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豬大王悶聲發財,半年賣出678萬頭豬,淨賺108億

2021-01-10 數碼小妖精

文/JING 審核/張子揚 校對/葉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過去一年,受非洲豬瘟疫疫情的持續影響,豬肉價格一路攀升,不少養豬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根據牧原股份2020上半年財報,牧原股份上半年共賣出678萬頭豬,淨利潤達到108億,創始人秦英林也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王。

值得一提的是,秦英林還是福布斯2020富豪榜中國榜上的第8名,真正做到靠養豬發家致富。秦林英開始養豬是在1991年,當時他放棄「鐵飯碗」,辭掉無數人求而不得的公務員工作,從城市回到農村,帶著262元錢走上白手起家的道路。

但是創業並沒有秦英林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沒有固定資產貸不著款。因此,秦英林只能將家中蓋新房的錢拿去養豬,並且和親戚朋友借了一筆外債,才湊夠買第一批種豬的錢。不過,創業初期雖然條件有限,但是秦英林並沒虧待「豬」,為了搞好防疫、安全問題,秦英林為企業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標準體系。而且,堅持每周對員工進行培訓,講解專業知識。

正是憑藉這種負責、專業的態度,秦英林養豬場僅僅建立五年時間,養豬規模就擴大到10萬頭。進入新世紀後,牧原股份更是駛進了發展的快車道。牧原股份不僅對員工行為規範做出嚴格要求,而且還對員工進行更嚴格的篩選,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度以及學歷要求。

前段時間,牧原股份發出招聘啟事,月薪兩萬招收一流大學高材生養豬,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當然,牧原股份能夠成功不僅是因為豬養得好,更重要的是,牧原股份的經營模式更先進。

牧原股份所有豬都是自繁自養,相比其他公司收購養殖的模式,能夠更準確地控制規模,加強公司抗壓、抗風險能力。另外,牧原股份不僅有自己的生產、養殖基地,還有自己的屠宰工廠,即便沒有經銷商進行收購,公司也能做到自產自銷,整體營收情況不至於受外界因素影響。

