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到了,可以來吃啦!」2月21日9點半,桐廬縣城普羅旺斯小區卡口出現了一個身影,小區住戶張詠超為志願者們送上了一砂鍋香噴噴的西蘭花香菇小米粥。
「味道很好」「熱乎乎的很暖胃」「不客氣,明天我再來送。」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這個卡口重複,自2月6日起至今,每晚9點半,暖心的夜宵一日都未曾間斷過,夜宵的製作者正是張詠超、邵惠仙夫妻倆。
夫婦倆準備的夜宵,每天不重樣
「第一天送夜宵來時,我們都覺得很意外、很驚喜。」在普羅旺斯小區卡口值守的縣統計局志願者楊小琦表示,從2月6日開始,每晚9點半都能準時吃上張詠超夫婦送來的夜宵,而且花樣繁多,沒有一天重複。
從志願者群裡發的圖片看,夜宵的品種非常豐富。有冒著熱氣的牛肉粉絲、湯汁濃鬱的手工麵條、精緻小巧的壽司、用番茄醬寫著加油的戚風蛋糕,還有一鍋鍋暖心暖胃的各類粥品。
「幾乎每個志願者都吃到過夜宵,大家都覺得這對夫妻太有心了,每天變著花樣做夜宵。」楊小琦表示,前幾日寒潮來襲,天寒地凍中大家擠在一頂小小的帳篷中忍不住搓手跺腳,當這一晚的夜宵——熱氣騰騰的八寶粥出現在卡口時,所有志願者的心頭都暖暖的。
因為感動,縣統計局特意寫了封感謝信到夫妻倆的工作單位——縣婦幼保健院。「在收到縣統計局的感謝信前,張詠超、邵惠仙夫妻倆的善舉在單位裡都傳遍了。」縣婦保院辦公室主任雷葉琴表示,同事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雷葉琴介紹,張詠超是縣婦保院的保衛科組長,平時負責醫院安保等工作,邵惠仙則是供應科的工作人員,負責消毒用品的供應,兩夫妻都是默默幹事不多言的人。
說起送夜宵的初衷,邵惠仙表示,兩夫妻每日進出小區上下班,看到志願者們在簡易的帳篷中就著寒風只能吃泡麵之類的方便食品,覺得非常心疼,就想著為他們做些什麼。由於兩夫妻都上班,只有下班回家才有空準備食材,因此他們決定每日送夜宵。
為了讓志願者們吃得更好,他們每日準備的夜宵都不一樣且花了不少心思。「有一晚,我做了戚風蛋糕,蛋糕上用番茄醬寫了大大的『加油』,這不僅是給志願者們加油打氣,更是希望這場『戰疫』早日結束。」邵惠仙說。
戚風蛋糕、珍珠奶茶、手工壽司……這些在管控時間想都不敢想的美食,普羅旺斯小區卡口的志願者卻有幸能嘗到,也因為大家喜歡,邵惠仙製作的夜宵量也越來越大。「一開始燒的是8、9人份的小砂鍋,慢慢變成10多人吃的大砂鍋,他們全部吃完,我就很開心了。」
邵惠仙反覆表示送夜宵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家人在小區卡口值守,能吃上熱乎乎的夜宵也會覺得心存希望與感激。她說:「送夜宵,一直會送到小區卡口撤了為止。」溫暖還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