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十年代的歌壇有四大著名人物,並稱為三王一後,這四個人就是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豔芳,但是四個人當中陳百強是最在歌壇發光發熱,三王當中陳百強年齡最小,確最早在歌壇掀起一片漣漪,成為第一代偶像天王,當然緊隨其後的譚張爭霸局面,為何男歌手裡面陳百強沒有像梅豔芳這樣一直獨領風騷,獨樹一幟,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
我們都知道陳百強是堅持原創的,他的很多歌曲都是自己作詞作曲,真的是音樂大才子,就像我們的歌壇天王周杰倫一樣,能寫會唱,而且陳百強的風格偏向於歐美情歌,穿著打扮又超前,聽說是香港第一個穿破洞牛仔褲,又是香港第一個穿牛仔褲配唐裝,又是第一個穿海軍軍裝唱歌的人,總之就是打破很多人既有的觀念,自己又是能寫會唱,外型又不錯,所以1977年陳百強參加歌唱比賽出道後,1978年推出《First Love》一炮而紅,接下來的《眼淚為你流》等歌曲讓陳百強在歌壇站穩腳跟。
這個時候我們看張國榮在做什麼,這個時候的張國榮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都是不斷的在模仿,不斷的在唱別人的歌,雖然和陳百強一樣打扮前衛,但是你做的事情才是你的核心,你是歌手,你唱功不過關,打扮的再好人家也只會認為你是不倫不類,像陳百強和梅豔芳自身的硬體條件一流,都是有靈魂的歌手,所以他們打扮的奇奇怪怪,人家會覺得是潮流是時尚,尤其是梅豔芳,還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稱呼叫做「百變梅豔芳」直到1983年陳百強可以說都是在歌壇獨樹一幟,事業達到巔峰!
那這個時候我們再看看譚詠麟在幹什麼,譚詠麟1950年出生,一直在歌壇默默耕耘中,所說是溫拿五虎之一,但是真的還沒有什麼代表性的作品。
直到1983年,張國榮憑藉《風繼續吹》在歌壇展露頭角,譚詠麟憑藉《遲來的春天》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以及香港商業電臺金曲獎。1984年張國榮憑藉《Monica》在歌壇站穩腳跟,當然譚詠麟1984年1月份發行《霧之戀》7月份發行《愛的根源》憑著這兩張專輯奠定了譚詠麟的巨星地位。我們再來看看陳百強這兩年,獎項依然是沒少拿的,只是格局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一足鼎立,快要變成了三足鼎立,但是從此刻起張國榮和譚詠麟在走上坡路,陳百強已經要開始進去下坡路了,因為陳百強不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局面,再加上1985年自己舉辦的演唱會,因為穿著太超前,被媒體大肆攻擊,讓他產生了逃避酗酒的習慣,工作能推就推,不能推的要不就是遲到要不就是不去,這個在當時來說可以說是大忌。所以趁此期間,譚張已經在歌壇站穩腳跟,雙方打得火熱,但是感覺沒有陳百強什麼事情了。
雖然陳百強後續為了拯救自己,繼續開始振作,但是屬於他獨有的時代已經不再來的,本應是該迎難而上的時候,就因為他片刻的放鬆,最終讓自己要花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時間來挽回彌補,最終也是無力回天。如果他一開始就像是個戰士一樣,這個三權分立還真不好說會不會誕生,或者即使誕生了,也可能陳百強號召力是最強的也說不到一定,不至於到80年底後期陳百強的事業停滯不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