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是三國時期劉備麾下的五虎上將之一,當年桃園三結義與劉備、關羽結為異性兄弟,一生徵戰無數,以忠厚勇猛著稱,與關羽合稱"萬人敵"。但是許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在日本也有一個人號稱"日本張飛",他就是本多忠勝。那麼,他憑什麼得此美名呢?今天月半叔就跟大家聊一聊"日本張飛"本多忠勝。
本多忠勝,乳名鍋之助,在他尚未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在對抗織田信秀的戰鬥中身中數箭而亡,年僅二十二歲。之後,鍋之助便與母親轉居洞村並在那裡學習書法、武術、槍法等技能知識。八歲時來到了妙源寺,跟隨僧人慶泉和尚學習《孫子兵法》,多次被師傅誇讚為奇才。學成之後便在三河地區流浪。
十歲那年,鍋之助被松平元康,也就是後來的德川家康召為近侍。從此以後,他便常伴德川家康左右,成為德川家康的親信。十二歲那年,正式取名為本多忠勝。他的第一戰便是與織田軍的戰鬥,在戰鬥中勇猛無比,大受稱讚,連德川家康對他也是刮目相看。隨後,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成著名的""清洲會盟",但是織田軍對德川家康和本多忠勝言語輕蔑,打心裡看不起,於是性子直爽的本多忠勝直接上前怒喝織田軍不懂帶客之道,看到本多忠勝大怒,織田軍連連道歉。
本多忠勝為人豪爽而且自幼勇猛無比。在十五六歲時就已經單騎斬將,兩次單挑獲勝,特別是在遠江掛川城之戰中,他身先士卒,率眾登城指揮作戰,擊敗了敵軍騎兵,從而使得這次戰役大獲全勝。從此,本多忠勝名聲大噪,許多敵人一見到頭戴鹿角兜,手持兩丈有餘的蜻蛉切的本多忠勝便四散潰逃。
在姊川會戰中,織田軍被捲入戰鬥,作為織田軍的盟友,德川家康也被迫參戰。在戰鬥中本多忠勝單騎追趕敵軍大將數十裡,最終將其擊殺。他的勇猛威武引起了織田信長的關注,戰鬥結束後要求見一見本多忠勝,織田信長一見到本多忠勝便被他氣場所震撼,親自為本多忠勝倒酒加賞,稱讚其真乃"日本之張飛"!
在後來的本能寺之變中,盟友織田信長自殺,德川家康也要自殺但幸好被本多忠勝阻止,多次勸慰之後才振作起來。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德川家康與四國形成同盟,在本多忠勝的輔佐下大獲全勝,為德川家康最終稱霸天下打下了基礎。相傳他一生中徵戰57次,從未受傷,被豐臣秀吉讚譽為"戰國第一猛將"。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與本多忠勝合兵一處,率領東軍一舉擊敗西軍,自此天下基本上歸德川家所有,立下不朽戰功的本多忠勝也位列德川三傑、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將之一。
本多忠勝深知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於是在德川家康成為徵夷大將軍之後第二年,他便以眼疾為由回家養老,過起了隱居生活。但是酷愛木雕的本多忠勝在一次雕刻中不小心割破手指而被細菌感染,最終引發併發症,六十六歲那年病死在桑名城。
在《九州劫》中,本多忠勝頭戴鹿角兜,手持兩丈有餘的蜻蛉切,立於石崖之上,背後被燒毀的房屋濃煙滾滾,氣勢如虹。他的被動技能"三河飛將"可使自己在受到傷害後恢復兵力,並對距離3以內的2個目標發動一次物理傷害。再搭配上他極高的物理屬性、防禦屬性和行軍屬性,不僅能給敵人重重一擊,還可以在戰鬥中恢復兵力,從而可以持續戰鬥。
當然,在遊戲中他最大的亮點還是極高的行軍屬性,擅長長途奔襲,殲敵於不備。但是他的缺點在於不善攻城,對於固守的城池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本多忠勝一生徵戰而未曾受傷,大概就是懂得揚長避短和急流勇退的道理!那麼,你是怎樣評價本多忠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