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星爺西遊三部曲的第二部,《西遊·伏妖篇》上映首日狂攬3.7億票房(目前已經突破5億),幾乎是第二三名票房的總和,不出意外地再創華語片神話。據不完全統計,該片至少打破了華語片預售票房最快過億記錄、單日最高票房紀錄,並成功刷新創華語片最快破2億乃至3億的紀錄。
可就上映首日的口碑來看,《西遊·伏妖篇》卻顯得欠了那麼一把火候,「爛片」、「3分」等評價不絕於耳,湧動出門的人潮甚至裹挾得我錯過了周星馳親自出馬的彩蛋。
有著西遊這個千年IP,再加上「喜劇之王」周星馳和「武俠之王」徐克兩強加持,雖然換掉了黃(渤)文(章)組合的票房保障,但吳亦凡、林更新兩個小鮮肉組合自帶的龐大粉絲群顯然更具票房號召力,再加上微博話題女王姚晨挺著大肚子加盟,以及重中之重的首日34%的排片率、片商預售時狂撒的補貼折扣。
從市場為王的角度來說,無論劇情褒貶,關於周星馳的西遊神話看來又該續寫了吧。
周星馳編劇的江郎才盡?
如果你看不懂《西遊·伏妖篇》,那就對了。但如果你連著預告片、彩蛋和《西遊降魔篇》一起看的西遊篇外篇,再試著複習完《大話西遊1、2》,相信會有頓悟的感覺。
單說這部被眾多人吐槽的劇情,伏妖篇的情節雖然延續著前一部驅魔人的故事,卻看上去並不新鮮:唐僧帶著前劇收服的猴子、豬妖和魚怪踏上取西經之路,僧猴二人相愛相殺,一路賣著腐上路,表面和諧卻暗流洶湧。
劇情設置上:故事按照三幕式進行,小妖蜘蛛精、大怪紅孩兒、終極boss九宮真人的階梯狀打怪設置中規中矩,對應到《西遊記》原著中,相應情節分別是「盤絲洞」、「紅孩兒」和「獅駝嶺」三部分。最後再加上白骨精的反轉飆戲呼應前篇段小姐的「我心裡已經容不下第二個人」,對猴子和唐僧通篇的賣腐也有了感情交代,算是在情節設置上的中規中矩之作。
而且,這部看不太懂的喜劇更是一部周氏喜劇的大集合。
比如後宮佳麗三千皆老醜是《大內密探零零發》,比如孫悟空一直咬在嘴裡的樹枝是致敬《逃學威龍》裡達叔叼的小木棍,如果你有細心看這部片,你還會看到林更新像當年的吳孟達一樣把樹枝抽出了煙。
蜘蛛精王麗坤在劇中的名字是戚秦氏,而這一姓名本屬於《九品芝麻官》裡張敏飾演的戚家少奶奶,就是被水師提督常坤的兒子常威強姦的那個有生兒子秘方的美少婦。再說到片中神一樣存在的如來神掌,雖然被吳亦凡只有一個表情的臉拉得有些垮掉的感覺,但至少在《功夫》的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越。
當然更少不了《大話西遊》。猴子帥氣亮相時的專屬配樂是《小刀會進行曲》,再說到貫穿始終的《一生所愛》,盧冠廷的原版早在上一部就被翻出了多少種異味,但總感覺能理解,因為唱的已是不同的愛情。
看吧,這種集合下讓你強硬一笑的則是是周氏無釐頭30年沉澱下來的專屬。
總的來說,《大話西遊》系列交代的是猴子轟轟烈烈的愛情,而《西遊》系列則是唐僧的西行漫記,是20年後與「愛你一萬年」相對應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或許,與其說周星馳在編劇上的江郎才盡,倒不如說是反映和總結了他和徐克在20年歲月中沉浸的人生感悟和現實種種。
西遊IP還會火多久?