綜合來看,牧原股份不僅規模足夠大,而且管理模式也足夠先進,這才是牧原股份能養豬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市場地位的重要因素。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中國「養豬大王」:半年賣出678萬頭,淨賺108億,如今身價2000億
    他就是中國「養豬大王」—秦英林。根據牧原股份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就賣出了678.1萬頭生豬,營業收入達到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淨利潤達到了107.84億元,同比增長7026.08%。可謂讓秦英林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王」。
  • 中國真正的養豬大王,3個月賣出超250萬頭豬,靠養豬淨賺40億
    正如誰也沒想到秦英林能靠養豬坐擁1330億身價一樣,真正有遠見卓識的人,不會輕視任何一份看似不起眼的職業。013個月賣出250萬頭豬,他靠養豬淨賺40億秦英林手下的牧原股份,在4月7日發布其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 中國真正的養豬大王:半年賣出678萬頭豬,靠養豬撐起3000億市值
    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上半年賣出了678.1萬頭生豬,實現營收210.3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3.76%;在去年一度淨虧損1.56億元的情況下,今年僅半年時間牧原股份就實現了淨利潤107.84億元。
  • 被低估的中國養豬大王,31天賣出91萬頭豬,靠養豬吸金31億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過去一年,豬肉價格大漲,養豬發家不再是一句玩笑話。許多養豬企業更是賺得盆滿缽滿,正邦科技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正邦科技在7月的31天裡,共賣出91萬頭豬,靠養豬吸金31億,同比增長超過247%,由於被牧原股份擋住了鋒芒,正邦科技成為中國最低估的養豬大王。單看正邦科技的名字,基本不會有人將公司和養豬聯繫到一起,畢竟在大多數消費者眼中,養豬和科技並不沾邊。但事實上,正邦科技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堅持用科學的方式養豬,而且相比賣豬,賣飼料才是正邦科技的主業。
  • 中國的養豬大王,靠22頭豬起家,豬價大漲後,今年有多賺錢?
    一、秦英林從22頭豬養到678.1萬頭 秦英琳是河南人,從小到大家庭條件都十分困難,他的父母都是靠種地才支撐他上學的到了1982年,秦英林已經讀到了高中,當時家裡為了供他讀書,生活變得更加拮据了,他為了補貼家用,為家裡緩解壓力,打算輟學回家養豬。 為了支持秦英林養豬的事業,他的父母四處借錢給他買了20頭豬。本想著靠著這20頭豬好好為家裡多掙點錢,但是因為他沒有養豬的經驗,結果20頭豬幾乎全部死了,這讓他損失慘重。於是,剛剛17歲的秦英林在父母的勸說下重返學校學習,決定讀大學。
  • 中國真正的養豬大王:養的不僅是豬,還是人民群眾的生命
    1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其中在中國富豪榜上,中國最大的養豬企業牧原股份創始人兼董事長秦英林、錢瑛夫婦以1330億元資產位列中國第九,蟬聯河南首富。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幹啥的?簡單概括的講,就是養豬的。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秦英林、錢瑛夫婦首次登頂河南首富了,近幾年秦英林、錢瑛夫婦靠著「養豬」幾乎是穩居河南首富的位置。
  • 養豬利潤?網友「同學養豬半年就在縣城買了地,換了大奔」
    (註:圖文無關,來源網絡)這兩年豬價持續走高,惹得不少行外人豔羨無比,也非常好奇養一頭豬到底能淨賺多少?關於這個問題,近日有網友@「韓國歷史時事」就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家養豬的經歷:養豬賺的都是辛苦錢!他家2008年從廣西陸川購買了兩頭本地豬。本地豬生出來的豬仔,可以當作母豬來培養。08年買的兩頭本地豬,經過三四年時間發展,就達到了幾十頭母豬的數量。
  • 養豬需要幾個月出欄,以現在的價格,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養豬一般幾個月出欄,一頭豬大概能賺多少錢?農村有一句俗語:「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在農村裡搞養殖是有風險的,而養豬同樣也是如此。從去年到今年,全國的生豬價格在持續高位徘徊,而養豬戶們也是大放異彩,出欄一頭生豬利潤的利潤在2000~3000元左右,而這樣的養豬利潤也是歷史養豬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 種豬大王再度衝刺IPO,一頭種豬淨賺6246元,有6成營收靠賣商品豬
    趁著「二師兄」熱度尚未完全消退,「西南種豬大王」天兆豬業再次和IPO槓上了。9月2日晚間,距離第一次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僅一周時間,四川天兆豬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兆豬業」)就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二度衝擊港股IPO。
  • 中國真正的養雞大王,一年賣出超9億隻雞,靠養雞年入258億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今生意種類的繁多也催生出無數領域的龍頭企業,就連一直大部分人瞧不起的養雞和養豬領域,都誕生了一個個像秦英林夫婦一樣身價超千億的富翁。而下面筆者要說的這位養雞大王——溫北英和溫鵬程父子,實力同樣毋庸置疑。
