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尋龍訣中有四句口訣,是胡八一尋找古墓的理論依據,據說這四句話來自胡八一家傳絕學《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
這四句話是:
尋龍分金看纏山,
一重纏是一重關;
關門若有千重險,
定有王侯居此間。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這本書是《鬼吹燈》小說編的,現實中沒有的這本書,但是這四句話其實是有本可尋的,天下霸唱化用了古籍《撼龍經》。
《撼龍經》是風水學宗師楊筠松的著作,用口訣描述風水學知識,算是最早的測繪學。
《鬼吹燈》的這四句話在《撼龍經》中的原文是:
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
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是不是和《鬼吹燈》的原文很像呢?《鬼吹燈》電影中有一部很有名叫「尋龍訣」的口訣大約就是來自尋龍分金看纏山這句話。
中國傳統風水學中講究龍穴砂水向,風水師確定一個地方風水好需要五步操作,分別是: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
第一步就是尋找龍脈。
那麼龍到底是啥?
龍,或者龍脈是山脈的走向,民國出版的《陰陽二宅全書·龍說》中寫道: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
龍脈這詞我們很熟悉的一個詞。中國的龍脈起於崑崙山,所以崑崙山又號稱萬龍之主。
龍有強龍、弱龍、肥龍、廋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病龍、劫龍、殺龍、真龍、假龍、貴龍、賤龍之分。
龍脈分中有: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等,所以尋找龍脈是個很辛苦的活兒,不過現在有直升機有無人機,尋找龍脈不必像過去翻山越嶺。
找到龍脈,還有判斷這個龍脈的好壞。
判斷龍脈的好壞要看龍的骨肉毛髮胖瘦等等,那麼什麼是龍的骨肉毛髮呢?
在風水學中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
有個傳說,劉伯溫奉朱元璋之命去斬斷天下的龍脈,他斬的是啥呢,就是把一座靈秀蔥鬱的山脈搞貧瘠了。
比如一座山脈土地肥沃藏風聚氣,劉神仙就把土運走,露出山脊,把山上名貴樹木挖走,移到別處,讓蔥蔥鬱鬱的山脈變得光禿禿的,山上樹被挖走花也不開,原本一條強龍就變成瘦龍了。
尋龍千萬看纏山,纏是啥?
在古代帝王的墓葬來說纏就是牆。
對於一條龍脈來說纏就是龍脈四周的山,纏越是水草豐美,龍脈越是貴不可言。
對於墓葬來說,圍牆越結實,說明墓主人越尊貴。
如果墓葬有多重圍牆圍起來,每道圍牆的石門都用很繁複複雜的鎖鎖住,保護著墓主人,說明這個主人身份尊貴,不是王侯就是皇帝,這個墓主人一定有很多陪葬物。
纏山的一個作用就是聚氣,把五行的能量聚集到龍穴這個地方。
第三句:關門若有千重鎖。
關門為啥要鎖呢?因為風水風水,只能藏住風還不行,風是能量,無形無質,需要有東西來把聚起來的風或者氣留下來,這東西就是水。
關門其實是用來鎖住住水的。只有留住誰才能留住氣。
風水學算是古代的建築學,但是和建築學不同的是,風水研究的是宜居的哲學,很多大學教授都在研究風水學,因為風水有其科學道理,那就是人和自然相處之道。
中國的建築從陰宅延伸到陽宅,像宮殿寺廟,民居園林,書院別墅,佛塔,民居等等建築,都有風水學的思想滲透其中。
風水學其實是一門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學問。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