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增加,長度縮短,9月16日起,山東青島公交306路線全線更換空調車,由有人售票改為無人售票,以滿足重慶中路附近藍山灣小區、南嶺社區、大棗園社區等周邊居民的出行需要。
至此,這條運行了26年的南北最長有人售票大貫線退出歷史舞臺,島城有人售票線路僅剩13條。
駕駛員提前培訓工作人員站點執勤確保運行
9月16日凌晨5點,在位於天泰體育場的306路始發站看到,第一輛由駕駛員陳正濤駕駛的無人售票306路車從場站內準點駛出,標誌著306路有人售票成為歷史。更改無人售票的首日,為了方便廣大乘客乘車,公交隧道巴士公司在部分站點安排工作人員站崗值勤,部分車輛安排工作人員隨車做好督導解釋工作。
「從有人售票到無人售票,我們駕駛員扮演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陳正濤介紹,日前,分公司對306路線全體駕駛員進行了培訓,涵蓋安全、技術、線路站點、服務等多個方面,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同時,為市民提供更舒適、更貼心的暖行服務。
舉辦首發儀式,306路線告別有人售票時代
上午9時許,306路無人售票首發儀式在公交隧道巴士公司舉行,306路線乘務員現場將票包、票夾、卡機交還,並將紅色「安全監督」字樣的臂章摘下,更換為藏青色「青島巴士」臂章,象徵著306路線有人售票時代的終結。
「我在306路線幹了16年乘務員,也見證了306路線從10分鐘一班慢慢調整為50分鐘一班,現在要離開工作了十幾年的崗位,真是捨不得、不想走。但是,線路優化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大好事,大傢伙兒都支持,真心希望306路線以後越來越好。」306路乘務員班組長於美香紅著眼眶說。
據了解,306路線改為無人售票後,他們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繼續發光發熱。
運行26年多次優化調整 見證城陽區發展變遷
306路線開通於1994年10月1日,從明霞路發往城陽批發市場,配車24部,駕駛員、乘務員各24人,實行承包製。見證了城陽區由小公共即走即停到公交線網優化完善的發展變遷,打破了臺東與城陽不通公交車的歷史,為當地居民到臺東商圈購物、遊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最開始的票價是3毛錢起步,全程2.9元。後來,車輛增加到37部,實行人停車停的運行模式。」據306路線開線駕駛員、班組長葛兆良回憶,以前城陽到臺東沒有直達車,城陽市民前往臺東,需多次換乘。線路的開通後,市民可以乘坐306路線從城陽直達臺東商圈,不用反覆倒車,方便快捷。306路線的開通不僅拉近了城陽和市區的距離,也帶動了城陽商圈經濟的繁榮。線路剛開通時,客流爆滿,其中以商販居多,都是從臺東到城陽批發市場進貨。「當時的公交車就像大貨車,貨物在車廂裡摞得像小山兒似的。」葛兆良說。
隨著城陽區的飛速發展,以及南工北宿現象的日趨明顯,306路線不斷適應時代的需求,多年來不斷優化調整,僅終點站就先後調整了三次,從最開始的城陽批發市場,延伸至小寨子,最後延伸至城陽十五中,每一次調整,都是城陽發展、公交不斷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城陽區公交線網布局的不斷完善,306路線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火爆,客流量逐年下降。9月16日,306路線再次優化調整,終點站由原來的城陽十五中調整為十梅庵停車場,站點由原來的52個改為83個,結合市民出行特點,由原來的的遠途大站變更為近距離小站,同時全線更換為空調車輛,提升市民出行的舒適性和便捷性。(記者 趙波 通訊員 衣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