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王康宇是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勺湖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他在疫情期間發明了一種神奇的防霧口罩。
王康宇的父親王德全是一名獲得4項發明、1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青年創新達人,受父親的影響,王康宇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就愛動腦筋肯鑽研。「設計靈感主要來源於兩件生活中的小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在家看電視,看到鍾南山院士戴口罩接受採訪時眼鏡上起霧;第二件事情是我和爸爸在院子裡戴口罩打羽毛球鍛鍊時,眼鏡上也容易起霧氣。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對戴眼鏡的人來說的確有些不方便。」
2月1日,王康宇利用學習之餘,正式開始研究起新型口罩的設計。
幾天後,王康宇研究出防眼鏡起霧口罩的初步方案。「原理是通過在口罩邊緣處增加阻氣帶,反向貼合在鼻梁上,使得向上呼氣氣流壓迫阻氣帶貼合至皮膚上,從而防止呼氣向上衝到眼鏡片上造成霧氣。」王康宇告訴記者。
王康宇製作的「防眼鏡起霧口罩」樣品
怎樣製作一個貼近成品的樣品呢?王康宇靈機一動,找出家裡的創可貼,利用創可貼塑料薄層、舊口罩紗布作為阻氣帶的「臨時替代物」。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康宇戴上他們新發明的「口罩」跑到門外,大口地呼氣,眼鏡片上再也沒有起霧。
2月8日,王德全協助兒子提交了專利申請書。2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以王康宇為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
想到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叔叔阿姨們眼鏡上經常起霧,王康宇決定:
將這項專利無償捐獻給口罩生產廠家
。王德全在網上搜索了好幾個口罩生產廠家的聯繫方式,挨個給他們打電話,並把設計說明書提供給廠家。口罩生產廠家對王康宇的設計都給予了專業認可。
「希望這種防眼鏡起霧口罩能夠儘快生產出來,為在抗疫前線的叔叔阿姨們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王康宇說,在全國上下合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希望能為戰「疫」貢獻小學生的一份力。
來源:西湖之聲
編輯:申鵬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