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狼差異很大,脾氣也不同,為什麼它們仍能交配?

2020-12-19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曾經有一個報導,動物園有一匹公狼,在發情期極具攻擊性,經常攻擊其他公狼,為了保證種群安全,工作人員將該狼單獨移到一個區域,為了防止狼感到孤單,工作人員將一隻狗和它養在一起。

狼非常喜歡這隻狗,不僅所有的食物都會讓狗先吃,還對狗表現出了極具包容性。工作人員曾經想把欺負狼的這隻狗移走,送入另一隻比較溫順的狗,但狼對新來的狗又表示出了攻擊性,沒辦法工作人員只好又將原來的狗送入到裡面,為它作伴。

工作人員還表示,希望它們之間能有一個愛的結晶。這並非天方夜譚,因為狼和狗沒有生殖隔離,可以誕生後代。

狗和狼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從現代生物學之父林奈開始,人類長期將狼與狗看作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但現在,科學界出現了另一種聲音:狗其實是灰狼的一個亞種,它們之間沒有存在生殖隔離。

我國的分子生物學家利用二代測序技術,對全世界12隻灰狼,27隻土狗以及19隻不同品種的狗進行全基因組測序,根據結果推斷,狗大約是在3.3萬年從東亞的南部逐漸被人類馴化。在1.5萬年左右向中東、非洲以及歐洲遷徙。在遷徙的途中,又與當地的家犬雜交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狗狗。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說法,也有說法認為狗狗最先是從歐洲馴化,之後再遷移到我國。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證明了狗和狼分化的時間比較近,只有不到4萬年的歷史,而4萬年的歷史還不足以讓狼和狗之間產生較大的基因差異,因此它們之間仍可以繼續繁殖後代。

但如果狼和狗繼續保持獨立演化,在未來或許狗和狼之間逐漸會積累更多的基因差異,以至於它們交配成功率越來越低,直到產生生殖隔離。

狼如何被馴化成狗?

在古人在進入到農業社會之前,只能依靠狩獵採集的方式為生。人類會將自己捕獵的獵物帶回營地,然後將吃不掉的骨頭等殘渣拋在營地周圍。

此時一些飢餓的狼可能會來覓食,其中也包括一些攜帶幼崽的狼。人類通常會趕跑或者殺死狼,其中一部分後代被人類收養。

最開始,這些後代極具野性,每當它們出現攻擊人類的行為時,人類都會將其殺死,或者趕跑。但也有一些幼崽,長大後攻擊性不強,所以它們的後代能夠被保留。

就這樣,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工選擇之後,攻擊性不強的幼崽被人類保留了下來。而這些攻擊性不強的幼崽,又能夠幫助古人狩獵,擔任夜間放哨功能,有利於人類生存,所以人類和狗之間關係密切。

而狗依附於人類之後,既能夠得到人類的保護,也能擁有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狗與人類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

雖然現在狗已經不作為獵犬或者看門犬的存在,但由於它們可愛的外表,較好的服從性,人類將其作為寵物,作為情感陪伴犬,與人類的關係更密切了。

狗能被馴化的原因

狗能夠被馴化的直接原因是人類選擇了攻擊性較弱、服從性較高的狗作為輔助狩獵犬。但實際上,狗能夠被馴化,和它們的食物有關。

人類沒有馴化獅子的原因,是因為獅子屬於食肉動物,它們對能量的需求非常高,馴化它們需要大量的食物。而在那個時期,人類還沒有穩定的能量來源,馴化獅子顯然不利於人類生存。

而狗屬於雜食動物,它們只需要一點骨頭和人類吃剩的食物,就能夠生存。

在災荒的年份,狗也能僅吃麥麩、稻糠等人類農業副產品而存活,養育成本低,所以狗就被人類逐漸馴化了。

人類最初馴化狗時,是將狗作為幫手,對狗的外形要求不高。但在近400多年,由於人類追求造型更為奇特的狗狗,育種師們培育了各種外形迥異的狗狗們,至今為止狗的品種已經超過了400多個,但只要不是體型差異較大,它們之間都可以隨意交配。

總結

生物在演化時,物種種群中的基因池會在不斷發生變化,但只要基因池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這兩種生物之間就仍可以繼續繁衍。

狗和狼雖然在4萬年前開始分化,但是它們的基因差異較小,還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不過按照這樣的情況,狗和狼早晚會形成生殖隔離,只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相關焦點

