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後結婚率會上升?疫情後會出現哪些轉機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LinkedIn領英

誰都沒有想到2020年會是這樣的開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每個社會人都難免要重新審視,這場巨大改變,會給我們的職業生涯帶來怎樣的衝擊。

變化其實已經悄悄發生:從在線圖像傳輸技術成熟開始,遠程辦公就被認為是下一個巨變,卻從未真正大範圍實現。

而2月4日復工第一天,有超過一千萬個企業選擇通過在線辦公軟體釘釘恢復部分工作,企業版微信流量為去年同期三倍。

資本市場的反應也是即時的:

節後首個交易日,遠程辦公概念股多隻個股漲停;「無人」概念重新被放在了視線中央;在健康面前,人們開始進一步培養對於機器的信任。

無人零售、自動駕駛、自動配送機器人又開始進入視線中央。

無數次循環似乎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危機背後,總也藏著機會。

本文由LinkedIn&Ellemen聯合採訪。

直面災難:

危機與轉機

2003年的非典疫情可以說是21世紀之後,中國在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第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挑戰。

也因為SARS,一個國家開始重新審視相關領域的未來走向,也有很多人的生活因此發生了改變。

1999年開始,我們曾經迎來了第一批電子商務發展大潮,阿里巴巴、噹噹等企業相繼成立。但到了第二年,這股熱潮急轉直下,高科技企業和創投資本都開始面臨挑戰。

而2003年非典疫情似乎給了電子商務網站一個取得大眾信任的機會。

疫情當下,消費者們開始避免出現在公眾場合,在疫情影響較大的4月,線下百貨零售業銷售平均下降了60~70%。

而網上個人業務交易量增加明顯,通過電話銀行繳納電費、水費、電話費、煤氣費的業務比之前上漲了50%。

很多人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第一次嘗試了網上購物,同樣是在4月,新浪網絡商城日均瀏覽量上漲了20%,卓越網4月上半月銷售額就達到了1500萬元,而3月一整月業績僅為1000萬元。

一些學者說,正是這一次,讓消費者們切身體會到了網上購物「直接、安全和便捷」的特點。

在世界範圍內,像SARS這樣的公共危機事件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對一個國家造成的影響,可能是根本性的。

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以及此後發生的一系列次生複合型災害:日本東北地區的海嘯、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等等。

日本的公共廣播機構NHK曾在地震發生9個月之後,對日本全國16歲以上的1200人進行了「意識調查」。

調查發現,有將近7成日本國民對核發電廠無法信任,有將近一半以上的人認為電力供給中,安全因素最為重要。

「沒有危險的生活」成了日本人自地震後深深扎在內心的情結。

雖然在災害常見的日本列島,這種期望往往會成為失望,但隨著災後的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在日本人的個人生活層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無緣社會」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缺失問題得到了重視。

在個人情感方面,有相當一部分人開始注重男女、親子、家人之間的聯繫。

在上面的調查當中,接下來有計劃結婚的人比前一年上漲了11%,達到了38%。雖然這個比例並非多數,但在這項調查從1993年開始後,每年都保持在27%的水準上,沒有很大變化。

可見這次災害在結婚問題上,改變了不少人的想法。

正因為此,日本的婚介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在地震後兩個月內,一些婚介所收到的申請次數比前年同期增加了12%,在關東地區,這一數字幾乎翻倍。

在女性和中老年群體中,災後各種閃婚頻發,大型百貨商場的首飾櫃檯裡的婚戒銷量也比前一年增加了4成左右。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東日本大地震直接向日本人展示了「無緣社會」的最陰暗一面。讓很多人意識到與他人的連接是多麼重要。

如果說SARS催生出了中國的網購產業的話,311東日本大地震還因為人們突然注意人和人彼此的連接而催生了即時通信軟體LINE。

在311地震發生時,韓國Naver公司的創辦人李海珍正在東京,跟日本團隊開會。

因地震當時完全無法通話,交通中斷,每個人都要步行6-8個小時才能回家,但大家都想聯絡上家人互報平安,當時只有電腦上的MSN是可以聯繫的。

在日本,較大地震發生後,大型網站都會開通「災害留言板」,人們可以在上面留言並留下可以識別自己的號碼,另外人們可以使用公用電話。

但是311地震後大家排隊等電話,無法即時和家人取得聯繫,在效率上還是不夠高。

後來,LINE的日本團隊就在app中推出了「已讀回執」功能,以便不必等到收到信息,就能確認當事人安全。

疫情之後,

企業如何轉危為安?

