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個故事吧。
2018年12月8日,杭州兩名驢友結伴去安吉縣第二高峰登山賞雪後失聯。12月15日救援隊在山坳的兩個不同位置發現了已經遇難的67歲男驢友和53歲女驢友。
兩人都是酷愛運動的登山愛好者。從媒體公布的情況看,兩人7天的大致情況是:12月8日上午11點多上山。當天下午4點許,男驢友給妻子電話說晚上回家吃晚飯。隨後失聯直至7天後被救援隊發現。
回顧其中一些關鍵問題是很值得驢友甚至旅遊愛好者借鑑的。
首先,沒重視氣象預報。兩位驢友出發前當地氣象部門已發出暴雪預警。筆者曾在一篇文章裡著重強調了外出活動要重視氣象的問題,這都是血的教訓。
其次,野外活動一些問題想當然是大忌。兩位遇難驢友生前決定爬山3小時左右就回家,所以沒帶頭燈等戶外用品。但慘重的代價卻說明,怎麼能保證3小時左右一定能夠回家呢?筆者認為沒帶頭燈還是小事,估計必要的禦寒衣服肯定也是缺乏的。
再次,兩驢友在使用戶外軟體上存在App選擇不佳或使用不當的可能。救援人員曾發現兩個驢友失聯前使用過登山導航軟體自救,但進入信號盲區後導航軟體失效。筆者認為這極有可能是軟體選擇不當引起的。從軌跡導航來講,沒信號最多看不到周邊地形地貌,但軌跡還是存在的。本來這是兩人避免遇難的最後一根稻草,但真的很遺憾他們沒有抓住!
我這有馬後炮之嫌。
所以我還是迴避上面的問題,重新疏理一下在只能減少、不能避免的野外風險面前,有什麼辦法能夠在意外發生時,讓我們再次回家?
一、衛星電話
這個問題有些高端,卻是萬分萬分地可以救命。
無論是驢友的野外穿越、背包客的自助旅遊、還是人數第一眾多的自駕遊愛好者。都不可避免地會遇上行程中沒有手機信號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你都不會把這太當回事。但是,一但人身遇險或者車輛拋錨而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你馬上就體會到什麼叫「呼天天應,叫地地不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你不要以為這種無信號區域只是發生在無人區。在城市周邊的山區裡我已經無數次遇到手機只是擺設的尷尬了。
當然,數千元的東西對一般人來講是沒必要的。但對於驢友、背包客、自駕遊這三類人群中的發燒友筆者是強烈推薦。
還有種辦法是衛星電話租賃,當你覺得沒必要購置衛星電話,但擔心此次出門有風險時可到網上租賃。這樣,哪怕你翻船入海到了哪座慌島,只要不再想過魯濱遜式的生活,你隨時可以獲救。
二、熟練使用戶外App
如果衛星電話過於奢侈,那麼使用一款正確的戶外軟體有時也是可以救命。
如下圖,圖中紅線就是活動後記錄在軟體上的軌跡,這條軌跡隨著你的移動也在不斷地變化。
這時候如果有任何原因導致行程無法完成,或遇險、迷路等極端情況,只需沿軌跡返回。此時軟體上的軌跡線會變成不規則的雙線,即一條是你去時的線,一條是你後撤時留下的線。
這一功能在無法辨清道路(如積雪等)的情況下尤其實用。且這種軌跡讀寫只與GPS有關,與手機信號無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軟體是建立在手機有電的情況下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出發前必須保證手機在足夠的時間都不會出現斷電這一情況。另外在極端地域如無人區、沙漠、巨大山脈等處使用時,應在兩臺以上手機上均安裝戶外軟體,且確保兩臺手機的軟體均在運行,並最好具備太陽能充電。
三、會讀經緯度坐標
這一點並不難,問題是要知道在哪裡讀到經緯度數據?有些智慧型手機本身自帶這一功能,而戶外軟體上均有經緯度數據及海拔等數據的提示。平時一定要熟悉這一方面的情況,以備出現險情時救援人員能夠及時找到你。
四、背包中的物品及背包不離身的原則
不論是驢友的野外穿越還是自駕遊時的即興探險,均應在個人背包中攜帶手機、數據線、充電寶、水、乾糧。情況複雜的活動除上述物品外,還要增加壓縮乾糧、衣服、火種、口哨、備用眼鏡。並在智慧型手機中安裝指南針軟體。
需要強調,存放上述物品的背包必須個人自己攜帶,這關係到你遇險時能不能活命的大事。前些年北京有驢友在野外穿越因迷路而被凍死,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背包被好心的驢友幫忙帶走,從而喪失了可能可以避險的一些措施。
而且,當人從高處墜落時,背後的背包可能還會救人一命。
五、救生哨「救生」 不是虛名
還記得鐵達尼號女主角最後獲救的緣由嗎?如果不是露絲「靈機一動」從那人身上摘下那個哨子的話,她未必能活得下來。雖然這個情節虛構,但救生哨的作用卻不容置疑。尤其在戶外,吹口哨遠遠比你聲嘶力竭地喊救命要有效果得多。
或許你會覺得繁瑣,但都是一勞永逸的事,何況沒有任何事情能比生命還要重要!
(戶外軟體有多款,因避廣告之嫌,本文沒提及具體軟體,請見諒!筆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