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藝術史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失蹤」的達文西傑作《安格裡之戰》的命運。
流行的傳說表明,這幅16世紀早期的作品,被隱藏在佛羅倫斯維奇奧宮的一堵牆後面。但最近,義大利國家藝術協會表示,最近一批著名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他們辯稱,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從未真正完成過這幅畫的創作。
《安格裡之戰》,通過李奧納多的草稿,以及後來彼得·保羅·魯賓斯和傑拉德·埃德林克等藝術家的複製品而聞名於世。它描繪了佛羅倫斯和米蘭1440年的一場史詩般的衝突;通過使用複雜的構圖技巧和充滿感情的描寫(狂亂的士兵和馬匹),講述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戰爭故事。
佛羅倫斯雕塑家本維努託·切利尼稱,李奧納多的創作是「開創性的傑作」,並建議其他藝術家研究它。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喬治·瓦薩裡(被廣泛認為是第一位藝術史學家),也對這幅畫讚不絕口——15世紀60年代初,瓦薩裡負責重新設計維奇奧宮的主廳——據傳說,瓦薩裡把達文西的畫藏在自己的溼壁畫後面,使其免於毀滅。
但是,最新的爭論,集中在李奧納多創作過程中的不一致性。
當時,這位藝術家希望在政府大樓的牆上用石膏和油彩作畫,但這種結合會使油彩不可能粘在牆面上。藝術史學家弗朗西絲卡·菲奧拉尼,《陰影繪畫:科學如何教會達文西畫畫》一書的作者,介紹說:「由於牆的準備過程並不成功,李奧納多從未在上面作畫。這意味著《安格裡之戰》可能只是李奧納多的一幅草圖,並沒有真正完成。」
1503年至1506年間的記錄,也支持了歷史學家的發現。文件顯示,李奧納多購買了大量的石膏和其他準備工作所需的物資,但沒有油漆顏料。
李奧納多為這幅畫作的初步草圖
但是,一些藝術史學家,仍然不相信這項新的研究。
其中最主要的是毛裡齊奧·塞拉奇尼——他研究過1975年的安格裡斯戰役,是瓦薩裡秘密保存這部作品理論的主要支持者。
2011年,塞拉奇尼和他的同事被獲準,在瓦薩裡的溼壁畫上鑽6個小孔;並從後面兩英寸的縫隙裡,取回顏料樣本進行檢測。2012年3月,該團隊表示:「在高天花板的大廳裡,其他五幅瓦薩裡壁畫後面,並沒有縫隙。」
不過,塞拉奇尼認為現存的壁畫可能覆蓋了丟失的李奧納多壁畫這一論點,似乎得到了回收的黑色顏料和用來渲染《蒙娜麗莎》的顏料之間相似性的支持——「李奧納多在同一時期畫了《蒙娜麗莎》。」塞拉西尼說,「這似乎是同一種顏料,(他)使用的,而不是其他藝術家。」
然而,菲奧拉尼反駁了塞拉奇尼的說法。他指出,這種黑色顏料被達文西同時代的人廣泛使用,並不能確定與《安格裡之戰》有關。
而一些藝術史學家和保護主義者,公開反對塞拉奇尼的搜索行為。大家普遍認為,在瓦薩裡的壁畫上鑽孔的決定,是非常錯誤的——當塞拉奇尼要求,在這幅畫上再鑽幾個洞後,當地政府暫停了這項工程。
如果歷史學家能夠成功地找到這幅李奧納多「失蹤」的作品,這一發現很可能會對藝術史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只有24幅畫作無可爭議地歸於這位大師。2017年,一幅重新發現的達文西名畫《薩爾瓦特·蒙迪索爾德》,在拍賣會上以4.5億美元成交——儘管,人們對其真偽表示懷疑。
塞拉奇尼表示,在學者們找到有關《安格裡之戰》存在(或缺乏)的確鑿證據之前,他將繼續尋找丟失的畫作。「尋找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傑作有什麼錯?為什麼不能繼續使用『非侵入性』科學,來得到最終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