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的重大影響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旅遊業受到的衝擊顯然是直接的。

攜程旅行網商旅事業部人力資源總監Alicia Dai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

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打擊短期內的確是災難性的。但攜程是經歷過SARS的。

根據以往經驗,這次疫情對整個旅遊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最關鍵的是看誰能活下來,等到行業的重新爆發。

就像攜程CEO孫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訂單大量取消,並不是說它們消失了,而是這些訂單延後了。」

「疫情過後肯定會有報復性增長。現在大家需要勒緊褲腰帶度過最難的一段時間。我相信,風暴過後,攜程會更好,行業也會更好。」

在醫療行業,BD大中華區人力資源高級總監Grace Wu認為,短期內由於員工不能按時復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和供應鏈。

但長期來看,Grace對醫療產業的成長持樂觀態度:包括體外診斷、流式細胞儀在內的相關產品在這次戰「疫」中體現了巨大的作用,而試劑和疫苗的研發將是未來醫療產業新的突破點。

她表示,目前她所在的BD醫療招聘也還在正常進行。「我們會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員工在業務和技能方面迅速轉型,更好地應對未來」,她說。

而在被普遍認為迎來了猛烈漲勢的網際網路行業,影響其實也是雙面的。快手高級副總裁劉峰就說:

「疫情讓線下的交流幾乎不存在了,全部轉成了在家或者在線上的交流。但是正因為如此,反而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他們會在線上有更多需求,比如,想從我們平臺上知道疫情的發展情況,想獲得疫情防護的知識,甚至在平臺上和更多朋友進行互動。」

那麼,疫情後快速上揚的行業又有哪些呢?

在線教育或許是首先進入名單的一個,這場「超長待機」的寒假,讓所有線上教育跑道上的選手都已經攢足了力氣,企圖在這次比賽中往前多走一點。

1月底開放免費直播課程後,千萬級用戶瞬間大量湧入。作業幫運營團隊一負責人在採訪中稱:

本以為1000萬報名就是天花板,結果開課第3天就超過這個數字。到2月15日下午,報名人數突破2800萬。

而對於生鮮電商來說,2020開年則幾乎是迎來全行業增長。「春節七天,我們的訂單量接近400萬單」,叮咚買菜的首席戰略官俞樂在採訪中表示。

線上觀影則是大家仍在觀望的新方向。

大年初一,徐崢的新片《囧媽》宣布在字節跳動旗下視頻網站免費播出,截止當晚24時,西瓜視頻App上《囧媽》的評論已超過11萬條。

儘管這仍然是這個量級關注度的電影與導演的首次嘗試,但帶來的行業地震也不可小視。

外資基金經理Tommy也在採訪中表示,從一個專業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如果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他個人非常看好科技、新能源汽車和醫藥行業。

他相信,在這些行業中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會擁有非常豐富多彩的機會和不斷發展的職業生涯。

變化措不及防,

但當下是思考的最好時機

而對於個人而言,在這場疫情之後要做什麼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場自然災害或者傳染病疫情結束後,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後,也孕育著各種機遇。

在冷靜地分析眼前現實狀況基礎上,對自己的職場能力進行客觀評價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把握眼前的機會,全力以赴是亟待覆蘇的環境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BD大中華區人力資源高級總監Grace Wu建議,不要只把眼光放在「高大上」的職位上,要多看一些二三線的城市的機遇。

因為在社會性的危機之後,職場競爭壓力也進一步加劇,「加倍珍惜工作機會,全力以赴對待工作」成為必然趨勢,不僅要出色完成本職工作,還能兼任其他工作,成為一名「節約型」人才。

其次,化解迎面而來的失業危機,其實是多數人可能要面臨的問題。

Grace Wu說,需要看到的是,危險總是伴隨機遇而來的。

她建議年輕人一定要多關注未來的行業和技術趨勢,觀察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和人才——傳統行業總是被顛覆,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眼前。「未來是無窮大的」,她說。

快手高級副總裁劉峰則打趣地提到,以前想找找外面的機會要跟老闆請假,路上花兩個小時往返,「現在時間成本壓縮了,一天能面七八個崗位」。

從這個角度,他建議職場人抓住機會多建立線上的聯繫,和各家公司的人都聊一聊,加強學習,即使失業也不等於放棄成長。

在快手app上,我們看到一個題為「疫情結束後你要去幹什麼」的熱門帖子,其中有一張Gif動圖,是一個養雞場大門被打開的一瞬間,所有雞狂奔而出的畫面。

劉峰在採訪中提到,他曾經看過一組數據,我國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是59%,這樣的比重配合帖子裡的詼諧心態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國民的剛需並不會隨著疫情消失,它只是暫時被抑制了。當疫情結束後,會迎來劇烈的反彈。

但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

遭遇了危機事件,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的,人在面對危機時,本能上都會有逃避的傾向。

逃避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在逃避後,摒棄消極思維,靜下心來思考自己還能做什麼。

因為在危機時,一切物事成本其實都在最低值,或許也恰恰是投資自己的最佳時期。

畢竟,疫情總會過去,而人還是要吃飯的。

疫情期間,你對自己進行了哪些技能投資?