  • 狗和狼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像驢和馬,獅子和老虎,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物種,因此都存在生殖隔離。目前普遍認為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狼是犬科犬屬下的一類動物,共有39個亞種,其中家犬(也就是狗)便是其中一個亞種。經過很多年的培育,狗在全世界分化出了許多分支,但是它們都源於同一個祖先,因為它們都是由狼馴化而來的。
  • 不同動物之間互相交配是否有違倫理道德?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不同動物之間互相交配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但是實際上自然存在著一些類似的現象,當然,也有人為製造的現象。這些物種統稱為雜交動物,那麼這就意味著不同種類的動物是可能交配的,它們之間的交配在一定前提下並不違反倫理道德。
  • 狗交配時,為什麼背對背處於鎖結狀態?人與犬科動物,有何不同?
    從狗的生理特徵上來看,是因為公狗的丁丁裡有骨頭,在膨脹不明顯的情況下,就可以進入母狗的體內,在進入母狗的體內之後,公狗的丁丁會充分膨脹,於是,公狗的丁丁就被母狗鎖住了。為了防止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就處於背對背的狀態,互相警戒。狗是犬科動物,犬科動物的這種特有的交配行為,稱之為「鎖結」。
  • 狗和狼交配可以誕生後代,那麼鬣狗和狗可以有雜交後代嗎?
    生殖隔離的存在,保證了物種的獨特性以及多樣性,只有屬於同一個物種才能進行交配並產生可育的後代。而像人類馴養的寵物狗就都是灰狼的亞種,本質上來說還屬於同一類物種,因此可以進行交配並產生後代。像一些朋友養的純種狗,就擔心出門被其它的狗「玷汙」,導致生出雜交種,大家喜歡把它們稱為「串兒」。
  • 披著狼皮的狗,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會不會產生生殖隔離?
    如果說狼和狗是同一個物種,估計人類很難相信,差異這麼明顯的兩種動物居然是同一物種?什麼是生殖隔離?根據研究表明,狗的另外一個名字其實是叫灰狼,它是灰狼的後代,也叫犬。狼和狗是屬於同一個祖先,都是屬於犬科類,全球已知的犬科動物目前有13屬36種,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狼,狗,狐狸和豺。它們之間都可以進行交配,不存在生殖隔離。什麼是生殖隔離呢?生殖隔離的意思是:兩個親近物種之間在自然環境下不能交配,或是能夠交配,但產生的後代不具備生育幼崽的能力。我們生活中熟悉的騾子就是馬和驢兩者的雜交而生成的。
  • 為什麼母貓在交配時,叫聲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人開始有獨立意識起就與野獸鬥智鬥勇,從茹毛飲血到炭火烤炙;後來人思想有所轉變,從徵服自然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動物不再是捕獵與傷害的關係,人類作為強大的群體保護自然、愛護動物。而動物與人一樣都需要繁衍生息,很多動物都是通過雌雄結合的方式來繁育後代。現代家庭大都會豢養貓狗,那麼為什麼母貓在交配時,叫聲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 狼和狗怕老虎不怕熊,是真的嗎?為什麼?
    無論是熊還是虎,狼和狗都是害怕的,畢竟對方都有「秒殺」自己的實力,而且狗本身比狼的戰鬥力要弱得多,它是無法跟狼相提並論的。因此,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把狗「扔出去」,因為它們不是一個級別的,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 狼和狗交配後生下的叫狼狗,那老虎和獅子呢?
    莫伊拉和源氏的日常還能吃的下去?竟然有人對著這個頁面……送給大家三個小笑話,給大家樂一樂1 蟹上市了,局裡會餐,酒席擺了三桌,領導一桌,職工兩桌。老師:為什麼?小明:九牛才一毛,雞八毛。老師:滾出去!生物課上老師問:狼和狗交配後生下的叫狼狗,那老虎和獅子呢?小明又搶答:叫老獅。老師:滾犢子,明天別來了!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複習一下乘法口訣。
  • 家豬和狗放生到野外會變成野豬和狼嗎?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家豬會變成野豬,狗不會變成狼,會變成流浪狗。 豬和狗都是人類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但兩者被馴化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 狗被馴化的歷史太久了,據研究狗的產生可追溯到3萬年之前甚至更久。漫長的馴化導致它和狼的基因產生了差異,儘管狗和狼仍然屬於同一個物種,狗就是狼的亞種,兩者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由於狼比較機警,能夠在夜裡為人類放哨,因此一些性格較為溫順、能夠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小狼被人們一直飼養長大,並繁殖後代,因此狼逐漸實現了和人們共同生存,並演化成狗。第二個假說是因為狼是自願被人類馴化的。雖然現如今的狗和狼區別很大,但是狗依然保持著狼的品性,奔跑速度達到了35公裡每小時,700磅的咬合力。
