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胸肌就要追求兩樣東西,一個是孤立性,很多人發現做伏地挺身,手臂很粗胸肌不長,這就是孤立性不行。
還有一個是負荷,重量就要整上去,徒手健身,胸肌普遍都小,是因為重量不行。
平時家裡面健身,進行徒手健身,你會發現,這兩樣都沒有。
其實哪裡是沒有,是你沒有選對動作。
今天介紹幾個動作給大家,讓徒手練胸肌的效果更好。
不去健身房,也能練就飽滿胸肌,看好了。
雙槓屈臂撐(15次*4組)
屈臂撐它有兩個好處,其實健身房裡面都會練屈臂撐。
第一個好處就是,它對胸肌的形態影響最大,你的胸肌線條、輪廓,這些東西,屈臂撐效果最好。
因為它比較針對胸肌下沿和外延,看上去你的胸肌會沉甸甸的。
第二個好處就是,它本身負重就很強,而且還可以負重來做,掛個槓鈴片都可以。
所以不妨花點錢,買一個屈臂撐負重帶。
雙手撐好雙槓,身體略微前傾。緩緩下沉,到底部短暫停留,吸氣。撐起來的時候,手臂夾緊身體兩側,呼氣。重複15次,感覺輕鬆的話就加負重。或者放慢速度來做,體會胸肌擠壓和伸展。
夾胸伏地挺身(10次*4組)
夾胸伏地挺身,這是一個孤立性非常強的動作,孤立性超過了所有動作。
比如斯萬夾胸、繩索夾胸、啞鈴飛鳥,號稱孤立性很強。
在這個動作面前都是弟弟,它是可以直接讓你感受到胸肌收縮感的,而且是全程。
我有一段時間只練這個動作,胸肌感受很好,圍度增加也很快,但就是不敢負重。
所以新手、中階玩家都適用,老手的話就效果不是那麼好了。
找一個籃球,雙手握緊籃球兩側。要注意一點,大拇指方向朝下,不然腱鞘疼。如果身體顫抖的話,那麼就要放慢速度。習慣了之後,你就可以體會到胸肌發力了。下沉到胸肌觸碰籃球,上升到手臂伸直。動作越慢,胸肌體會越佳。
單臂槓桿伏地挺身(10次*6組)
囚徒健身裡面推薦的動作,我一直在做,到現在都感覺不是很好的掌握了這個動作。
唯一的一點感受就是,這個動作能把胸肌練到疼啊。
練到疼算什麼呢?當然就是增肌效果,你反駁就反駁吧,但是肌肉酸痛確實是衡量訓練效果的一個常見方式。
負荷很大,胸肌受到的破壞程度很大,其次是動作幅度大,胸肌收縮範圍大。
所以這兩個特點加起來,跟屈臂撐有的一拼。
一隻手,輕輕撫著籃球。另一隻手作為支撐點,進行運動。重心加在地面上的那一側。體會胸肌的收縮與伸展。推起時呼氣,下沉時吸氣。一定要挺胸,不然你會肩膀疼。
深度伏地挺身(15次*4組)
上面說的動作,那可能很多人直接就是做不了。
但是深度伏地挺身,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因為非常簡單,所以大家都能做。
平時那種伏地挺身,為什麼手臂粗胸肌不長,兩個方面,一個是肩關節沒有外旋,所以肩膀受力比較大。
另一個是幅度太淺,胸肌得不到很好的伸展。
那麼深度伏地挺身,只需要你有一個伏地挺身支架就可以,手指朝向兩側,而且幅度很大。
一個伏地挺身支架,可以讓伏地挺身的胸肌刺激效果翻倍提高,這點錢還是值得花的。
雙手握緊伏地挺身支架。新手手臂夾緊身體兩側,老手可以微微分開。下沉到最低點,同時放鬆肩膀,把胸肌頂出來。撐起時,不要聳肩、不要圓肩,肩膀還是要稍微放鬆。動作越慢的話,胸肌的刺激就會越強。發力時呼氣,下沉時吸氣。
假如你這4個動作做不了怎麼辦?那麼你去健身房也不會有很好的增肌效果。
因為你基礎力量還沒有喚醒,練什麼其實效果都不會很好。
所以做不了,就更要把常規伏地挺身做好,做到30次以上常規伏地挺身,再來練。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