本文由LinkedIn&Ellemen(id:ellemen_china)聯合採訪。行業分布網際網路、醫療器械、線上商業、電子商務及傳統服務業。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和ELLEMEN睿士,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2020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結婚率10%,卻有56.7%的90後離婚率,結婚是門當戶對
    這意味著平均六分之一的人是單身,90後一代的平均結婚率甚至不到10%。特別是近兩年來,中國單身人士的數量還在不斷擴大。不到10%的90後結婚率,想想也很可怕,十個人中只有一個結婚。不過,你覺得結婚沒關係,不是這樣的,同時,也伴隨著高離婚率。
  • 結婚率新低現象的人口學解讀
    「80後」人群的婚姻特徵是結婚普遍推遲、並非有高比例的終身不婚,至少對這些人群而言,不結婚的仍是少數。第二個階段是2003—2013年,結婚率在波動中呈較快上升態勢。2003—2005年結婚率仍在6.30‰—6.65‰的範圍內波動;2006年上升到7.19‰,2007年繼續上升到7.50‰;2008年達到8.27‰;2009—2013年期間均在9‰以上水平,從2009年的9.10‰逐年上升到2013年的9.92‰。第三個階段是2014年至今,結婚率呈迅速下降態勢。
  • 10%結婚率,卻有著56.7%的90後離婚率,婚姻是要門當戶對
    這就意味著平均6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是單身,且90後的平均結婚率甚至達不到10%。尤其近兩年,國內單身人口的數量還在不斷擴張。10%不到的90後結婚率,想想也是可怕,10個人裡面就只有1個人結婚。然而,你以為結婚了就沒事了,並不是這樣子的,結婚的同時,它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離婚率。
  • 中國結婚率連續四年下降,90後:沒有能力,結什麼婚?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結婚率連續四年下降,30歲未婚成為常態,有90後表示:沒有能力,結什麼婚。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而從經濟角度來看,上述結婚率較低的地區,往往人均GDP位居全國前列,也就是說,生活越富裕越不想結婚。
  • 我們90後為什麼結婚率這麼低?
    1.經濟問題據統計大約有56%的90後是沒有存款的。00後的平均存款1840元,居然是90後存款的兩倍。90後即使z有存款也只有815元,還有一部分90後人均負債是月收入的18.5倍。相信房價現在也都困擾著我們90後。
  • 全新病毒出現,北極的動物已遭受災難,接下來會是哪裡?
    因為二氧化碳的增多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的上升。哪怕是一兩攝氏度的溫度上升都會讓地球的環境遭到巨大的被迫變化。本身地球的環境是穩定,其所需的演變也是緩慢的。但是在人類的破壞之下,地球的演變似乎在加快,並且其演變的方向是對人類不友好的。二氧化碳的增多會產生溫室效應。也就是地球的年平均溫度會上升,溫度一上去,那麼南極,北極的冰層就會融化,屆時就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許燕:後災難時代的社會心理應對
    新冠疫情期間在湖北之外地區的外圍民眾在隔離期間,出現了家庭衝突、沉溺網絡甚至其他一些更嚴重的心理失控與異常現象。同時,災難對資源的絕對佔有,也會讓資源缺乏者喪失生命,例如,由於疫情導致醫院正常醫療工作終止,醫護人員全力都去救治疫情病患者,其他病人無法獲得正常治療……災難會間接傷害到很多無辜者,導致非新冠肺炎病人的死亡率上升。
  • 疫情後的全球文化創意趨勢會有哪些新變化?
    今年年初,Adobe-Stock團隊發布了一篇疫情後關於未來視覺趨勢、設計趨勢、動態趨勢預測。在預測中提及了由「自我」轉向「我們」、裝飾藝術的回潮、動作互動跟蹤等多個趨勢。
  • 寶來客:結婚率創新低,黃金珠寶銷售受影響
    從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一個趨勢,結婚率在下降,離婚率在上升。長期來看,結婚率下降對黃金飾品的銷售將造成一定影響。伴隨著千禧一代獨生子女政策的不利影響以及當下年輕人結婚意識的改變,未來結婚人數的持續走低將對黃金首飾的銷售造成一定衝擊。
  • 吸冰毒後會出現哪些中毒症狀?
    他們既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病人 又是毒品的受害者 全社會有責任、有義務對他們實施幫教 使之儘快戒毒,回歸社會 重複刻板、被害妄想、全身抽搐,吸冰毒導致的中毒症狀都有哪些