從主演到監製、導演,周星馳賦予了「西遊」更深的內涵。其首導的《西遊降魔篇》內地票房達12億人民幣,全球票房超2.15億美元,位列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在首位的仍是一部西遊IP的電影,即鄭保瑞執導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隨後,讀娛君發現,近些年,「西遊」這個免費IP免費試用的現狀下,似乎每年都有西遊系列的影片上映:
2013年,《西遊降魔》,票房目前最高的12.46億;
2014年,《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緊隨其後,10.46億元;
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動畫題材,9.56億元;
2015年,《萬萬沒想到:西遊篇》,票房3.21億;
2016年,《大話西遊3》,票房3.6億;
2017年,《西遊伏妖篇》......
但用近些年的作品橫比曾經的《大話西遊》等西遊題材,在降魔篇之後,西遊IP改編下的電影在票房行的情況下,口碑似乎越來越差。由此也引發了業界的思考:「西遊IP下的電影是票房重要還是口碑重要?難道西遊文化就要慢慢走向差評麼?」
我認為:這些獨立於西遊基礎上出來的新個體,似乎都缺乏生命創新。
每次都玩情懷複製,太老套,用戶看膩了;
無創新,純粹複製經典,卻無法超越經典;
資本造就的《西遊》暴利亂象。
2017年到2019年西遊相關的影片還有不下十部,其中有《敢問路在何方》《悟空》《悟空傳》《西遊記之女兒國》《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等。
呵呵,拿「西遊」使勁做生意,有了票房沒有口碑,節操呢?
21家公司入股,西遊12億神話有望改寫
暫不說後來者,周星馳與徐克是強強聯手《西遊·伏妖篇》在生意上這次恐怕又要真正體現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諦。百度百科顯示,《西遊·伏妖篇》是由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而在投資方名單上,則出現了萬達影視、淘票票、華誼兄弟、貓眼等21家公司的大名,不乏叱吒國內影視行業的大公司和各大在線票務平臺。在周徐品牌的聯保下,萬達影視和華誼兄弟竟在這部電影前握手言和,令人不禁生出「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之感。
為了釐清利害關係,我們特意細數了這21家參與製作《西遊·伏妖篇》的公司,名單如下: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星輝海外有限公司
和和(上海)影業有限公司
象山澤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大地時代電影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橫店影視娛樂有限公司
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麥特影視文化傳媒(天津)有限公司
聯瑞(上海)影業有限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申(上海)影業有限公司
黑螞蟻(上海)影業有限公司
霍爾果斯和和影業有限公司
霍爾果斯聯瑞影業有限公司
無錫輝馳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蒙查查影視投資有限公司
從保底到發行,從票務到拍片,可以說貫穿了影片上市的全過程,從首日34%的排片率不難看出,
《西遊·伏妖篇》無異於在一艘影片發行的航空母艦上端行,即便口碑兩極分化現象嚴重,但在強大的團隊保駕之下,拿下春節期間票房冠軍已不是什麼難題。
《西遊伏妖篇》出品方有貓眼電影和淘票票,在線選座購買平臺的支持下,該片開啟了「票補+預售」模式,一度還出現了15.8元起看《西遊伏妖篇》的狂惠。但在首日的預售火爆後,15元左右的票價再難覓蹤影,以位於大三線的城市成都為例,取而代之的是平常時段40+、黃金時段動輒100+的高價,卻仍顯得一票難求。
從製作成本來看,公開信息顯示,《西遊伏妖篇》的投資成本為4.4億元,宣發費用1.2億元,按照票房三倍於成本才能盈虧平衡的一般規律,其票房至少要達12億元以上才能回本。而同時還有消息稱,《西遊伏妖篇》此次保底票房超過了《美人魚》,大約為30億元,業界對其所寄予的「厚望」,可見一斑。
尾聲
雖然照目前這種瘋狂的勢頭,周星馳帶來的西遊紅利能為21家資方帶來可觀的效益,但是呢?這種狂賺票房拉低西遊口碑的行徑卻要引起行業思考,不然到了後面,免費的西遊IP只會被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