  • 狗交配時,兩尾鎖結30分鐘,這麼危險的動作為什麼沒被淘汰?
    如果這時有人追趕狗子,它們無法自行分開,當然也就無法快速地逃離,有時還會造成一隻把另外一隻拖在地上跑得慘痛畫面,這對狗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尤其是對雄性,有可能造成結構性的傷害,以及心理陰影,最後導致雄性再也無法完成交配,或者害怕交配。這裡就有個問題,如此危險的交配方式為什麼被自然選擇保留了下來,為什麼沒有被淘汰?
  • 從小養到大的狼,真的會像狗狗一樣忠誠嗎?狼和狗還有這樣的區別
    從屬性上看,狼和狗並沒有什麼不同,它們同屬於犬科類,按照輩分來說,狼應該是狗狗的祖先,因此這兩者的基因相似度還挺高的,在所有狗狗品種中,和狼最像的要數西伯利亞雪橇犬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哈士奇。
  • 揭秘:狼和狗打架,為什麼輸的總是狼?看完我笑了!
    大家都知道,狼是非常兇猛的一種動物,而且狼在動物界裡面智商算是很高的了。特別是團隊合作作戰的時候非常可怕,所以狼被大家稱讚是動物界頂級掠食者。而狗一般都是比較乖巧溫順的,我們都知道狗最大的特點 就是忠誠、對主人友善、而且還很聰明。那麼狼和狗打架,為什麼輸的總是狼?
  • 狗和狼不是同一個祖先?遺傳學家表示:是人類幫助了它們!
    根據英國媒體的報導,一位遺傳學家在近年來一直在研究動物進化方面,尤其是狼和狗之間的關係,通過DNA遺傳學家發現所有的狗似乎都是同一個祖先,奇怪的是狗狗和狼卻不是同一個祖先,這讓很多人不解,畢竟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狗和狼是同一個祖先,後期進化中出現了爭執,所以才出現了兩種生物,現在遺傳學家卻告訴我們
  • 致命交配快感:雄蛛與非蛻皮雌蛛交配,存活率僅20%!
    性別大小二態性,是指相同物種不同性別存在體型顯著差異,人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閨房裡等待新郎的是象海豹一樣龐大的「新娘」。據了解,許多昆蟲和其他陸生節肢動物都存在體型較大的雌性,因為體型較大能產更多的卵。巨大雌蛛在網中等待求愛者,這是一場致命的誘惑,雌蛛在交配前、交配過程中或者交配後都可能吞食雄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雌蛛體型非常大,因此它們不僅能獲得一頓美餐,還能控制哪些交配者走運,哪些交配者倒黴。鮮為人知的是,雄蛛在性交配方面也有驚人表現,其目的是為了加強父權。雌蛛只能等待交配,而雄蛛必須四處漫遊尋找潛在配偶。
  • 雄性螳螂交配後就被吃掉,它們為什麼不跑?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一般冷血動物都有這樣的習慣同類相殘,這種行為很常見一般都只是遵從本能而已,填飽肚子是生存大事,它們沒有意識去思考倫理道德的問題。而還有部分昆蟲因為存在吃同類的情況,例如蜘蛛和螳螂等,一般雌螳螂可能會在在交配前、中、後吃掉雄性螳螂。有人很疑問,為什麼明知道被雌螳螂抓到就會丟掉小命,雄螳螂還要上去招惹哪?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生物的本能就是填飽肚子和繁衍後代,無論在什麼時刻,這兩點都有絕對的優先級。
  • 為什麼?
    而斑鳩和鴿子從本質上說屬於同科不同屬的動物,它們的基因之間相差很大,是存在嚴重的生殖隔離的。所以,二者在自然環境下是不交配的。斑鳩和鴿子交配後會發生什麼?都說「實驗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於是,我諮詢了一位養鴿的長輩。
  • 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性質差異很大,關鍵在於其原子排列不同
    這個「基本單元」就是元素,物質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組成的。這一百零幾種元素經過不同的排列和不同的組合的方式,組成了如此龐大的物質體系。即使同一種元素,也能夠組成不同的物質;比如氧氣和臭氧,這兩種不同的物質,雖然它們的性質絕然不同,但是它們的組成元素是相同的,都是由氧元素組成。再比如紅磷和白磷,它們的性質有很大的差異,屬於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其組成的元素是相同的,都是由磷元素組成。
  • 蝙蝠是怎麼交配的?繁殖地點和時機,跟佔比哺乳動物的20%有關?
    而且,佔據全球哺乳動物20%的它們,不僅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擁有在天空中翱翔的能力的一類,其繁殖行為也在交配地點和時機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從地球過去的數十億年時間來看,沒有一個物種曾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時間和地球本身的年齡相當。
  • 鬥牛犬和狼單挑,誰的勝算大?
    它們的咬力明顯強於羅威犬,一般的羅威犬比一般的狼大得多,通常被認為是狗中最強的,還有鬥牛犬……嗯,美國鬥牛犬就其體型而言是一隻非常強壯的狗,但它並不是一隻非常大的狗,雄性平均體重約為60磅,而公狼的平均體重為80磅。那麼鬥牛犬和狼單挑,誰的勝算大? 你可能會認為,一隻有戰鬥傳統的狗會比狼更有優勢,但狼是可怕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