  • 10%的結婚率、56.7%的離婚率,90後到底怎麼了?
    今年是2020年,90後最大的已經三十了,最小的也應經20歲了,可以說90後已經接替80後成為結婚的主體人群了,但是90後現在結婚的只佔10%,而這些結了婚的竟然有一多半還離了,那麼導致出現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 聖誕新年假期結束後,法國會迎來第三波疫情嗎?
    但是,從2021年初開始,尤其是在跨年夜團聚之後,是否會引發法國的第三波疫情呢? 「31日跨年夜,將是病毒傳播最多的時候」 「令我感到恐懼的是12月31日的跨年夜,沒有宵禁。」周三,巴黎公立醫院集團(AP-HP)醫療委員會主席法國雷米·所羅門(Remi Salomon)表示。
  • 單身人數高達一億,結婚率不到10%,90後為什麼不願意結婚?
    現90後最大的已奔三十。據數據統計,90後單身人數達一億,而90後結婚率不到10%。為什麼90不願意結婚?都說90後不結婚是因為懶、自私、沒玩夠、不想負責……其實未必。或許他們是真正覺得當下的自己,還接不了婚。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是上海,僅是4.4‰,浙江5.9‰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此外,根據安居客、58給出的預測,到2021年,中國成年獨居人口將達到9200萬。中國結婚率的持續降低,百姓並不著急,但是專家們卻很焦急。
  • 90後的婚姻是幸福還是不堪?看看現在的結婚率和離婚率就明白了
    文/陸地上的一條魚你們猜猜看,現在的結婚率是多少?50%,20%還是10%?那離婚率呢?1%,10%還是50%?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就是,結婚率為10%,而離婚率是56.7%。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這就是真實而又現實的答案。是不是感到很驚訝,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料。
  • 「上海電影節」賈樟柯:疫情後會有更適合大銀幕的電影出現
    記者 | 劉燕秋 戴天文17月25日,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導演賈樟柯表示,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被疫情中斷了半年,上海電影節是恢復後的第一個電影節,作為電影人有義務支持,最好的支持手段就是帶來製作的優秀電影。「我自己還有兩家電影院,100多天不營業,70多個員工沒有裁員。
  • 後疫情時代執業藥師會有哪些新挑戰、新變化?
    在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工廠停工、城鄉封鎖,只有醫院、藥店和抗「疫」物質的生產企業還在堅持運營。醫院責無旁貸的成為守護和保證群眾健康的主陣地,抗「疫」物資生產企業成為抗「疫」力氣的後備力量,藥店則成為群眾反抗疫情的新一線——在疾病防疫和維護群眾健康中起到了無法代替的效果。
  • 劉慈欣:從不考慮3年後的事,「超級災難」隨時會來,他有何依據
    有次採訪中,主持人問他:關於把《三體》拍成電影,你會不會覺得等技術更高時再拍比較好?劉慈欣說:不會,很多事,能做就做,不能等待,因為如果一直不做,也不會有突破。再說關於「等待」,科幻圈有個說法,等到多少年後 ,地球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了,所以不能等待,有條件就要去做。
  • 疫情後出境遊的風險
    隨著疫情進一步在全球流行,越來越多的國家下達旅遊限制令,個人旅行和公司差旅受限,航空公司客流量大幅下降,收益負數,全球旅遊業面臨嚴峻局勢。那麼疫情之後,中國出境遊市場還會再持續領跑全球市場嗎?境外目的地對於中國遊客又抱以怎樣的態度?出境遊玩又會存在哪些風險呢?
  • 美國已淪陷:現實版災難片正在上演,美國的救世英雄何時會出現?
    美國確診人數破30萬例,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川普此前曾要求復活節重新開放經濟,但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他隨後又改口稱:「這就是個理想罷了「。另外,據悉美國已把「社交隔離」措施延長至4月30日。與此同時,經濟下滑及失業率不斷上升的壓力,也讓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焦慮之中。