轉型。但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不能一步到位,如何能夠讓數位化真正在商業地產的運營中發力,也是行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疫情對文旅地產行業和企業影響專題採訪
    近日,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發布《關於聯合房訊網 「疫情對文旅地產行業和企業影響」 專題採訪的函》,發起新文旅50人專題採訪行動,邀請50位文旅地產行業內的公司老總、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和運營機構,圍繞影響和衝擊、應對和反思、預測和展望等為文旅地產行業平穩發展提供真知灼見。
  • 安信證券:格力地產擬收購珠海免稅,徵程免稅藍海
    同時向中國通用技術公司下屬通用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8 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外支付本次收購現金對價和標的公司項目建設),且不超過格力地產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免稅集團股權的 100%。預計發行數量不超過 1.86 億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交易前格力地產總股本的30%,發行價格為 4.3 元/股。
  • 「智能門鎖」行業藍海未來潛力無限!TCL智能家居誠邀您的加盟
    「智能門鎖」行業藍海未來潛力無限!TCL智能家居誠邀您的加盟 5G時代的出現與AI智能技術的飛躍,加速、推動著人類智能生活的到來。
  • 沃享科技斬獲「「金坐標獎」——年度商業地產傑出服務商」獎
    從角逐商業藍海,到場景變革重塑;從為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到商業周期再出發!中國商業地產節(專題閱讀),猶如一位歷史記錄者,見證著中國商業地產14年發展變遷。   2019年4月10-12日,由贏商網主辦的第14屆中國商業地產節,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如期開幕。
  • 新城控股攬獲第14屆中國商業地產節【金坐標】六項大獎
    從角逐商業藍海,到場景變革重塑;從為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到商業周期再出發!中國商業地產節,猶如一位歷史記錄者,見證著中國商業地產14年發展變遷。   2019年4月10-12日,由贏商網主辦的第14屆中國商業地產節,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如期開幕。
  • 融資新變局的5個預判,地產行業「滾石難題」終於有了個參考答案
    「這塊大石頭是行業自身規模與債務規模疊加,這個坡度是當下政策、經濟和市場環境構成。石頭越往上走越吃力,甚至有滑落山坡,墜落谷底的隱患存在。」這個「滾石難題」不僅成為懸在房地產行業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也同樣讓金融行業憂心忡忡。由於地產的強金融屬性,金融與地產早已成為一個「對偶關係」。
  • 熱烈歡迎和美家地產領導蒞臨新發地產集團參觀學習訪問
    8月26日,和美家地產訪問團一行四人在職能總經理兼權證部總監龐珊女士的帶領下,來到新發地產集團進行參觀學習訪問,一睹新發的別樣風採。在新發地產集團總部總經理兼權證中心總監袁軍先生的全程陪同下,一行人參觀了新發地產集團今年獨家斥資2000萬打造的新總部以及門店,對集團井然有序的工作氛圍和積極熱情的工作面貌很是欣賞。這是一次愉快的交流,大家共話行業發展風向,為經紀行業的明天建言獻策。
  • ELAB蔡雪梅:疫情讓地產和數位化建立最根本的連結
    樂居財經訊 王彥傑12月12日,「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的盛宴現場,來自地產物業家居三大行業百位大佬舉行13場見地直播。在數位化專場,ELAB蔡雪梅、佳兆業程芯蘭、禹洲張巖、華發戴戈纓展開對話。
  • 今日七宗土地拍賣,其中成都tod項目佔四個
    今日七宗土地拍賣,其中成都tod項目佔四個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2-23
  • 大健康行業已成藍海,「梅丹」先拔頭籌
    (原標題:大健康行業已成藍海,「梅丹」先拔頭籌)
  • 「紅」透地產圈 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圓滿落幕
    12月11日-12日,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房產、家居、物業行業領袖及精英,共同出席盛會,見證榮耀加冕。  今年的地產界「奧斯卡」,格外紅。  數位化營銷風潮席捲,中國地產行業的頂尖盛會迎來「裂變」。一場live show表演,百場直播帶貨,萬元置業紅包,從B端走向C端,落腳處在大勢所趨。
  • 行業驚喜!新晉品牌PG普那斯瓷磚盛裝啟航
    Gustavo、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副主任羅傑先生、佛山磚匠科技建材有限公司品牌總經理葉濤先生、銷售總經理葉景興先生、招商總監吳尚勇先生,攜手中潔網副總經理李天燕女士、碧桂園機器人谷建設指揮部成本採購部總經理李 慧女士、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金融地產教育中心班主任範莉女士、廣東龍享集團董事長馮漢龍先生、卓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江濤先生、深圳市博藝廊裝飾有限公司通城分公司董事長胡欣敏先生、深圳朗思設計公司設計總監
  • KilaKila:尋找新藍海
    隨著市場開始紅海化,2017年5月紅豆Live也很快找到了新的藍海市場——二次元直播,在此之前,雖然有B站、A站這樣的二次元視頻社區,但卻沒有成功的獨立二次元直播平臺,即便是A站孵化而出的鬥魚也最終走向了Twitch模式。紅豆Live(現KilaKila)則抓住了這個藍海。
  • 大唐地產上市:新起點、新徵程、新挑戰
    12月11日,大唐地產(股票簡稱:大唐集團控股,股票代碼:2117.HK)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大唐地產迎來又一個嶄新起點。當日,大唐地產在廈門大唐中心舉行香港上市慶祝儀式,政府領導、主要投資人、金融機構代表、中介機構代表、戰略合作夥伴、行業專業機構負責人、供應商代表及員工代表參與出席此次活動,共同見證這一裡程碑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