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ING 審核/張子揚 校對/葉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過去一年,受非洲豬瘟疫疫情的持續影響,豬肉價格一路攀升,不少養豬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根據牧原股份2020上半年財報,牧原股份上半年共賣出678萬頭豬,淨利潤達到108億,創始人秦英林也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王。
值得一提的是,秦英林還是福布斯2020富豪榜中國榜上的第8名,真正做到靠養豬發家致富。秦林英開始養豬是在1991年,當時他放棄「鐵飯碗」,辭掉無數人求而不得的公務員工作,從城市回到農村,帶著262元錢走上白手起家的道路。
但是創業並沒有秦英林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沒有固定資產貸不著款。因此,秦英林只能將家中蓋新房的錢拿去養豬,並且和親戚朋友借了一筆外債,才湊夠買第一批種豬的錢。不過,創業初期雖然條件有限,但是秦英林並沒虧待「豬」,為了搞好防疫、安全問題,秦英林為企業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標準體系。而且,堅持每周對員工進行培訓,講解專業知識。
正是憑藉這種負責、專業的態度,秦英林養豬場僅僅建立五年時間,養豬規模就擴大到10萬頭。進入新世紀後,牧原股份更是駛進了發展的快車道。牧原股份不僅對員工行為規範做出嚴格要求,而且還對員工進行更嚴格的篩選,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度以及學歷要求。
前段時間,牧原股份發出招聘啟事,月薪兩萬招收一流大學高材生養豬,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當然,牧原股份能夠成功不僅是因為豬養得好,更重要的是,牧原股份的經營模式更先進。
牧原股份所有豬都是自繁自養,相比其他公司收購養殖的模式,能夠更準確地控制規模,加強公司抗壓、抗風險能力。另外,牧原股份不僅有自己的生產、養殖基地,還有自己的屠宰工廠,即便沒有經銷商進行收購,公司也能做到自產自銷,整體營收情況不至於受外界因素影響。
綜合來看,牧原股份不僅規模足夠大,而且管理模式也足夠先進,這才是牧原股份能養豬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市場地位的重要因素。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