  • 「羅恩」魯伯特·格林特當爹又悶聲發財,投資市值2.1億,辦法樸實
    英國《太陽報》6月10日報導,魯伯特淡出大熒幕後改行進行投資,如今正在一邊享受生活,一邊悶聲發財。此前,由於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魯伯特獲得了約4000萬英鎊(約3.59億人民幣)收入。他陸續拿出部分資產進行房產投資,並開設了3家地產公司。
  • 中國「養豬大王」:22頭豬起家,如今身價破千億成河南首富
    於是秦英林便鼓動自己的父親,將家裡的800元積蓄拿了出來,買了20頭小豬,建起了豬舍。但讓對養豬有著極大信心的秦英林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和父親剛剛開始養豬之路,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由於缺乏相關的經驗,秦英林家的20頭小豬很快就死掉了19頭,只剩下了1頭長白豬。看著幾乎全軍覆沒的小豬,在看著父親,秦英林十分內疚,但迫於無奈,於是只得乖乖回學校上學。
  • 共享充電寶「悶聲發財」:進KTV先交1萬元,推廣代理一年淨賺20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創業最前線,作者丨付豔翠,編輯丨馮羽英雄還未誕生,隨著巨頭美團的「橫插一腳」,共享充電寶行業似乎又回到了野蠻生長期。直至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等品牌盈利的消息傳出,行業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格局後,外界才意識到,這「三電一獸」似乎將充電寶練成了吞金獸,正在「悶聲發大財」。新玩家還是在持續入場。從今年5月開始,美團共享充電寶項目開始瘋狂招人地推,希望通過人海戰術快速提高美團共享充電寶的線下覆蓋率,百城大戰已然拉起。
  • 養一百頭豬需要投資多少成本?看完你還敢養嗎?
    養一百頭豬需要投資多少成本?由於這兩年的生豬價格過高,所以很多養豬人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從養豬利潤來看,一頭生豬賺2000~3000元利潤也是養豬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如果現在出欄100頭肥豬的話,就可以淨賺賺20~30萬。也正是如此原因,今年很多養豬人也開上了好車、買上了豪宅,而這一切都是生豬帶來的紅利。
  • 丁磊「作秀」養豬?首富豬不止賣得貴,還關乎中國豬種存亡!
    對於外界的調侃之聲,丁磊的回應大多語焉不詳,笑而置之。他只是反覆強調一件事:這絕不是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想法。 這一切要從一頓火鍋說起。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 雖然事後有很多人復盤味央豬的成功經驗,但有一點,卻經常被人忽視,那就是網易味央豬的豬種,來自於中國本土的特色豬種:太湖黑豬。
  • 真正的「養豬大王」:靠22頭豬起家,如今身價千億,還是河南首富
    畢竟,中國的房價已經上漲了十多年,許多人從房地產行業賺錢。然而,近年來,國家一直在試圖進行宏觀幹預,所以房價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所以房地產行業不再被視為一個富裕的行業。但現在如果問,哪個行業賺的錢最多。估計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是養豬。今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剛剛發布,就有人注意到馬化騰排名第一,馬雲排名第二。進入前十名的還有許家印、李兆基、楊惠妍和李嘉誠。
  • 下崗青年創業變身「養豬大王」,用豬糞種藕帶領村民脫貧
    今年他種植了兩畝地的蓮藕,村裡的養豬大戶程林利免費給他提供種子,以及豬場的沼氣肥,並且包銷藕帶、蓮子和蓮藕,一年下來程先戰淨賺了5000多元。村民程先戰一家,是養豬大戶程林利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帶領村民脫貧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從事業單位下崗創業的青年,程林利的事業可謂一波三折,但他肯吃苦、愛鑽研,用十多年時間煉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 養豬年薪37萬,還能移民紐西蘭?
    1有錢人,都在養豬在最新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上,牧原股份秦英林家族以185億美元的財富排名43位,新希望劉永好家族排名第98位,資產為123億美元。從業績來看,上市豬企確實賺得盆滿缽盈。養豬技術類月薪1.5萬起,年薪隨隨便便就20萬+。可以說,2019年是豬年,2020年是養豬發財年。
  • 沒錢人還想進大廠,有錢人都去養豬了
    / 《國產凌凌漆》 據豬肉股三巨頭之一牧原股份的三季度財報,他們平均每頭豬的利潤超過了1700元。經驗豐富的股民一看這數字就反應過來了,「1頭豬=2瓶茅臺酒的利潤」。 然而,人們對養豬的關注度卻依然不敵房地產、網際網路,原因挺簡單——養豬太難。
  • 中國真正的養雞大王,月銷8000萬隻雞,靠養雞年入267億
    在今年5月,溫氏股份肉雞銷量更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56%,單月賣出0.85億隻。溫氏股份絕對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養雞大王。溫氏股份於1983年,由八人合資8000元成立。溫氏股份不僅在養殖技術上下了不少心思,同時,也在探索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多年來,溫氏股份先後開闢了農場結合、「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公司+養殖小區」多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